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张亮
借国外产业政策之经验 引领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06-30 16:52:00

一国外产业发展政策的内容与特点

1.德国工业4.0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伴随着美、日等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全球制造业竞争愈加激烈。而德国乃至欧洲在通信和信息技术市场上的竞争力缺失(市场份额不到10%),使德国人开始担忧其制造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在这种形势下,德国政府提出了产官学一体化的“工业4.0”战略。 德国工业4.0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大主题”,“三个内涵”和“八大行动”。

两大主题。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三个内涵。一是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在制造业中采用物联网和服务网,实现人的控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延伸,本质就是人、机、物的融合。也被称为人机物融合系统。二是产品个性化。生产高度灵活的工厂可以迎合顾客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不断改变的要求,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制造批产量的产品。三是生产人性化。通过工厂智能化,更多的员工可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因此工作更安心了。利用网络,生产可以分散,从而可以分散能量供应。

八大行动。一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通用的工业语言)。贯穿整个价值网络,工业 4.0 将涉及一些不同公司的网络连接与集成。二是管理复杂的系统。生产和制造系统正日益变得复杂,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能为管理这些复杂的系统打下基础。三是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毋庸置疑,高质量的综合通讯网络是工业4.0的关键要求。四是安全和安保。安全和安保对智能制造系统的成功至关重要。五是数字化工业时代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在智能工厂,雇员的角色将发生引人注目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实时导向的控制,将改变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六是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工业4.0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工作和专业能力。七是监管框架。在工业4.0下建立新的制造流程和横向业务网络架构时,必须遵守法律;而现有法律也同样应在需要时,考虑到创新的影响进行调整。面临的挑战包括保护企业数据、责任问题、处理个人数据和贸易限制。八是资源效率。

2.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012 年 2 月 22 日,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规划》,该战略规划基于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在 2011 年 6 月发布的《确保美国先进制造领导地位》白皮书,响应了《美国竞争再授权法案》的相关精神,用于指导联邦政府支持先进制造研究开发的各项计划和行动。该战略规划明确了先进制造对美国确保经济优势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用,分析了美国先进制造的现有模式、未来走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5 个战略目标。该战略规划披露,2013 财年美国先进制造研发预算为 22 亿美元,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及其他机构的预算增幅超过 50%。

“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相互关联,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将带动其余几个目标的进步。众多联邦政府机构,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统筹协调,将在实现这五大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标1:通过实施联邦机构对前沿产品的早期采办等相关举措,促进联邦职能和设施的有效使用,加速对先进制造技术研发的投资,促进中小制造企业的投资。该目标将促进美国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技术生命周期的商业化和扩大规模阶段取得成功。目标2:提高教育和培训系统的针对性,扩大有技能劳动者的规模。随着制造商不断对先进技术投资,对人员制造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促进和满足先进制造所需技能,提供与远期需求预测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是该战略的关键。目标3:促进公共机构与私人组织合作,增强政府、工业界、学术界之间的合作,加速先进制造技术的投资与应用。加速先进制造创新,需要填补美国目前创新系统的大量能力缺口。学术人员必须同工业研究人员开展更有效的交流。联邦、州、地方和民间在先进制造技术和能力方面的投资,必须更好协调。各参与方通力合作,是填补能力缺口的关键。所采取的活动包括:(1)通过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参与;(2)在先进制造业的公共资源领域,扩大公私合作投资。目标4:以投资组合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和调整,实现联邦政府各机构对先进制造投资的优化。联邦机构的研究、开发和部署投资,都直接或间接地使美国先进制造受益。但这些投资往往由各机构独立开展。通过把这些投资当成一个投资组合来看待,调整投资策略,可扩大投资收益。目标 5:增加先进制造研发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总量。目标1~4要求各层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开展合作,促进和协调联邦投资。然而,为实现目标,国家还必须增加对研发的投入。公私投资互补的本质表明,增加其中之一将伴随对应部分的增加。

3. “英国工业2050战略”主要内容与特点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国家,制造业曾经带给英国300多年的经济繁荣。但是,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开始推行去工业化战略,不断缩减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将汽车等许多传统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和生产成本都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远离工业,而集中精力发展金融、数字创意等高端服务产业。十年前的2004年,英国制造业列世界第四位,现在已经退到了第七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GDP转向负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甚至达到-8.6%。金融危机给英国实体经济带来深重打击,也让英国政府重新认识制造业在维护国家经济韧性方面的重要意义。强大的、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往往能让一个国家更快从衰退中复苏。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英国政府启动了对未来制造业进行预测的战略研究项目,通过分析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英国制造业发展与复苏的政策。该项战略研究于2012年1月启动,2013年10月形成最终报告《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a new era of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for the UK》(制造业的未来:英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认为制造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制造之后进行销售”,而是“服务加再制造(以生产为中心的价值链)”。

报告提出,制造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制造之后进行销售”,而是“服务—再制造(以消费为中心的价值链)”,提出了将来英国制造业的四个特点:一是快速、敏锐地呼应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将更快地采用新科学,产品定制化趋势加强。制造活动不再局限于工厂,数字技术将极大改变供应链。二是把握新的市场机遇。金砖国家和“新钻十一国”将增大全球需求,但英国的次要出口对象仍然是欧盟和美国。高科学、高价值产品是英国出口的强项。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全球资源匮乏、气候变化、环保管理完善、消费者消费理念变化等种种要素将可持续的制造业获得青睐,循环经济将成为关注重点。四是将来制造业将更多依赖技术工人,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报告也向英国政府建言献策,提出了将来需求政府给予关注的三个零碎性领域,包括愈加零碎、残缺地看待制造领域的价值创造,明确制造价值链的具体阶段目标,加强政府长期的政策评估和协调能力。这一报告的出台将英国制造业发展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4.“工业新法国”主要内容与特点

2015年5月10日,法国经济、工业就业部发布“未来工业”计划,作为“工业新法国”的核心内容,主要目标是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法国工业。

第一、大力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企业结构化项目实施,包括:3D打印、物联网、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之新兴企业提供协助,在3-5年内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军企业。第二、 开展企业跟踪服务。各地政府将向中小规模和中等企业规模,针对性个性化诊断服务,提供财政资质,支援企业的生产能力现代化进程。第三、提高工业从业者技能。对年轻一代进行新兴职业相关培训,这是未来工业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随着人们从业技能的提高,数位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工厂应用将增多,这对于工厂在各个领域竞争力提升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会创造更多就业。第四、加强欧洲和国际合作。在欧洲和国际层面孕育战略伙伴关系。以德国为重点,就“未来工业”计划在“工业4.0”平台基础上开展合作,通过欧洲投资计划范畴内的共同项目实现目标。第五 推动未来工业。动员所有利益关系人,宣传未来工业项目,主要推动措施包括:启动至少15个未来工业的项目窗口;在法国商务投资署的支援下,辉整所有企业,创建未来工业统一形象;在巴黎组织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工业活动。

二国外产业政策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启示

各国产业发展政策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新技术、新思维将逐步渗透到通用航空产业的整个链条当中,政府层面的通用航空政策制定与运行监管模式、通用航空企业层面的盈利方式、居民层面的通用航空产品的消费需求都将发生质的改变。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借鉴以“工业4.0”为代表的国外产业发展政策,用新理念、新思路引领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1.加快部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布局,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从各国产业布局来看,各国国家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加强战略性产业部署,并积极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起步晚、技术落后,面对几乎掌握全球资源和市场的航空强国来说,通用航空产业缺乏顶层系统规划和长期重大计划支撑;缺乏协作组织保障,资源比较分散,研究比较零散,成果应用前景不明朗。

因此,我国应当从国家层面启动实施通用航空产业新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专项工程,加强革命性创新发展,加强技术攻关,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向高尖端、高层次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力求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布局:一是,在发展路径上,从模仿、引进技术为主向加强技术自主创新的转变,部署以航空发动机制造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突破通用航空领域可信技术;二是,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从围绕通用航空应用某一单项技术的研发逐步向突出通用航空重大战略性成套技术研发的集成创新转变;三是,在创新模式上,改变传动体制上以政府主导、科研院校为通用航空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模式,推动从政府创新到政府创新管理的转变,围绕通用航空新技术创新过程、通用航空新技术创新发起、通用航空新技术创新实施、通用航空新技术创新应用、通用航空新技术创新考核五个方面提升通用航空产业创新质量和创新的有效性,切实解决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实现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的转变;五是,在合作模式上,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为契机,打造通用航空产业国际合作新模式。通用航空产业国际合作存在多种形式,合作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政治联盟、地缘优势、历史渊源以及文化的认同感和相近性等原因综合运用一般性科技交流与全方位合作和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各种合作模式,为通用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2.超前部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重点,储备通用航空产业科技战略储备专项

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注重的是创新性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的发展繁荣绝不是竞相压低工人工资,或制造廉价、低劣的产品。产业繁荣的动因是保持产业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21世纪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的发展不再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而是依赖于该产业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

因此,应充分抓住“工业4.0”给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科技原创能力的培养,加强通用航空产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提升通用航空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水平,超前部署一批前瞻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战略储备能力,以科技带动通用航空产业的高质发展。一是,开展以精益、柔性、敏捷、以人为本、可持续和低成本理念为指导的,综合运用AR/VR技术并与工业物联网、智能可穿戴和移动设备结合通用航空器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研究。二是,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北斗国际标准化与全球航空领域应用性研究。以通用航空为试点开展数据收集和经验积累,然后逐步推广至运输航空领域。三是,推动大数据在通用航空产业中的应用,改变大数据理念传播快于数据应用的发展瓶颈,实现大数据在通用航空安全运行分析、风险管控能力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运营方向精准定位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3.加强各类通用航空人才储备,开展通用航空人才培养研究

“工业4.0”的实现需要技术和人才的支撑。通用航空产业属于技术应用型行业,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通航实用型人才培养没有完善的学科体系支撑,缺乏理论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积累,人才培养基础薄弱。这一现状显然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匹配。

因此,围绕在整个通用航空产业链占核心地位的通航研发制造、通航运营、客户培训、服务保障的四个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用”,围绕

通用航空人才培养的标准、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展开研究,为通用航空产业用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一是,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标准研究。包括通航人才需求特征 、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分类以及通航实用型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二是,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包括科教融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研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现层次研究,研教融合培养的方案及课程体系研究;三是,协同育人 机制 研究。包括高校、研究院所、企业间合作模式研究,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保障机制研究,参与单位间沟通机制和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

4.构建有利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工业4.0”十分重视如何解决现有政策制度与产业发展矛盾问题。一方面“工业4.0”重视产业发展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政策;另一方面也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而言,也是同样面临着制度保障体系方面的相关问题。一是,从国家层面建立系统完善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规范通用航空活动,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通用航空产业升级改造的长效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三是,制定通用航空中小企业综合性政策,调整政策倾斜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等,强化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保障制度体系;四是,塑造通用航空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制度保障体系,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五是,培育和扩大通用航空产业市场需求政策,培育蓬勃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李海燕
相关新闻:
国门安检:强化业务技能 做好航班换季保...
东航云南公司开展航空安全员年终考核
新疆且末机场组织开展“119全民消防、生...
山东东营机场组织开展“民航知识进机关...
扫一扫,更高效 北海机场“微创新”改善...
于田万方机场恢复于田—乌鲁木齐—深圳...
新疆空管局顺利完成佃坝导航台校验工作
东航江西分公司组织红色观影
易宝支付亮相第二届CATA航空大会 交易服...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强化操作规范 全面开展...
塞尔维亚航空中国市场布局迎来新进展
同比增长278% 海口美兰机场2024年国际货...
呼和浩特机场赴新机场开展行李处理系统...
福建空管分局成功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大兴机场餐饮商圈开展“今天你微笑了吗...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趣味知识竞赛
吉林监管局党委开展“我的电影党课”系...
南昌机场员工餐刷卡门店新添4家
霍林河机场2024年度旅客吞吐量突破十三...
三亚机场组织召开飞行程序评估调整研讨会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