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重点支持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民航局实施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是民航高校的发展战略与历史使命。我国民航高校要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比较优势,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世界一流 民航强国 民航高校
21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综观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不拥有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国家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前,民航呈现强势增长态势,民航人才需求旺盛,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的历史机遇期。
一、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是建设民航强国的现实需要
国家启动民用大飞机项目,民航局提出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实施了持续安全、大众化、全球化"三大战略"。民航作为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对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已是世界的民航大国,现为国际民航组织的一类理事国,航空运输周转总量居世界第二。民航建设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民航强国关键在于行业要具备持续发展的实力和潜力,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具有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世界一流的行业高等院校。目前,民航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高层次、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人才已经成为影响民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的目的是发挥民航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开发培养,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才能实现民航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并为行业后续发展不断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与科技支撑。建设世界一流的民航特色大学事关民航强国建设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航的航空安全和未来发展。
三、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的愿景构想
综合性大学可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行业型高校同样可以办成世界一流的特色大学。笔者认为,我国民航高校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的愿景与构想如下:
1.战略目标:国际民航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培训实力、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拥有世界领先的师资队伍和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民航各类高级人才成长的"摇篮",民航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中国民航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支柱,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国际级航空教育集团。
2.基本特征:
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应该是强大实力与卓越贡献的统一,既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本质特征,又要突出民航特色与办学个性。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包括:要有一批一流学科;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出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拥有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及充足的办学经费等。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服务于民航事业发展需求的发展战略,突出行业优势与特色,具有优秀的大学文化精神,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创新知识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立足行业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卓越贡献。
3.总体思路:
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根据建设民航强国总体要求,坚持用世界眼光、世界标准自我定位,通过教育改革跨越式发展、学科建设特色化发展、飞行训练安全化发展、科学研究产业化发展、文化建设内涵化发展、人才培养精品化发展、管理机制创新化发展、办学规模集团化发展、培训市场国际化发展,以飞行安全为基础,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关键,以教学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民航人才为根本任务,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之路,办学质量、办学层次与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中国建设民航强国的"人才库"与"助推器"。
四、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的路径选择
我国民航高校在运行机制、科学管理、人才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世界一流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当前,中国民航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拥有发展的环境优势、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民航高校要以对国家及民航事业高度负责的历史使命感,通过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顺应人类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潮流,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管理的成功模式和办学的先进经验,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明确办学的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积极拓展核心竞争力,实现民航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1.坚持办学的民航特色和行业优势
鲜明的特色和准确的定位是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民航高校的行业教育特色如何发挥,关键是看学校是否能引领国际民航教育变革的潮流,是否能在教育理念、学术研究上有创新成果,是否能在民航人才培养体系、模式、高端培训上做出贡献,学校提供的科技成果是否能为民航各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变革与进步不断做出重要贡献。民航高校要立足自身实际,以全面和长远的眼光,突出现代交通运输与航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重点,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整合力量,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形成有独特优势的学科体系,实现民航相关特色学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快速提升办学水平与实力。
2.培育先进大学文化与传承优秀大学精神
真正的一流大学都是在文化和精神上成长起来的。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应坚持自身的基本信念和长远的价值追求,建设历史内涵丰厚、办学特色鲜明、航空安全意识强烈、具有科学创新思想的大学文化,营造一种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发挥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化作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构建素质教育新模式,建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全员育人工作体制,营造一种严谨有序、生动活泼、安全和谐、开拓奋进的教育环境,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民航专门人才。
3.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一流的学术大师
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术大师是反映高校学术水平的最关键性因素,是高校办学取得成功的根本需要和最重要的资源保证。因此,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重点在于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基础在于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设施,实施一套明确而合理的有关教师席位、聘用及其程序、义务和职责、权利保障和辅助服务的制度,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双师型、复合型的教学团队,推出行业领军型的专家学者群体,积极构筑民航业界人才高地,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
4.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建设世界一流民航特色大学必须建立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重新建构组织机构,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民航高校应在发挥现有的党委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行业专家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机构,进一步健全"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通过制定指导长远发展的大学章程,改革金字塔式的组织体制,实行多样化的分层管理模式,逐步转变学校行政职能,进一步理清学校的学术系统、训练系统、保障系统、管理系统的关系,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以更加灵活的形式设置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有效共享。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创新是全面提升民航教育培训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民航高校要以飞行技术、航空维修、空中交通管理、机场管理类专业为核心,以航空安全管理、航空运输管理、航空物流管理、航空服务等专业为重点,树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思想,按照现代化教育思想重新设计与改造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以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资质要求分解素质结构,划分能力培养模块,梳理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建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构建导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健全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达到人才培养的学科模块化、课程综合化、训练标准国际化,建设本、硕、博统筹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通道。同时,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支援体系,加强素质教育工作团队建设,开拓校园网络教育阵地,努力塑造知识、能力、素质、修养"四位一体"的民航高级人才。
6.健全培训体系打造民航人才终身教育基地
在知识经济时代,民航高校要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供广泛的学习渠道,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门类、多种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满足民航从业人员各个阶段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快形成特色教育品牌,不断完善行业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作用。通过跟进行业的发展进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如与民航各大企事业联合建立培训中心,与民航局方合作建立执照考试中心等,进一步完善行业从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针对性地为民航各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全力建设开放式的民航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基地。
7.发挥人才优势建设民航科技创新高地
民航高校要学术研究与科技开发并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以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为研发基地,搭建高水准的民航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大学科技产业化园区,加强与国内外民航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航空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交流,并进行联合科技攻关,致力于航空交通运输重大跨越性突破性创新点的关键技术、新兴领域高新技术以及支撑行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专项和前沿课题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大飞机研发项目,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项目的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国民航科技的创新发展,以提高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水平和国际核心竞争力。
8.实施开放式战略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民航高校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实施开放式办学战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深化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引进国际高端智力资源,推广订单式培养方式,有效利用民航行业资源,拓展社会实践教学资源,聘请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采取多模式、多渠道的合作培养方式,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设学生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使民航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发展,更加符合职业要求。同时,配合我国民机制造业发展,招收海外留学生,为国产民用客机做好客户培训与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课件,将最新理论成果和科研前沿成果引入课堂,支持教师海外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等活动,让优秀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国际交流学习的经历,建立全面培育国际化民航人才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亚杰 张彦通.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J].教育研究,2008(2).
[2]陈武元 洪真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探析[J],东南学术,2008(1).
[3]张 森.关于创建一流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张洪,中国航空器拥有者与驾驶员协会(AOPA)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