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群言堂
对青海高高原机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12-27 13:59:00

青海高高原机场工程的建设是一条充满了艰辛和奉献的奋斗之路,从全省仅有三座民用机场到今天的“一主六辅”七座运营机场,这不仅仅是机场数量的变化,更是青海经济社会大跨步发展的缩影,是全体青海民航人拼搏奉献、全力奋进的创业之歌。

机场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提出“一主八辅”的机场建设布局构想,即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所属各州至少建设一座民用机场。在行业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自2013年起,青海机场公司先后完成了德令哈、花土沟、果洛、祁连四座民用机场的建设工程;其间,同时完成了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青海“一主六辅”的机场建设构想已经成为现实,目前正在积极开展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和青海湖机场前期工作。

已建成投入运营的支线机场分布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最远的花土沟机场距离西宁1200公里,最近的祁连机场也达到了320公里。这些机场的相继建成投入运营,进一步加快了青海省民航事业的发展,对改善西部地区交通条件,完善青藏高原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高高原机场的建设特点

相比低海拔平原地区,在冬季漫长、高寒、缺氧,地质地形复杂的高高原地区,开展机场工程建设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如何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及质量,节约项目投资,是每一位机场建设者需要持续研究与总结的课题。通过对近年的机场建设工作进行总结,笔者认为,高高原机场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形条件复杂,机场选址难度大

青海省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多变,各州府地理环境均有所不同,已建成的支线机场中玉树、果洛机场海拔最高,且境内多为高山峡谷,地形起伏多变,净空条件较差,气象条件复杂多变,造成机场选址困难,需开展多轮次技术论证和场址比选,才能最终确定项目场址。

2.自然环境恶劣,有效施工时间短

在建设的支线机场中,既有高寒地区,又有戈壁荒漠,气候环境多变,地质条件复杂,一年中的有效施工期短。这些因素给项目建设的进度把控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加上高海拔气压低、缺氧等,施工人员的健康,机械设备的效能发挥都受到较大的影响,需要建设管理单位充分考虑当地气象气候条件,充分论证并采取各种施工措施抢抓项目进度。

3.少数民族聚集,协调沟通有困难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不通等问题,如不注重与当地民众的沟通协商,极易引发民族团结问题,就需要每位机场建设管理人员特别关注,需要加强沟通协商,最大限度地获得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及当地民众的理解支持。

4.基础设施落后,材料运输成本高

支线机场地处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欠发达地区,运输距离远,路况不佳,建设材料及设备的运输成本高。尤其到了冬季,冬日时间长,高海拔的道路结冰封路,使得很多急需的材料设备不能及时运抵现场,给工程建设进度增加了很多不可控因素。

5.环境地质复杂,技术要求较特殊

在土方处理上,由于高原地区地形起伏多变,土方工程量较大,加上受地区不良地质的影响,在项目场址论证时就需要开展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对高填方稳定性、减少不良地质影响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施工时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6.特殊环境影响,设备配置标准高

青海境内的机场,除西宁机场外均为高高原机场,设施设备对抗寒、抗风、抗辐射、抗高海拔均有特殊要求。加上受到机场所处位置交通不便,地面运输距离远和时间长的影响,设施设备后续的维护保养就不方便,成本较高,这就需要在设备型号和采购阶段选取可靠性高、技术成熟、维护保养便利的设备,提高机场安全运行效率。

高高原机场建设的体会

1.提升站位协同,形成管控合力

站位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开展建设工作要站在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建设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求,更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争取外部资源支持,积极开展行业、地方多方合作,协调解决问题,形成管控合力。

2.科学研究判断,系统谋划组织

青海省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基础设施、地形地貌各不相同,项目的建设需要充分结合现场实际,科学合理制订项目建设计划。从几座机场项目的建设经验来看,在开工建设前,首先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项目总体工期计划。其次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进行动态修改调整,在实施阶段动态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到项目建设采取的特殊施工措施及制订的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调整进度计划,把握关键节点进度,保证项目建设完成。

3.落实主体责任,厘清责任链条

各支线机场建设地点分散,直线式管理已无法满足现场管理的需求,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出了以机场建设指挥部统管所有机场建设工作思路,在指挥部内根据项目成立专项负责的建设分部的机构管理模式。

4.区别轻重缓急,聚焦重点难点

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工期计划执行。以项目立项为起点,通航为终点,明确前期、采购、单项工程、投入运营等主要目标节点,再依据其时间先后和互相关联关系编制出工程整体工期计划表,依据各节点环节对项目的制约程度和以往经验,将制约程度大、完成难度高、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列为关键节点,分析制约因素,制定推进措施,动态调整,及时纠偏。此外,还根据气候和项目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前制定施工方案,避免因准备措施不当影响施工进度。

5.优化组织设置,理顺建设运营

为保证建设和运行的有效衔接,我们提出了“建设服务运行、运行支持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是创新支线机场建设分部和分公司领导交叉任职模式,即让分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分部党支部书记,建设期间全程跟进,从而更好地处理建设与运营之间的关系。二是在建设分部组建时,部分项目管理人员是积累了多年运行经验的人员。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建设进度适时安排运营团队同步跟进,让运营难题在建设阶段有效解决。三是立足运营考虑机场建设,在方案设计、设备功能配置、技术参数、选型等方面,充分听取运营单位意见,确保功能完善、流程合理;以运营需求为导向,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处理好项目投资与运营成本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投入运营后的整改工作。

6.强化过程管控,实施精细管理

紧盯工程现场,提高工程质量标准。一是经过多年机场建设经验,总结提炼“五个现场工作法”,即情况在现场了解,整改在现场完成,质量在现场把控,意见在现场沟通,经验在现场总结,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更好地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二是实施“关键项目先进行施工试验,继而进行科学评估,再进行全面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三是将评估和验收工作前移。对通信导航设备开放、投入生产校验飞行、试飞、航线批复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提前协调相关单位,做好资料准备工作,保证审批进度;在建设过程中邀请消防、水保、环保、安全等专项验收单位实时指导跟进,保证验收一次性通过。

7.传承建设精神,牢记时代使命

为保证员工以高度的使命感传承青海机场建设精神,确定了“建设一个机场,提炼一种精神,锻造一种品质”的目标,在机场建设过程中总结出了“不怕困难,不畏艰辛,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青海机场建设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风沙大决心更大、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德令哈机场建设精神;“多风多沙多斗志,无花无草无怨悔”的花土沟机场建设精神。

对高高原机场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

结合近年来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对高原机场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后续机场建设管理有所帮助。

1.航空业务量预测方面

青海拥有大量优质的旅游资源,机场的建成可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建议在对机场进行航空业务量预测时,除了采用传统方法预测外,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创新分析方法,提供更合理的预测数据,以便确定更为合适的建设规模。

2.支线机场航站楼规模方面

考虑高原地区及民族地区人均面积大、迎送人员比例高等实际情况,在航站楼规模计算参数取值时,建议采用建设标准中的高值。同时,应考虑高原机场运行条件复杂、季节性明显、高峰时段航班集中率较高、扩建难度大、成本高等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航站楼的规模。

3.机场机位设置方面

在确定高原机场机位数量时,建议考虑天气因素、地区旅游季节集中,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机位需求(灾害多发地区的抗震救灾需要)等,可在预测机位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建设机位数量。

4.机场设备配置方面

高原机场配置专用设备及车辆应考虑适应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充分考虑高原机场交通条件不便、设备维护保养效率不高、成本较高等特点,尽量选择可靠性高、维护便利、低成本且经过实际验证的设备,提高支线机场的保障能力。

青海省地域广袤、地形复杂,很多地方道路交通连通性较差。机场工程建设相比公路、铁路建设,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国家应持续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用航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速国内机场布局,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全面夯实民航强国建设基础。(作者魏博平 系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zhangwei
相关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