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到达机场航站楼后,通常会查看航班起飞时间,确定自己在航站楼内可停留多久,之后便会在机场内尽情放松,享受各种服务设施。但是,很多旅客发现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设施并非那么容易。
而信标为机场、航空公司及旅客之间的沟通搭建起了有效的桥梁,旅客只需下载信标APP到移动设备里,并打开蓝牙,当进入信标的信号范围内时,APP便能够接收到信号,并触发信息推送通知,旅客只要点击允许,机场便能通过楼内安装的信标为旅客提供航班、停车、安检及零售等各类有用的信息。
信标技术的英文是“beacon”,其原意是烽火台、信号塔,引申为发射信号的设备。信标是一种小型的无线设备,能够向移动设备传送短程的蓝牙信号。它的尺寸小,造价不高,而且电池寿命很长,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目前,信标技术在机场内的应用主要是基于楼内的信标定点设备,通过旅客随身携带的设备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并推送定制化的商业活动信息。
实时导航与传送信息
在旅程的不同节点,机场可利用信标直接向旅客实时发送各类资讯、出行提示之类的信息。例如,当旅客在接受安检时,自己搭乘航班的登机口发生变更,随身携带的设备通过接入安检处的信标点位,便能够接收机场实时发送来的登机口更改信息。这样,旅客便可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路线,避免步行穿过航站楼后才发现走错了登机口。
对于时间充裕,却挤在人流密集的问讯台咨询信息的旅客,信标可帮助他们通过智能手机与机场进行沟通。例如,旅客约翰·史密斯曾在亚特兰大机场转机,他在机场内拥有两个小时的中转时间。当他下飞机时,手机APP连接上了航站楼的信标设备,他马上收到了自己当前的位置、下趟航班登机口的位置,以及抵达登机口的最近路线等详细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去拥挤区域查看屏显,或毫无目的地寻找去往另一座航站楼的小火车。
创造非航收入
从非航业务角度来说,信标在餐饮和购物服务方面也大有可为,商店可开展更多的促销活动。例如,约翰·史密斯在航班起飞前的90分钟抵达登机口附近,他想就餐,但却不知道餐馆位置。而如果他在抵达航站楼时,他的手机已连接到信标信号,附近的餐饮店便可以向他发送商铺信息,甚至一家距离登机口几步远的高端餐厅给他发送了一张八折餐券,这样他做选择时便有了参考。类似的消费推荐服务便于旅客规划自己的停留点,利于提高旅客忠诚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带动非航收入的增长,刺激旅客前往理想的商店选购商品。
通过合理的信标应用和布局,机场可深入感知旅客的位置和去向。机场尽管无法确保所有旅客选择使用信标APP,但是根据已有数据也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如果楼内某个信标显示,大量旅客挤在某个店铺,而另一个店铺却被忽略,那机场就可以进一步研究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之后加以改进。
管理旅客流程
通过信标获取旅客、航空公司和行李运输的信息,对于机场有效规划服务、资源分配和人员调度来说都至关重要。例如,如果机场发现大量旅客在1号安检点附近连接信标,而在2号安检点附近相对较少,那么就可以通过调度资源,引导旅客前往并不拥挤的安检点,或者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安排更多的员工。这不仅为机场和旅客营造了一个更为和谐的环境,同时机场可利用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在紧急情况发生前,向急需资源的地方及时规划和分配人员。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通过航站楼内安装的2000多个信标设备,结合官方APP实现了室内精准定位和导航,从而解决了GPS系统无法在封闭环境使用的难题。旅客可借助相关应用导航前往登机口,并可显示步行时间。而香港机场则将信标技术与增强现实(AR)相结合,推出starbeacon技术解决方案,为旅客提供实景路线导航。
提高运行与安全效率
与旅客流程管理相似,信标技术可帮助机场追踪自己的员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例如,如果某个登机口附近发生了紧急情况,那机场就可以迅速查看哪些员工在附近已连接该信标,从而快速、高效进行人员调动。而洛杉矶机场将信标定位技术应用于轮椅上,对轮椅进行跟踪和分配,及时满足来自旅客的需求,这有效缓解了保障资源紧张所带来的压力和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
此外,信标技术可以用来探测是否有员工或个人在试图进入某个未获许可的区域,以帮助维护机场的安全秩序。就信标自身的安全性来说,大部分信标设置了不同的安全特点,其中许多是定制化的。针对接入信标点位的不同APP,技术供应商也设计出多种方案确保数据安全。
信标在互通互联时代的作为
现在的旅客,大部分都愈加依赖自己的移动设备,如使用手机下载登机牌,办理值机手续,上网购物,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旅程。信标技术为机场与旅客进行沟通,为深入了解旅客建起了可靠的路径。信标不仅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帮助机场提高效率,加强组织,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提高机场的效益。无论是机场,还是航空公司,在旅客互通互联的时代,能够与旅客在其活跃的领域进行直接沟通,都将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肖东、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