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群言堂
航空业的消费升级到底是什么?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03-02 16:45:00

近年来,“消费升级”在各大媒体频频亮相,各种“消费升级”概念仿佛一夜间冒了出来,俨然成了时下最为流程的一个词汇。虽然略显浮躁,但不可否认“消费升级”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到底什么是消费升级?航空运输行业该如何应对?近日,有报道称,今年情人节的巧克力和玫瑰消费数量明显减少。与此同时,携程公布的数据却显示,情人节旅游人均消费高达6028元,其中有55%的消费者选择的是出境游。实际上,情人节消费方向的悄然转变就是当前消费升级的一种直观体现。

所谓消费升级,也叫做消费结构升级,是指在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提高的基础上消费结构不断合理优化,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变化的过程。以航空出行为例,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水平提高,航空出行消费经历了从“奢侈消费”到“大众消费”,再到如今“个性化消费”的变迁。

在“奢侈消费”时代,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机票,此阶段航空出行附带着身份、地位象征的属性,对普通大众而言,航空出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奢侈品。随着市场化推进以及民营航空的加入,航空市场竞争加剧,票价成为航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机票逐渐成了“便宜货”,航空出行也逐渐退去奢侈外表,成了“大众消费品”,此阶段满足了大众的出行更加便捷的需求。到现今,大众消费的属性没有退去,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旅客的消费理念不断转变,无论购票方式,还是消费内容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众对航空出行的诉求中,共性的需求越来越少,个性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目前这个阶段,旅客诸多诉求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出行需求,更多的是为改变当前的生活状态,价格不是影响旅客的唯一因素,品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高档品”成了航空消费的重要特征。

综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大众的消费习惯从已经“奢侈品”到“便宜货”,再从“便宜货”到“高档品”,由这个消费变迁过程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新技术、移动互联网等因素影响下,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以往因为生活改变了而被动产生需求,更多体现的是因为想改变当前生活方式而主动创造需求。航空出行亦是如此,旅客对航空出行的要求不仅仅止于机票,更高的服务水平、更有品质的旅行方案、更放心的出行保障等成了诉求的主流。同程旅游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期间,在有旅游消费经历人群中,31.5%的人在交通、住宿、门票等旅游产品上的人均花费超过了5000元。春节黄金周“长线游”占比64.7%,其中出境游比重达12.3%。显然,大众消费水平在提高,高品质出游和个性化新玩法的需求增长明显。面对诸多升级与改变,航空出行的“奢侈品”以及“便宜货”的优势在已经消退或正在消退,“高档品”已经逐渐在旅客需求中崭露头角。

“高档品”不等同于“奢侈品”,也不是某种假装高端的“便宜货”,它不以价高或价低当做评价标准,有自己的明显属性:一是性价比的追求更加突出,在旅客消费能力提高与消费知识的增加后,旅客可以接受高价产品或方案,但对出行体验以及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二是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服务诉求增多,挑剔的背后潜藏着旅客自我价值实现,渴望被认同的一种诉求。简而言之,“高档品”带来的消费升级是大众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是生活品质的一种提高。

因此,未来航空出行产品的运营不应高仅局限于出行工具,或许更应将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运营,朝品质方向努力,提供更好服务、更好体验、更有性价比的产品,让旅途成为旅客生活品质的一部分。(贺亮)

责任编辑:马欢
相关新闻: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东航MU5198机组成功救助被毒蛇咬伤旅客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