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是指空中游览、飞行体验、通勤运输、航空运动等多种形式的运营服务,是通用航空由原来的专业飞行、任务飞行逐步面向具有社会化服务和满足公众消费需求的通用航空市场新形态。低空旅游产业是通用航空业与传统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是经济新常态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领域,是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载体。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之际,我国各地需要客观认识低空旅游市场特征,正确把握发展趋势与现实挑战,规划与选择因地制宜的持续健康发展路径,是实现低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发展低空旅游产业的现实意义
低空旅游具有方便快捷、移位换景、一机多用、常变常新的优势,能够适应我国多种地形景区的条件,实现陆海空结合的立体化空间旅游体验,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关于新兴旅游的诉求。近年来,低空旅游产业因其“新、奇、特、高”等特征,是一种时尚体验式观光旅游的战略性新产品,是我国推动通航飞行活动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低空旅游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的基础规模小而开发潜力大,但面临着飞行航线审批困难、保障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弱等显著问题。随着国家鼓励通航发展和低空旅游的政策频繁发布,行业内外对低空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布局的加快,各地的低空旅游项目也密集进入大众生活,我国各地将逐步形成从制造维修、飞行运营、基地保障、人才培养到大众消费的新型通用航空产业生态链,未来将极大地促进旅游景区与通航产业的融合发展。全国各地积极发展低空旅游产业,加强通航机场配套设施建设,丰富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完善值机、酒店、文化、娱乐等地面服务,积极拓展与延长产业链条,构建立体化低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打造服务于空中交通、休闲娱乐和度假旅游并重的低空旅游产业格局,发挥低空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提升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而有助于我国构建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我国低空旅游产业市场的理性分析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开放政策逐步推进,低空旅游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家利好政策频频出台的刺激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旅游部门积极与通航企业展开合作布局低空旅游产业,以空中游览为主要方式的租赁类低空旅游正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关于低空旅游市场,目前产业界及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乐观的产业界认为低空旅游产业是新兴蓝海市场。因为相对于全球范围内低空旅游占通用航空飞行时间50%左右,而我国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所以我国低空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2020年,低空旅游潜在游客或将达到约4.2亿,有望形成585亿元的市场消费规模。而业内部分比较严谨的专家认为:低空旅游产业是一个小众市场。从全球情况来看,低空旅游的市场规模也很小,每年的运营收入约为20亿美元。即使在通用航空高度发达的美国,年运营收入也只有7亿美元左右,产业体量也非常有限。据数据趋势预计,我国低空旅游到2025年预计产业的市场规模也仅为6.2亿元。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这个产业不会形成大的市场份额,我国低空旅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小规模市场。
笔者认为中国由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加之人口基数庞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低空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多重优势,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兴市场,但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市场培育过程。由于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关于美国低空旅游产业的数据相差很大,从而导致预测结果大相径庭。中国具有自己的国情与文化,经济发展不可完全依据美国案例来推算,美国低空旅游产业情况只能作为借鉴和参考。近年来,我国旅游消费规模稳步扩大,国民旅游需求不断释放,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线上线下旅游企业渗透与融合加剧,当前传统旅游格局不断改写。根据专业机构有关分析,我国适合开展空中游览的景点至少在400处以上。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随着低空开放的不断推进,空域使用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行业各项成本会大幅降低,我国低空旅游将迎来飞速发展。
三、新时代低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低空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业态,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市场化资源配置,营造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的法治化环境。在此基础下,通过以下六条发展路径实现我国低空旅游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低空旅游布局网络化发展。
我国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但在一段时间内低空旅游仍存在空域使用障碍与航线审批困难等问题。低空旅游航线的空域申请亟需更灵活的管理模式,项目的运营时间、低空航线、飞行高度、环境评估等方面都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持,只有健全完善配套管理体系,低空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空旅游航线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周边景色特点、商业因素、地面交通便利程度、游客聚集度、空域繁忙程度、噪声污染情况等,合理规划"景区本场航线、景区沿线航线、多景区之间、景区与城区的航线,科学设计选取不同类型的低空旅游项目,低空游览航线,加强运营企业的协同合作,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动通用机场、直升机FBO、水上机场等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保障建设,全面创建我国各地区域性低空旅游航线网络。
(二)低空旅游产品特色化发展。
在发展低空旅游产业时,各地要通过结合低空旅游潜在消费群体特点以及各地游客消费习惯,贴近市场需求来完善产品设定个性化主题,比如森林、建筑、湖泊、高山等景观可侧重盘旋观光,在山脉、河流、海滨等可侧重沿线游览等,重点开发空中观光、通勤交通、运动娱乐、赛事节庆和驾驶体验等专项产品,根据具有不同风光景区开发建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低空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多样性、服务的乐趣性,从而构建模块化、可定制、差异化的产品体系,综合提升低空旅游产业的整体品质。与此同时,低空旅游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空中婚礼、低空跳伞、低空摄影、以及动力三角翼、热气球、双人动力伞观光旅游等市场前景广阔、审批简便的项目。因此,要丰富入门级细分市场产品,综合选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水上飞机等低空飞行器,扩展热气球、飞艇、滑翔伞等价格低、布点多的飞行形式,选取交通便利、游客流量大的区域进行项目开发,并且规划推进航空旅游小镇、航空旅游综合体建设等特色项目,逐步引导各地低空旅游产业的特色发展。
(三)低空旅游经营规模化发展。
由于低空旅游以游客为主要的消费市场,而游客是对价格非常敏感的群体,目前我国低空旅游的整体价格仍高于大众的支出预期,多数项目未到常态化运营,导致低空旅游发展在国内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目前国内搞低空旅游企业也不少,但都是单打独斗,一个地方放一两架飞机,成本非常高,而飞行量不高,总体产业规模不大。由于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庞大,加之国民消费层次的提升,想体验空中旅游的客户群体基数大,低空旅游潜在市场空间广阔。通过低空旅游项目实现常态化飞行,产品成本将大幅下降,其价格会更加合理和大众化,反过促进游客群体规模扩大,从而使低空旅游市场得到良性循序发展。同时,倡导低空旅游企业协同规模化经营,促使分布在不同区域的项目加强合作,积极推广低空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在运行效率、运营效益上实现互惠共享。
(四)低空旅游业务多元化发展。
当前的国内低空旅游消费还处于一个飞行体验、满足好奇心理的阶段。对于通航企业来讲,单纯以低空旅游项目获取利润比较困难。因此,除了要有合适的景点和开展飞行的基础配套设施之外,后面还要有让客户飞完以后留下来、玩下去的配套业务,在单纯的飞行游览之外附加更多其他产品或主题,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旅游需求,构建以低空旅游为核心环节,延伸体验服务环节,因地制宜开展培训、作业相关的配套业务体系。一方面,根据各地旅游资源,增加飞行模拟、飞行表演、文化产品等,并将引进飞机驾驶培训、私人飞机托管服务等,延伸拓展低空旅游衍生产品系列。另一方面,还可引入航空用品销售、飞行影音享受、航模表演等,增强业务的客户黏性与回头率,从周边衍生项目取得投资回报,有助缓解通航企业的运营压力。此外,在淡季可承担有偿的航空运动、森林防火、紧急救援、科学考察、商务飞行等任务,扩展至航空护林、通勤航空、航遥物探、人工降雨等各个方面,也可承接婚庆蜜月、广告宣传、会议会展、演艺娱乐、企业年会等业务,拓展经营范围实现“叠加效应”,形成有效的低空旅游产业链生态体系。
(五)低空旅游运营安全化发展。
低空游项目必须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开展,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国家民航局现已出台了关于空中游览、热气球等低空旅游项目的咨询通告,国家相关部门还要编制低空旅游发展规划、服务标准、管理规范与低空旅游手册等制度体系,并融入安全管理内容。各地科学规划低空旅游线路选址发展适宜本区域的低空旅游项目,建设完善的低空旅游地面服务设施,加强低空旅游从业人员的资质能力建设工作,如机务人员、乘务人员,坚持带证上岗,并对低空旅游消费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健全低空旅游项目执行资质审批制度,出台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制定低空旅游的高度、空域、飞行管制等要求,飞行服务站FSS系统建设和管理规定和全国通用航空图,确保低空飞行合法有序飞行。低空旅游运营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空管委、民航局与旅游局对低空开放、低空旅游的相关规定,摆正安全和效益的关系,严守安全底线,必须加强低空飞行风险管控,预先防范飞行安全隐患,注重游客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强化运营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与消费者的安全培训,从SOP(标准操作程序)、各种操作手册,到运行程序、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检查督促机制,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建设低空旅游运营企业的通航SMS安全管理体系,使低空飞行有序、合法的发展,树立与巩固社会公众对低空旅游的信心与安全感。
(六)低空旅游文化大众化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通用航空的大众化发展,我国的旅游形态正在由游山玩水看风景的观光旅游,逐渐向自由放松个性化的休闲度假旅游过渡,空中游览、飞行体验等低空旅游领域具备潜在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基础。低空旅游作为新兴的高端旅游项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航空消费文化的培育与传承。为了培育低空旅游市场,应结合航空文化科普组织广泛深入的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社交软件等工具科普飞行体验知识,通过多种渠道使社会大众感受和参与到航空活动,引导更多的人真正喜欢飞行,提高百姓对低空旅游的认知度、认同度与喜爱程度,全方位营造航空文化氛围。低空旅游项目的营销除了与各大旅行社、会展、年会合作外,还应利用“O2O 线上线下”和“互联网+”等概念,加强与电商销售平台的合作,搭建低空旅游产品的销售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将低空旅游影像立体化地传播出去,建立运营企业与手机客户端的直接联系,向游客推送空中旅游产品信息,快速提升低空旅游的产品推广速度和社会关注度。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低空旅游产业的渠道开发、市场培育、营销推广、服务体验、科普宣传、数据分析与共享,达到实现低空旅游产业的客群社交化、消费智能化。
五、小结
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低空旅游各项扶持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瓶颈逐渐突破,将极大地促进未来旅游景区与通航产业的融合发展,我国低空旅游产业将迎来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各地要立足于经济新常态和低空开放的形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与旅游业特点,着力完善低空旅游的项目种类与业务品质,并通过丰富与变革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有效融合行业资源要素形成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空旅游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民航网智库专家张洪,龚婷)
(注:本文系四川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经济新常态下低空旅游创新驱动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ZR0070)与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SA0004)的研究成果。原文在《当代旅游》2018年第1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