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8月是我国多雷雨的夏季,也是暑运高峰期。在面对雷雨天气造成的航班延误时,飞行、空管等民航保障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在高效运行。其中,如何科学地放行、调配和监控航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部门掌握着一手的航班运行情况。如果遇到航班延误,运控部门会根据掌握的气象信息、运力信息等,提早作出决策。如果航班确定延误或被取消,运控部门也负责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旅客以及机场、空管等运行单位。由此可见,运控部门的统筹规划是否科学高效,直接影响着运行效率,影响着旅客的出行感受。航空公司运控部门应借力智慧运行,助推签派更加智能化,提高运行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智慧签派的前提是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在大数据平台上有效运用、分析数据。将基于天气、机场、飞机的环境数据、运行历史记录数据等集中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处理。信息数据的收集要讲究精细化。比如飞机故障造成的航班延误,在收集数据时应细分到故障部位、处理方法、处理时间、需要条件等。在收集这些数据后,就可以分析出处理故障的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收集和分析的数据,才能够为接下来的指标量化提供支持。
在有效利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航空公司应将航班收益、机组效率等各项指标清晰量化,提升决策的科学性。目前的签派工作主要是基于基本理论和自身经验的结合,再与飞行机组等协商后决策。如果能够通过建立模型,将过程量化,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以预测到雷雨天气将使机场通行能力下降时,能否对航班进行放行为例,在智慧运行条件下,就应建立综合考量机组成本、飞机时间成本、公司效益等要素,让系统在模型内计算并给出决策建议,由签派员对智能决策结果进行复核与把关。
要注意的是,在模型建立阶段,航空公司应建立不同业务背景下的分析决策模型,包括事前预测模型、事中决策模型、事后分析模型等,让系统自动制作计划、自动调配运力。当然,让数据取代经验做决策,也要将人的经验体现在模型、算法和流程中。这是不可或缺的参考内容。智慧运行不是机械运行,是高效综合后的科学结果。
智慧签派还需要人才赋能。工作模式转变升级后,签派员的工作角色也同时发生了变化,需要增强在大数据背景下查漏补缺、特情应对的能力。在航班起飞前、航班运行中等不同阶段,智慧运行在实施中难免有遗漏的细节,签派员此时就要发挥作用,为系统补台,确保航班安全有序运行。签派员也要在工作中注意观察,不断总结,推动智慧签派不断优化升级,日趋完善。(《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