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通用航空发展论坛上,来自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代表围绕如何更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通用航空产业驶入快车道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粤港澳大湾区通用航空产业正面临多重利好,在机遇中释放活力需要粤港澳三地政府、通航企业协同合作,这是此次论坛上达成的共识。
目前,我国正通过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加快通用机场建设等举措,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日益互融互通,省时、高效的跨境直升机运输服务也受到了各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建设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今年1月,民航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粤港澳直升机跨境运输业务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企业申报工作,并向各地区管理局和通航企业征集意见与建议。当好服务、落实国家战略的先行军,在机遇中释放活力,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做好跨境直升机服务这篇文章。
一方面,要协同粤港澳三地政府进行资源分享,包括直升机的停放、维修等,在保障上做好准备。跨境直升机服务需要链条式的保障。例如,直升机的停放问题会在无形中降低企业使用效率。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中是否都有具备直升机大修能力的企业,也影响着跨境运输业务的开展。这些保障资源的准备,决定着跨境直升机运输能否持续开展下去,能否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低空飞行需求。
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运营跨境包机或者定期航班,需要三地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工作小组,综合考虑出入境的便利性,考察具有口岸开放条件的机场或直升机起降场地,设置高效的直升机航点。在直升机的停放和维修上,三地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支持,取长补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保障能力。如果粤港澳大湾区内能够有较好的直升机服务链条,不仅可以服务本地区的客户,还可以吸引东南亚的客户。
另一方面,做好跨境直升机服务,应尽量简化、优化相关程序,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这项工作包括直升机、人员的出入境政策,还包括低空飞行的相关申请等。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试点不定期包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以包机的形式试水,进一步优化运行流程,之后再向定期航班发展。在优化程序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发挥作用,比如利用互联网缩短直升机、外籍机组等的通关时间。
贯彻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需要让跨境直升机在大湾区的天空中飞起来,提高通用航空产业的集中度和成熟度,发挥其提高运输效率、改善交通服务的作用,完善大湾区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