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快运航空公司一架EMB-145飞机在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进行定期检修,这是陕西省开展的首例飞机进境维修业务,对进一步释放空港新城的第五航权红利、完善临空经济产业链具有积极意义,为陕西自贸区空港功能区建设积累了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经验。
作为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航空维修产业正逐渐成为一片“新蓝海”。在各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开展飞机入境维修业务,是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的客观需求。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实施的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缩短维修周期,提高产品附加值;助力自贸区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因此,不论是对于自贸区还是企业来说,飞机入境维修业务都具有极大的潜力等待挖掘。释放这份潜力,关键在于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政策落地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需要自贸区政府、海关、企业等个体详细了解、积极落实,最终助力优惠政策深度惠及企业。比如,自贸区在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时,要考虑到航空维修企业的分布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因素,照顾最广泛的群体。在企业引进重大项目时,自贸区相关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酌情开辟绿色通道。在陕西此次入境维修项目上,空港新城就是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协助企业与海关对接办理手续。此外,区内海关应充分发挥自贸区优势,主动创新监管与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维修担保及监管模式。区内的检验检疫局也应创新实施对不同等级的入境维修产品进行差异化到货抽批检验等措施,释放航空维修产业潜力。只有自贸区内的每一个环节都让政策发挥作用,企业才能自主调整、自主创新,真正得到实惠。
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项人才,是释放入境维修潜力的重要支撑。随着航空维修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掌握高新技术维修能力、拥有国际性相关资质的专业人才出现了短缺的情况。同时,人才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因此,自贸区的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帮扶企业建立民用航空飞机维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科研创新园区等,来培养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过硬的飞机维护、维修专业人才队伍,以提高企业深度维修能力。此外,自贸区内的企业也可尝试与相关院校共建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持续提高专项人才的培养质量。
“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还能够帮助自贸区破解航空维修业务安全、卫生、环保风险较高,通关速度需求增长较快等技术性难题。在各方努力下,依靠一体化监管模式,搭建远程监管和核销的综合管理平台,就能够推动关口前移,提前排查风险,迅速处理数据。厦门的“修理物品+保税仓库”监管模式,就极大地释放了航空维修产业的活力,助力厦门自贸区成为全球重要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在近几年的探索过程中,一些地区已经探索出了成功的模式供借鉴和参考,入境航空维修这片“蓝海”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