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韩磊
让“安全第一”成为工作习惯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8-03 14:59:00

安全于民航而言,是“100-1=0”的永恒主题。进入旺季后,运行规模的扩大、运行环境的复杂,无形中为民航保障链条增大了安全压力。这就要求民航各运行单位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协同联动,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关注每一个保障细节。在保障安全的链条上,基层的作用非常关键。只有每一名一线人员都时刻秉持“安全第一”的态度,在工作中始终作出正确决策,才能确保每一个航班、每一名旅客、每一件行李“出行安全”。

如何让“安全第一”成为每一名民航从业人员的工作习惯并自觉遵守呢?首先要依赖过硬的作风。事实证明,一些安全隐患、事故征候的发生,说到底,还是相关在岗人员作风不过关、不过硬的问题。因为作风不过硬,所以产生了轻视、大意的思想,忽视了某些安全细节;也是因为作风不过硬,在进行决策时,没有准确、扎实的理论和经验做基础。由此可见,基层员工的作风建设必须要“严”字当头,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当代民航精神指导日常工作,让“安全第一”成为自然而然、入脑入心的工作习惯。对于在各个岗位上作风优良、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各单位要予以鼓励和表彰;对于个别在不安全事件中有诚信问题的,则要严肃问责、顶格处罚。

在锤炼工作作风的基础上,增强民航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也是重要一环。目前,民航各单位都有定期的日常培训和考核监督机制。要通过这些举措让监督机制、人员最大化发挥作用,严格执行,执行到位,让每一名从业者的综合能力与岗位能力相符合,确保民航从业人员没有“带病上岗”的。在运输旺季,各单位更要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给运行留一些“余地”,给培训、监督和考核上更多的“保险”,尤其是各应急预案的培训和考核。以专职的安全检查、监督岗位为例,这些人员是企业监督的“眼睛”,要让这些岗位和人员实实在在发挥作用。对于考核中出现的不合格、不过关人员,要进行严格处置。

外力监督是必要的手段,民航各从业人员自身也要摆正位置,加强安全意识上的“自我修炼”。安全检查时时有,安全教育宣传不停歇,个别人难免产生疲乏心理,认为自己对工作早已“驾轻就熟”,自我感觉良好。这种心理非常容易导致工作中的失误,十分危险。因此,在培训、学习和检查中,民航从业人员要以“空杯心态”来学,适时给自己“归零”,克服“经验主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培训和检查。

隐患是可以排查的,特情是可以处置的,关键在于让“安全第一”深入人心,成为每一名民航从业人员“改不掉”的工作习惯。(《中国民航报》评论员 韩磊)

责任编辑:zhangwei
相关新闻:
巴彦淖尔机场人工观测场设备升级改造顺...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250...
国门安检:强化业务技能 做好航班换季保...
东航云南公司开展航空安全员年终考核
新疆且末机场组织开展“119全民消防、生...
山东东营机场组织开展“民航知识进机关...
扫一扫,更高效 北海机场“微创新”改善...
于田万方机场恢复于田—乌鲁木齐—深圳...
新疆空管局顺利完成佃坝导航台校验工作
东航江西分公司组织红色观影
易宝支付亮相第二届CATA航空大会 交易服...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强化操作规范 全面开展...
塞尔维亚航空中国市场布局迎来新进展
同比增长278% 海口美兰机场2024年国际货...
呼和浩特机场赴新机场开展行李处理系统...
福建空管分局成功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大兴机场餐饮商圈开展“今天你微笑了吗...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趣味知识竞赛
吉林监管局党委开展“我的电影党课”系...
南昌机场员工餐刷卡门店新添4家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