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义昌:蓝天上的领航人
2012-06-04 14:49: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姓 名:鲁义昌
单位全称: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技术保障中心
职务全称:技术保障中心主任
兴趣爱好:徒步
熟悉鲁义昌的人都喜欢称他"老鲁",瘦高的身躯,黝黑的脸膛,身着一件夹克衫;不了解他的人总觉得他很威严,紧锁的眉头,深邃的目光,走起路来仿佛也在思索问题。走进他的办公室,身后一张偌大的地图吸引着你的注意力,与他交流你才会领略到他的随和与幽默,感受到他的耿直与倔强、热情与责任,一位名副其实、粗犷中带着细腻的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
1981年3月,鲁义昌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满怀激情奔赴工作岗位,他被分配到了当时通信导航大队的导航中队514雷达站。514雷达站地处偏远,雷达站院内是机场垃圾焚烧场地,四处的垃圾散发着难闻的臭味,每到春秋两季,一场大风过后,彩色垃圾袋挂满树梢,环境极其恶劣。
当时的雷达设备已报淘汰,艰苦的环境、陈旧的设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一批新来的同事纷纷找理由调离岗位,而他却坚定地守着岗位,跟着师傅学技术,一有时间就在机房里研究线路图,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录在笔记本上,找师傅来问,找书来解,他很快成了出类拔萃的业务尖子,并提拔为分队长。在他的带动下,大家比学赶帮超,学到了不少的理论知识,为以后新设备的引进及更新改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还带领本分队人员植树、种草、清扫垃圾,改造工作环境。他的吃苦耐劳和热爱工作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年轻人。
由于工作的需要,鲁义昌又被调到了安装队,在安装队的日子里,他不仅努力学习新业务,而且认真研读党的政治理论方略,不仅在业务上堪称一流,思想上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87年7月,鲁义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迈向自己人生的新台阶。工作与人生的阅历增强了他的意志,1997年9月,通信导航处雷达站正式成立,鲁义昌出任第一任雷达站站长。当时正在安装意大利ALENIA一、二次雷达,面对新设备、新台站、新人员,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带领全站人员利用安装设备的机会向国外的技术人员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大家很快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与维护技术。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许多疑难故障,他攻坚克难,带领大家一次次排除故障,保证了雷达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他的培养帮助下,涌现出了一批批技术精英,有荣获首届空管系统技能大赛第一名的梁文家、有业务上独当一面的孙振海……在工作之余,他率领全站人员进行建站劳动,使雷达站成了绿树如茵的世外桃源。他制定班组成员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使所带集体成为新疆民航独树一帜的先进单位,形成了"写下我做的,做我所写的,记录我所做的,验证我所记录的"的管理模式,雷达站成为民航新疆空管局工作交流、观摩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为此鲁义昌荣获"全国民航空管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04年7月,由于工作成绩出色,鲁义昌走上了通信导航总站负责人的工作岗位,光环的笼罩下,承担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由一个带领二十几人的科级干部,完全步入统领二百多号人的"家长"角色,如何抓管理?如何带好队伍?如何发展未来?对他提出了新的考验。作为党委成员,他主动向老"班长"请教,积极支持新"班长"的工作,团结党委一班人,共同谋化发展。
为了带好队伍,鲁义昌充分认识到管理出安全的真谛,民航安全是永不颠覆的真理。管理出安全,他深谙管理之道,为了及时了解安全运行情况,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设备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听取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每月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雷打不动的如期召开并形成制度。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引入,为体系建设工作揭开了新的篇章,2011年修订《工作手册》4次,修订文件196个,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岗位工作程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工作手册》的全面完善和使用标志着技术保障中心安全管理工作迈上了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新台阶。他说:"安全就像一根链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何一环都不能有半点差池,安全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安全工作在他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为解决地处天山南北远端站员工的夫妻两地分居、孩子就学、大龄青年未婚等困扰员工队伍稳定的问题,2011年6月15日,技术保障中心首开了远端站招聘录用劳务工的先河,为全疆9个远端站外聘设备监护人员38名,经过多元化的员工培训,招聘人员先后走入设备监护岗位,极大地缓解了远端站职工的短缺问题,确保了航路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班子团结共进、人员管理到位、员工队伍稳定,在他和党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技术保障中心取得了连续八年未发生安全运行事故的优异成绩,在干部考核大会上,鲁义昌和他们的党委班子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的高度认可。
身先士卒带出铁打队伍
俗话说: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随随于义。作为领导干部凡事身先士卒,带领出一支铁打的队伍,2010年7月25日,受暴雨和融雪性洪水叠加的影响,且末县境内的车尔臣河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洪水,来势凶猛的洪峰冲毁了该县水电站的导流坝和溢流坝,导致全县断电,给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且末导航站也因供电问题将影响安全运行保障,鲁义昌了解情况后,亲赴且末导航站实地勘察洪水情况、关注设备工作情况、看望在那里辛勤工作的员工们,给他们带去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心。
2011年1月4日五家渠雷达站遭遇了23年不遇的冷冻天气,机房里暖气冻裂,寒冷难耐,作为主任的鲁义昌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不顾严寒和泥泞,和员工们一起爬管架、下管沟,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作三十多年来,鲁义昌一直秉承真诚做人的原则,对领导、同事如此,对亲人、朋友亦如此,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每一次天灾都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鲁义昌和他的同事们,一次次将爱心奉献,五年来合计捐款249262元。2010年9月19日,技术保障中心的一名员工猝然长逝,留下无业的妻子与尚未成年的孩子,他率先捐助1000元,两年来他和技术保障中心的全体员工共计捐款40970元。
然而谈到家庭,鲁义昌总是对儿子充满了无限愧疚,觉得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如今他的儿子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一名学子了。
面临民航空管"十二五"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新疆区域航班流量不断攀升的大好形势,鲁义昌向记者坦言他将和他的团队一如既往地做好蓝天领路人。
责任编辑: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