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加拿大提供可靠、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2019-11-11 19:28:00 来源:《中国民航报》 T 大T 小
在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普惠加拿大展出了一台PW207发动机模型,并带来了包括FASTTM解决方案、SMART涡轴发动机维修解决方案、定制化发动机咨询顾问服务等一系列创新型的服务产品组合,获得广泛关注。
普惠加拿大的FASTTM解决方案能够分析完整的飞行发动机数据并将其与整个机队的趋势进行比较。客户由此可以获得警报和相关趋势信息,从而更好地制定维护计划。将该解决方案与按小时付费的维护计划结合使用,普惠加拿大可主动为客户提供建议,确保客户的发动机始终保持最佳性能。
作为全球工程制造领域的引领企业,普惠已经在中国市场深耕90年。自1929年由普惠黄蜂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洛宁号”飞机开始在上海与汉口两地间提供邮政服务起,普惠就十分关注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不断挖掘客户需求,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安静的直升机发动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型服务产品,助力中国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飞行小时数更是检验一款发动机质量的硬性指标。据统计,从1970年至今,普惠涡轴系列发动机在全球已累计飞行6400万小时以上;PW200系列发动机自投入服役以来,在紧急医疗救助、空中执法、公用事业与公务飞行等领域累积了高达850万个飞行小时数。在中国市场,普惠投入运营的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超过3600台,涵盖干线航空、支线航空、公务航空、通用航空和直升机等各个市场领域。
PW207发动机是被誉为新一代轻型双发直升机首选发动机的PW200系列发动机中的一款,该机凭借可靠性与经济性在全球销售中获得主要份额,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莱昂纳多A109 Grand 、莱昂纳多AW109 Nexus、贝尔427、贝尔429、MD Explorer 900与902及ANSAT-CIV与ANSAT-U型直升机在内的多款平台上。自上世纪90年代PW200系列发动机投入服役以来,其已在紧急医疗救助、空中执法、公用事业与公务飞行等领域累积了高达850万个飞行小时数。
为了确保发动机在交付时的性能处在最佳状态,普惠加拿大建立了一套发动机开发的完善流程——“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进入市场前成熟度的管理流程”(MERSI)。M代表成熟度(Maturity),E代表发动机(Engine),R代表可靠性(Reliability),S代表服务与维护(Service),I代表流程(Introduction)。在流程中,研发人员会对发动机进行破坏性实验,包括设置剧烈的震动、极端温度变化的环境等,让发动机在各种严苛的条件下运行。当环境条件达到某种程度,发动机就会损坏,对损坏的发动机维修后,再拿去进行迭代实验,如此往复。直到在特别严苛、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会遇到的环境中,发动机也不会发生故障,其成熟度才最终达到投放市场的标准。PW800的研发就是这套流程实际使用的完美例子。
与此同时,普惠加拿大也非常重视与客户长期的合作关系。“不论是在产品及售后服务方面,还是商务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我们都非常重视合作伙伴的声音。我们的很多服务方案都是和他们一起开发的,客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普惠加拿大公司直升机发动机市场营销与销售副总裁倪凯乐(NicolasChabee)说。
以直升机认证二手发动机项目为例,因发动机公用事业转手情况比较常见,普惠加拿大将“认证二手(CPO)发动机项目”的商保期限从过去的一年延长至两年。对于二手直升机卖家来说,这将使二手直升机更具吸引力;而买家则可以享受到普惠的雄鹰服务TM计划(ESPTM)的信用保障。普惠加拿大还推出了涵盖小型至大型机队不同需求的机队管理包修服务计划。此前,普惠加拿大的小时包修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单架飞机的ESPTM和大型机队伍管理计划FMPTM。而中国的机队规模以2架~5架为主,捕捉到这一市场需求,普惠加拿大完善了按小时付费的维护管理服务计划,使其更加适应中国市场。
除了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客户服务方案外,普惠加拿大同时拥有很多非常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机型平台,如:双发轻型直升机,包括空客直升机H135和贝尔-429直升机;还有中大型的直升机,如莱昂纳多的AW139以及空客的H175。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订购了数架H175直升机,它们将在环境苛刻、交通繁忙的水域执行搜救任务。青岛市则建立了一条H135生产线,希望将来该机可以在医疗救护方面发挥用途。
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离不开航空业的支持,中国正成为全球通用航空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普惠加拿大非常认同中国建设空中丝路的愿景,我认为航空业会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它能够把大家连接起来,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的流动和商品的流动。”倪凯乐表示,“普惠加拿大与中国有很多的合作机会,我们的产品覆盖面广,可靠性高,是可以信赖的产品。在中国,普惠拥有1200名员工、2家制造工厂、1座MRO设施和1个客户培训中心,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业界领先的发动机产品及各类服务,这使得普惠可以为中国的航空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责任编辑:wangy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