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机场驱鸟员徐宇轲:烈日下的“护航卫士”
2025-07-21 12:20: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通讯员蒋钦卿、王芮 报道:7月盛夏,宁波机场飞行区域热浪翻滚,地表温度直逼60℃。在跑道两侧的巡场道上,驱鸟员徐宇轲正全副武装,手持驱鸟爆闪弹,目光紧锁跑道附近的鸟群。“别小看一只100克的麻雀,与时速400公里的飞机相撞,可瞬间产生两吨重的冲击力。”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守护飞行安全的重要防线。从业三年来,徐宇轲已然从一名新手成长为驱鸟骨干。特别是今年4月,他被选拔支援浙江嘉兴机场校飞期间的驱鸟保障工作。
夏季鸟类活动频繁,驱鸟工作也迎来最艰苦的考验。每天清晨5点,徐宇轲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便已开始。从检查超声波驱鸟器是否正常运行,到修补破损的拦鸟网和检查维护巡视用车……“鸟类的‘作息’比人更早,所以我们必须赶在首班航班起降前完成第一轮巡查。”他解释道。盛夏午后,机坪温度飙升,徐宇轲和同事们仍需每两小时巡逻一次。烈日下,他或半跪维修晒得滚烫的设备,或踮脚加固拦鸟网,汗水不到五分钟就能浸透工装。“最难受的是爆闪弹发射后的硝烟味,混着热浪往鼻子里钻,但我们必须紧盯鸟群彻底飞离才能安心。”驱鸟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徐宇轲和团队同事们会根据鸟类的习性,比如记性好,对固定驱鸟手段产生耐受性。就会不断调整设备位置,结合煤气炮、声波威慑等多种手段,展开灵活“游击战”。
守护飞行安全的同时,宁波机场驱鸟团队也始终践行生态保护工作。一次巡查中,他们发现一只被拦鸟网缠绕的领角鸮,凭借鸟类知识储备,徐宇轲辨认出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随即迅速对其进行救助,确认其状态良好后,立即联动海曙区自然资源部门,将这只领角鸮护送至定点收容机构。用实际行动诠释“驱鸟亦护生”的理念。
面对酷暑,徐宇轲笑称“硬扛是基本功”,但自己也摸索出了一套经验。首先是“错时作业”,牢牢把握晨昏两个关键节点--航前清场为全天奠定基础,傍晚干扰鸟群保障夜间安全。这样正午鸟情基本可控,也缩短了高温户外作业时间。除此之外,盐汽水和冰块是他不离身的“续命法宝”,裹着毛巾的冰块塞在工装兜里能降温,盐汽水随时补水解盐来对抗“机坪桑拿”。值得一提的是,宁波机场还配发了降温护袖和宽檐帽,堪称机坪作业的“救命神器”。
(宁波机场供图)
“这一套下来,体感能降七八度。”即便如此,徐宇轲坦言,盛夏机坪上的持久战是对意志力很大的一场考验。“一天下来,安全帽里能倒出水,鞋底都快烫化了。”他指着工靴上微微变形的纹路,“可每当抬头看见航班平稳起落,看见因为我们的努力,成千上万的旅客能安全抵离,就觉着每一滴汗都落得值当。”暑运正酣,宁波机场航班如织、旅客如潮。热浪中,徐宇轲和同事们的身影坚守在滚烫的巡场道,用脚步和汗水织就了一张看不见的航空安全网。(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zha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