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
为全球民航提供卫星导航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仲超 报道:2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本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第三次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民航提供卫星导航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拍摄:史啸)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民航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支持和贡献作用。”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介绍,“从安全性来讲,中国自主建设、发展和运行的北斗系统将使'安全钥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为中国民航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从技术上来讲,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此外北斗系统还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北斗卫星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民航局一直非常重视北斗国际标准化与民航应用工作的推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北斗二号系统的国际民航标准化工作已完成89.7%,北斗三号系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也已正式启动,并计划于2020年完成。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会议上,北斗星基增强系统获得了国际民航组织身份标识,为后续北斗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民机应用领域,2017年10月14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上完成测试飞行,正式拉开了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在国产民用客机应用的序幕。在通用航空领域,航科院、空管局电信公司及相关企业在多地通用机场开展了不同机型的北斗系统应用试验验证。
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是其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高价值体现。未来民航局将同时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运输和通用航空方面的应用。同时,民航局还将配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等单位在后续北斗及其增强系统建设与民航应用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根据计划,到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北斗全球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服务。 “中国将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这一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为全球民航带来福音。”沈学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