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通航>滚动新闻>制造
华为进入无人机领域 打造中国芯无人机平台
来源:雷锋网2016-07-16 12:12:54

  

图:华为海思 Hisilicon 芯片的无人机产品。

  今年就能买到基于华为海思 Hisilicon 芯片的无人机产品。

  这些无人机产品所采用的海思芯片,不是在手机上用的“麒麟”系列,而是改造自安防摄像头里用的芯片。很多人不知道,华为海思在全球视频监控(安防摄像头)市场拿下了 70% 份额。这种静悄悄攻城略地的方式,符合这家公司低调的作风。

  一家2016年3月份刚成立的公司,会在市场上提供基于海思视频监控芯片的无人机方案。根据芯片的影像性能,这家公司准备推出四种基础方案,面向消费级市场的高、中、低共3种,以及一种面向行业用户的方案。

  

图:华为海思芯片无人机平台。

  由于这套方案采用了飞行平台和影像系统区分开的设计理念,所以方案的组合很灵活。想进入无人机行业的厂商,可以买整套无人机系统,含影像系统、飞控系统和电调系统,自己只负责ID设计和硬件生产;也可以只买影像系统,然后对接自己的飞控和电调系统。

  提供方案的这家初创公司叫宙心科技,它看起来雄心勃勃,想成为无人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高通的骁龙飞行平台,也在讲同样的故事。基于高通手机芯片的两个产品,零零无限的 Hover Camera 和零度智控的 Dobby 已经在市场上亮相。

  高通当时收购了一家美国无人机公司 KMel Robotics,将其飞控系统与手机芯片结合,才有了骁龙飞行平台。

  从手机芯片到无人机平台,有很多底层工作需要做。宙心科技的核心成员,还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就是负责给高通做这项幕后工作的。他们在宣传资料里隐晦又骄傲地称,“世界上第一台基于智能芯片的无人机,就是出自该团队之手。 ”

  其创始成员告诉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当时(2015年初)除了高通的骁龙芯片,他们也在看其他芯片平台,那时候就与华为海思有过接触。做完高通的项目,他们从上一家公司出来,开始成立新的公司,投入华为海思的怀抱。

  华为潜入无人机领域,幕后帮手浮出水面

  2016年春节刚过,宙心科技的核心成员到深圳坂田,与华为海思团队进行了几个月的封闭开发。6月底,他们回到总部北京。7月初,开发布会昭告天下,基于华为海思芯片的无人机平台诞生。

  “华为进入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是很慎重的。他们本来有很多 consern (顾虑),但现在没有了,说你们可以去见媒体了。”6月底,宙心科技创始成员开门见山地告诉雷锋网,他们基于海思芯片的无人机平台有三大技术优势:1、电子稳像算法,最高支持4K分辨率视频;2、极速图传,“从摄像头采集输入到地面站影像输出,延迟只有100ms”;3、快速启动,“从冷启动到航拍业务启动完成,不超过3秒钟”。

  如果说,高通平台的无人机,是给手机插上了翅膀,那么海思平台的无人机,就是给安防摄像头插上了翅膀。本质上,还是得益于手机、安防摄像头和无人机都是人们拿来拍照、录像的设备。

  宙心科技称,海思芯片适合作为无人机平台,是因为它的影像系统是最专业的,而且安防摄像头属于工业级应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强于为手机打造的平台。

  人们常见的疑问是,安防摄像头芯片的计算性能,可以满足无人机的视觉计算要求吗?对此,宙心科技团队解释道,目前市面上的中高端视频监控产品,都是主打智能视频分析功能,比如人类识别、车牌识别等等。从技术上讲,海思的芯片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设计架构,它将“视频分析算法运算中频繁调用且消耗资源较大的主要算子实现硬化,以减少底层运算对CPU资源的消耗,节省CPU资源来做更多的智能分析应用”,这种硬化的算子,可以承载各种视觉算法。最新一代的海思芯片,已经有超过100个算子。

  在海思半导体内部,与宙心科技展开合作的部门是数字媒体部(Digital Media),属于六大部门之一,主要生产用于便携式相机(mobile camera)、电视机顶盒(IP/DVB STB)和智能电视(Smart TV)的芯片。视频监控摄像头、无人机和运动相机,又属于便携式相机类目下的产品。

  基于高通芯片的无人机产品,还没有到大规模量产的阶段。可以说,华为海思跟高通一起走在时代前列。但实际上,高通和华为海思都没有为无人机推出专门的芯片,而是采用了在原有芯片之上进行改造的策略。这大概说明,两家半导体公司对无人机市场的态度,仍以试探为主。

  以宙心科技为代表的无人机方案公司,则迫不及待降低无人机的行业门槛,推动产业升级换代。(郝晓茹)

责任编辑:邢路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