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普宣 报道:5月20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盛大开幕。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所参展的“为祖国,去飞行”航空人才储备计划主题脱颖而出,成为本届科技周中很具特色的项目之一。
“为祖国,去飞行”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通用航空产业再次被唤醒。通航产业的发展,不仅在技术、机场数量、飞机数量上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航空人才的数量上将进行战略性储备。
截至2016年底,全中国共有50504名飞行员;而美国的飞行员数量是74.6万人,是中国的15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通用航空产业中就业的人口仅有4500人,而美国有126万人。
航空人才的储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经济正在崛起,计划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航机场。这意味着中国缺少大量的航空人才,仅飞行人才的缺口就有10万人~20万人。“为祖国,去飞行”,将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由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制订的航空人才储备计划。
“百万人才,十万飞”计划
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是一家以航空知识科普教育、航空人才培养为目标的NGO社会组织,隶属于北京市民政局。该中心计划在5年内向全国100万人民群众提供全民航空科普教育,并让10万人次普通百姓体验驾驶飞机的乐趣。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在全国开展航空科普活动、飞行体验活动、国防教育活动173期,科普人数达57954人,并帮助13372名普通百姓完成了蓝天梦。而这个数字已占全国312家通用航空公司普通百姓用户数的80%以上。
为祖国储备航空人才,是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最重要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任务。其将根据中心制定的标准,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通过学习、培养、考核等环节,加入到“中国航空人才储备”计划中。
砥砺前行,任重道远
此次参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开展了互动式航空文化科普讲座、中国飞行人才储备计划之招飞初选体验、航空文化知识互动有奖问答活动。
此次展览紧扣国家科技周“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主题,最大的亮点是采用全真1∶1飞行模拟机进行飞行实践教学。观众亲自坐在模拟机驾驶舱内近距离接触飞机的操纵杆和仪表显示器,学习如何驾驶飞机,感受机长的神圣职责。资深航空专家将生动的航空案例与理论相结合,激发了全民对航空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大家的航空安全意识。
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主任张海说:“不忘初心,一路探索前行,为祖国储备航空人才,让中国人自由飞翔,是我们中心不变的目标。”该中心将搭建中国通航产业平台,推动中国通航产业发展,增加中国航空人才数量,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