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综合报道:DJI大疆创新6月5日宣布,为响应5月17日民航局发布的《关于公布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的公告》,并积极应对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屡屡发生的无人机“黑飞”事件,将在近期对大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机场禁飞区与限飞去范围进行调整。
据悉,民航局发布的《关于公布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的公告》,整理并发布了多个大陆机场的限制面保护范围,规定“各类飞行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未经特殊批准不得进入限制面保护范围”。
大疆据此公告对此前发布的多边形禁飞区进行了调整,并将在近期实施。其禁飞区、限飞区设置如下:

(新版机场禁飞区策略示意图)
以民航局公布的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及容差缓冲区12个坐标点为基础,将民用航空局定义的机场保护范围坐标向外拓展500米,连接外围的8个坐标点形成八边形禁飞区,形成新的坐标点;坐标点之间的八边形区域为禁飞区。飞行器无法在禁飞区内起飞;从外部接近禁飞区边界时,将自动减速并悬停。
以跑道两端中点向外20公里,跑道两侧各延伸10公里,形成大致为20公里宽、40公里长的长方形区域为限飞区(与禁飞区不相交的部分)。在限飞区中,飞行器的限制高度为120米。

(圆形机场禁飞区策略示意图)
使用DJI GO app操作的大疆精灵3系列、“悟”Inspire 1飞行器,其禁飞区、限飞区将采用圆形设计。以民航局提供的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12个坐标点为基础,将坐标点往外扩大500米,设计三个相交的外接圆,覆盖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这三个圆覆盖的区域为禁飞区。
以跑道两端中点向外20公里,跑道两侧各延伸10公里,形成大致为20公里宽、40公里长的长方形区域的外接圆为限飞区(与禁飞区不相交的部分)。在限飞区中,飞行器的限制高度为120米。
附大疆新旧禁飞区策略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