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2016看山西

无限视界:航拍山西好风光

2017-09-25 14:51: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今日民航》、中国民航网 记者马鑫、刘九阳 采写

黄河秋泛(陈长芬/摄)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庄。”

这首山西民歌曾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而今天的山西风光依然像歌词里说的,地肥水美五谷香。对于摄影师来说,“站在高处望一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飞”到高处,才能真正感受山西的壮美和魅力。

黄土地(陈长芬/摄)

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在山西途经19个县560个村庄,流程达965.8公里。

航拍黄河,成为无数摄影师终生寻求的梦。

 

中华魂 黄河龙(山西永和乾坤湾) (王悦/摄) 

说到航拍,就首先得提到一个人-中国当代著名摄影艺术家陈长芬,他不仅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摄影术发明150年来“影响世界十大摄影名人”之一,1989年还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1965年,因为在民航工作的机缘,使他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开始航拍的人。

1992年秋天,陈长芬乘坐的飞机航线正巧经过山西吕梁山脉,当时他向窗外随意一瞥,梯田上特别的景致映入眼帘。陈长芬不由自主地拿起相机,把他眼中的景象永久保留。

这幅被命名为《黄土地》的作品,实际上整篇画幅都充满了绿色。“黄土地特有的地貌,丘陵山顶的梯田被绿色的植被覆盖,一圈一圈的,就像手上的指纹一样。中国的梯田,除了少数民族地区能完整保留下来,其他地方都很难留存。梯田随着机械化以后,好多地方都已经没有了。”陈长芬说。

壶口瀑布(王悦/摄) 

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缘分,过了20年,那是2012年的秋天,陈长芬坐在民航飞机上又一次飞过山西上空:“那是一个傍晚,我看到飞机下面突然闪着光,就赶快打开照相机,一下就拍到了黄河秋泛的景象。”秋季,黄河上游大雨倾盆,黄河水流量加大,奔腾冲出河槽,把宽广无垠的黄河滩变成一片水的世界。在夕阳的辉映下,金灿灿的河水与黄土地,真正地融为了一体,看起来既平和又安静。

“1988年12月26日,我站在壶口瀑布前第一次拍摄了黄河。”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悦对这个日子记得清清楚楚,“从那时开始,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雪、下雨我都去拍,就是想把黄河拍好。多年之后,甚至出了画册、搞了展览,但有个目标我一直想实现,那就是拍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景象。”

 

五台山(武普敖/摄) 

历时3年、主拍时间长达3个半月,王悦与其他两位摄影家乘坐直升机,从内蒙古、山西、陕西到河南,拍摄了近八九百公里的黄河流域。在2012年的时候,王悦终于把“想到的山西黄河都拍完了”。

“航拍壶口瀑布的时候,我在高空一看,这完全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景象!你能感觉到母亲河的奔腾不息、一往无前的足迹,感受到的母亲河的温暖、雄浑和气势!”提起这次航拍的经历,王悦仍很激动:“过去摄影人记录黄河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黄河只有在天上看才漂亮,才能看到她的蜿蜒,她的雄壮,看到她不停地在峡谷中穿梭。我们在1300米的空中一张一张地拍,回到地面一寸一寸地再把黄河接起来。就是想让世人都能领略到黄河山西段的壮美。”

《中华魂黄河龙》是王悦的得意之作,仅一张照片就完整容纳了永和县68公里的黄河全景。他认为永和县“乾坤湾”的形状就是汉代中华龙的形象。

云冈石窟(武普敖/摄)

谈到为什么会航拍黄河,王悦说自己小时候就对飞机十分向往。“我对航拍真正是有感觉的。1956年,我6岁,离我们家山西大同的怀仁县40公里的地方建起了一个军用机场,叫清河机场。老人们说,那是为了保卫祖国建的机场。早上飞机一起飞,家里的土炕都在嗡嗡地摇。那时候,我就会和几个同学在礼拜天,跑两三个小时的路,跑到清河机场边,趴在铁丝网上看飞机。”

与王悦一同参与航拍黄河之行的摄影家武普敖,对航拍黄河的经历记忆犹新:“我们当时可都是拼了命的。身上系着安全带,还绑着绳子,整个人都在飞机外面,就趴在起落架上,拿着相机一直不停地拍。夏天天气热,但在1000米的高空迎着风,我们还得穿着棉衣,戴着帽子。”

直升机航拍技术看着很容易,实际上很难。“飞得高了,跨度太大,飞得低了,拍不下黄河两岸的人家和风景。遇到气流,直升机还会颠簸得比较厉害。”武普敖说。

而武普敖的另一张航拍作品《云冈石窟》也是非常有特色。回忆起在云冈石窟的拍摄经历,武普敖表示,“在云冈石窟拍摄是用了一番心思的。一张云冈石窟,用了四五张照片拼接而成。当时直升机在石窟上空转了三圈,第一圈主要是观看在什么角度来拍,用什么样的镜头来拍;第二遍在石窟前悬停,开始正式拍摄,拍的时候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第三圈基本上是补拍,然后就直接从大同上空返回了太原机场。”

刘和平是山西吕梁市离石区新闻办的一名摄影记者。说起航拍,他第一次乘民航客机时那是80年代后期,“当飞机从武宿机场起飞时,从窗口往下看,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视角,心情激动兴奋震撼胜过初恋的感觉。当时从太原飞上海记得是苏联的图154机型,用的相机是海鸥DF135、50定焦镜头。”那时候能坐飞机都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能有坐飞机的机会,刘和平一定会带上相机。“当时坐在飞机上非常兴奋,能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慢慢的,刘和平自己总结了乘飞机拍摄的技巧:“航拍有很多限制因素,但也有很多技巧,比如提前选择靠窗口的位置坐,最好在飞机飞到与太阳逆光时拍摄,这样景物会有影调层次。另外,天气的能见度要好。上飞机时,可以自己拿一小块布,把窗户玻璃擦干净……”

风力发电(李石文/摄)

拥有航拍独家摄影技巧的,还有摄影家李石文。曾在民航业内任职的他,经常在民航客机上进行航拍。

“航拍的时候,摄影师一定要有想象力,更要手疾眼快。”李石文说:“最重要的3点:第一,不仅要靠窗,还要坐在飞机发动机前面的位置,这样发动机本身和发出的热气不会影响到拍摄景物;第二,要带一个软材质的遮光罩,这样在拍摄的时候既不会伤害到镜头,也不会伤害到窗户上的玻璃,还可以防止反光;说到防止反光,第三,一定要穿一件深色的衣服。”

 

黄土家园(刘昌/摄)

2016年8月,李石文从晋城到北京的航班上,就拍到了一张让他十分满意的作品。“那一天天气挺好,当时才刚刚起飞10分钟,我刚把相机打开,忽然看到下面有很多用于风力发电的白色风车,我立马就把这画面拍下来了。”画面里,这一带的盘山公路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的银白色的线条,与点缀其间的风力发电车,将群山勾勒成了一幅简化版的“中国地图”。

黄土家园(刘昌/摄)

把摄影的镜头插上翅膀,是所有摄影师的愿望,可航拍并不只是简单地按下快门而已。武普敖认为:“在空中要把照相机的镜头和摄影师的头脑结合起来,要有想法和独到的视角。要学会用不同的视觉,不同的光色,不同光线的角度,来展现黄河文化包罗万象的魅力,以不同的视角来展现山西,展现黄河。”

航拍山西好风光

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东边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毗邻,素有“天下脊梁”美称;西边吕梁山以浓厚的黄土高原风情和英雄儿女赞誉,黄河多情地绕了一道弯,从山西与陕西之间激情通过,形成了母亲河上唯一的晋陕大峡谷,象征领邦之好的成语“秦晋之好”出于此处。

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特殊的地理环境给三晋百姓以巨大的庇佑,养育着山西人民的山河,而独踞天险的特殊性,也一直是兵家必争的奇险之地。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独特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五千年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东关(关口)西渡(渡口)的商贸环境,造就了晋商的闻名于世,使山西成为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承载了历史垂青和文化浸漫的山西,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山西人眼中,山西的美细腻、温婉又不失气势,他们要用自己的相机勾勒出这份美好。

为了寻找更好的高度和角度,摄影记者薛俊在他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拍遍了山西运城,也几乎爬遍了运城的高楼。

 

黄河湾(武将/摄) 

拍日全食,为了避开城市上空的遮挡,他带着相机和三脚架,进入一栋还未完工的高楼。那是当时运城最高的建筑,有32层。楼房还在建设,里面光线幽暗。薛俊一手提着摄影器材,一手打着手电,一层一层地往上爬。他清楚地记得,32层,总共休息了3次,最终爬到楼顶,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落,支起架子开始拍摄。

为了拍出街道的全景,他曾经让路灯修理车把他举到路灯的高度。拍盐湖时,他找人焊了一个铁笼子,叫来一辆吊车,把自己吊到40米的高空。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助,他就想着法子去找、去爬制高点,什么展板架,什么树枝头,他不知道爬了多少次。

每当那时,薛俊总会在心里长叹:“如果能在天上随心所欲地拍那该多好啊!”

薛俊无数次遐想着能从空中俯瞰汾河入黄口的盛貌,终有一日,他有机会乘直升机拍摄,“我太激动了!看到那样的美景,我真的热泪盈眶,我不停地按着快门,想把这美景记录下来。我觉得飞机太好了,能让人像鸟一样飞翔,还能从上帝的视角俯瞰大地”。

 

醉美吕梁山梦幻庞泉沟(刘和平/摄) 

而无人机的出现,让他获得了一个新的机会。他自费2.3万元,买了两架航拍机。无人机航拍设备,为拍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主现能动性,可以选择天气光线角度高度等。从此,薛俊的摄影边界突破了高度限制。他把飞机带到盐湖的空旷地带苦练操作技巧,甚至晚上在家,也手拿操纵杆,边想象航拍机的形态边模拟操作。

站在盐湖边,他一次次地将飞机放飞,拍下一张张在地面上无法想象的照片。“盐池我拍过无数次了,但在显示屏上看着梦寐以求的角度和随心所欲的高度,我心中那个激动啊,无法描述。那样的盐池,我根本没有见过,那样的美太震撼了!”薛俊说。

 

夕照汾河入黄处(尚建周/摄) 

和薛俊一样,运城市某图文快印连锁机构总经理尚建周也有同样的“爬楼经历”,除了本职工作尚建周还有另外一些身份,他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还是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东方IC签约摄影师、新浪山西特约摄影师,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他告诉记者:“我玩摄影有10多年,过去一直是用相机拍摄,用的鱼眼,广角,长焦都有,出去旅游或出差也经常在飞机的窗口对外拍摄,但是这样的机会很少。我回到家想拍到一个有高度的照片,找到一个好的角度,如果是在城市里还可以去爬楼,我基本爬遍了运城市区的所有高楼。但是在郊区户外若想拍到这样高度的照片,受地理位置和高度限制不是那么容易拍得到的,也曾有许多遗憾,所以就想要用航拍来实现,想象着如果能飞上天拍照就好了,无人机的出现实现了这个愿望。”

瑰丽盐田(薛俊/摄) 

武将是一位年轻的自由摄影师,从小喜欢玩儿航模的他,如今出行行李中必备的是一架无人机和几块备用电池。“在我航拍时,经常会有很多小孩子跑过来围观,会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当无人机发出嗡嗡声起飞的时候他们会'哇'的赞叹一声。”看到孩子们好奇,“我会给孩子们认真地讲解无人机和航拍的一些知识,给他们看我拍摄的照片,分享给他们有趣的故事,我想让孩子们更了解家乡,爱家乡、爱山西这片美丽的热土”。

航拍带来的新的感受和强大的冲击,也让薛俊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新的视角去重塑家乡不一样的美。汾河,盐湖,黄河……他用一个个主题,一次次丰富着山西的美丽。

无数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最美的山西,也把山西不同角度的美呈现给众人。看着黄河水在眼前流淌而过,望着她不停息地奔流入海,每一个山西人都会感到亲切而自豪。

这里是山西,航拍人让她的壮美尽在眼前,尽收眼底。

责任编辑:zhangwei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