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礼运》中。孔子曰:“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见,“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人类最高境界的追求。历史将这么美好的名字,赋予了大同这座城市。
曾几何时,一提到大同,人们在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煤都”这个标签,然而大同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它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还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而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内涵则彰显着大同“大不同”的美。
“中国民航带您看山西·大同”报道组将带您走进云冈石窟、华严寺,瞻望一尊尊巨佛、天神和菩萨,感受鬼斧神工造就的人间至美;登上北岳恒山悬空寺,看山峦叠翠,气势磅礴,感受神奇、雄峻与壮美。
云冈石窟:古代雕刻艺术宝库
提到中国的石窟,很多人都知道莫高窟。而在大同也有一座与莫高窟齐名的石窟——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我国较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刻而成的深具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1961年3月,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为1100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据景区人员介绍,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淳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的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对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是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汲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走近云冈石窟的人,无不被其精美的佛像雕刻技艺所震撼。纵观群佛,在这绵延1公里的石雕群中,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与乐伎造像,还明显地呈现出波斯色彩。这是中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链接周边景点
昙曜五窟
第16窟~第20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5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第16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在周围墙壁上雕有千佛和佛龛。第11窟和第17窟的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有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
云冈五华洞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是第9窟~第13窟,这5窟因清代施泥彩绘云冈石窟景观而得名。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是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空寺:“天上寺院”天下巨观
“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在《游恒山日记》中这样评价悬空寺,足以看出悬空寺的独特。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的金龙峡,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并保存最完整的高空木结构摩崖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建在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被誉为“天上的寺院”。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评为世界上“最奇险”的十大建筑之一,令悬空寺名扬海外。
悬空寺呈“一院两楼”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共40间。寺院的总体布局包括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音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2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6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险、巧”。
“奇”的是建筑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石崖中间,石崖突出的部分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四周的大山缩短了阳光的照射时间。“险”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当地民谣描写道:“悬空寺,关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整个悬空寺都是在悬崖上凿洞,打入一排木梁作为地基,然后起墙造屋而成,距地面高约50米。寺庙底部由几十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着,这些木梁和木柱互相组成一个能够承重的整体,使重重殿宇安然无恙地“悬挂”在绝壁之上。“巧”则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和建造寺庙的各个部分,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构于立体空间之中。
悬空寺的“奇、险、巧”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在山下仰望悬空寺,只觉得它紧贴着崖壁,似乎里面没有多大的空间,而当走到里面时就会发现,一般寺庙的布局、形制,包括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等无一缺少。
悬空寺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北楼的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3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这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
链接周边景点
永安寺
永安寺俗称“大寺”,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永安寺以“独特的建筑、庄严的大字、诡异的壁画、精美的砖雕、包容的寺院”著称,是极为罕见的元代瑰宝。
寺院是元初本郡节师云中招讨使、都元帅、永安军节度使高定,敬请北京潭柘寺高僧归云大禅师创建的。
进入寺院,最吸引人的就是主持月溪于1342年5月书写在传法殿墙壁上的“庄严”大字。寺内主殿的绘画也是永安寺的看点之一,一是绘在梁架、藻井、天宫阁楼、斗眼壁的彩绘,二是绘在四面六堵壁墙上的重彩沥粉贴金水陆人物画。壁画面积为186.9平方米,人物共895尊,形成8幅画面共135个故事,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壁画。
华严寺:历史珍品文物精华
来到大同旅游怎么能不去一睹“东方维纳斯”的芳容,她因长发垂肩、面如满月、纤掌合什、秀目微张、露齿嘤笑而惊艳世人。而这尊被史学家郑振铎称之为“东方维纳斯”的菩萨,就在同样闻名于世的大同华严寺内。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距今有960多年的历史,是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的,依契丹族崇日习俗,坐西朝东,分上下两寺,自成格局。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8年(公元1062年),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7年(公元1038年),其佛坛上的31尊造像,皆以唐代丰满圆润和端庄安详的风格、宋代造像中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动活泼的特色,有别于佛教艺术那种净化、平淡、肃穆以及超凡脱俗的特点,充满了人间情调。殿内还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5间,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
华严宝塔则是继山西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走进塔底的千佛地宫,金碧辉煌,令人震撼。这是一座全部用纯铜打造的铜宫殿,也是全国最大的铜造地宫。从殿顶到地板、从墙体到楼梯,均采用100余吨纯铜精心制成。四壁上供奉着4尊主佛和448尊小供养佛,加上墙壁和塔柱上大到3米、小到33厘米的铜佛造像,共有1000尊。在地宫的水晶舍利宝塔里迎供着佛界高僧舍利。浮雕上用图案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
云中古刹华严寺,是历史之珍品,是文物之精华,更是中华文化之结晶。
链接周边景点
大同古城墙
大同古城面积为3.45平方公里,轮廓呈正方形。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而成的。
城墙高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周长7.2公里,建有主城门4座,分别为和阳门、永泰门、清远门和武定门,同时建有护城河、吊桥、城楼、箭楼、月楼、望楼、角楼、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其古城墙与护城河和环城公园,如今已成为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丽的风景。
善化寺
善化寺始建于唐。全寺占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整个布局唐风犹存。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作为辽代遗构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寺院。
大雄宝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殿内正中有5尊金身如来佛像,人称“五方佛”,是金代原作。殿内采用“减柱法”配列支柱,空间开阔。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金代重修。大殿面阔7间,进深5间,正中有平基藻井2间,余为“彻上露明造”。殿内的“五方佛”端坐于莲台之上,法相庄严,姿态清雅,衣纹流畅,雕技高超。
九龙壁
山西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区东街路南,建于明朝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大同九龙壁是全国最大的九龙壁,是由426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体积是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的3倍,它的建造年代比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早250年,是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九龙壁前有倒影池,龙在水中倒影,把静态的龙变成动态的龙,可谓匠心独运。
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感受山川的呼吸
走进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蓝色的天幕延伸至天际,朵朵白云点缀其间。远处一座座火山拔地而起。
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大同市大同县和阳高县境内,包括火山群园区、桑干河园区和秋林峪园区。据景区人员介绍,大同火山群主要活动于新生代中更新世,大致分为3期,每期又多次喷发,形成30多座火山,海拔平均在1100米以上。大同火山群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第四纪火山群,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
在大同火山群中,海拔1369米的金山由于喷发时岩浆外流沉积,看上去熠熠生辉,就像钻石或金子一样发光,故而得名。在金山的四周,有许多丘梁状的小火山,它们环绕着金山,就像一个个孩子依偎着他们的母亲。在金山南侧峭拔的山坡上,分布着五六个岩洞,其中一个岩洞内存有彩绘壁画。狼窝山位于金山旁,是大同火山群中火山口最为深邃的一座,山口深度达到30米~50米。昊天山的海拔为1151米,是火山群中唯一喷发2次的火山,因此形成了叠锥。北魏时期在火山口上建造了一座寺院,与天相连,高耸入云,成为一大奇观。海拔1429米的黑山则是火山群中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其坡度也较其他火山陡峭。明代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烽火台,当白色狼烟燃起,四面八方的村庄都可以看到。
大同火山群集典型的地质遗迹、奇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于一园。无论从群落整体规模和构成形态的多样性,还是从原始景观保留的完整性来看,大同火山群均已成为东亚大陆地区火山地质的珍稀标本。
链接周边景点
昊天寺
昊天山为大同火山群之一。北魏时山上建昊天寺,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北方知名的寺院之一。民间曾流传着“先有昊天寺,后有华严寺”的说法。
昊天寺曾为三教寺,儒、释、道三教并举。原寺的后院正殿为释迦牟尼造像,西殿为孔子造像,东殿为老子造像。经重修后的昊天寺为全佛寺,主要由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地藏殿、四大天王殿、迦蓝殿、钟鼓楼、山门、青石牌坊等组成,建筑宏伟壮观,雕像独具匠心。(《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