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影,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西区安检部安检员梦飞班组组长
每一位在首都机场乘机出行的旅客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办完值机,经过安检通道时,安检员会拿着金属探测器围着你转,从前身到后身逐一检查。可旅客们并不知道,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组庞大的数据:每手检一位旅客,安检员要蹲起1次,每绕身检查1回,他们就会多走出1米长的距离,按照首都机场出港旅客平均每天约11万人次计算,一天下来在这里工作的安检员就要蹲起11万次,而一年之中他们走过的距离是40150千米,如果以地球赤道的周长计算,可以绕地球走上一圈。
在偌大的首都机场里,分布着各种各样重要的岗位,他们串起了机场运行的各个环节。其中,安检员共有500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这些年轻的身影每天穿梭于各个安检通道之间,东北女孩陈梦影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是西区安检部“梦飞班组”的组长,工作地点在2号航站楼。所谓西区,就是T1和T2所在的区域,而东区则是指T3所在的区域。
2017年是陈梦影在首都机场的第10个春运,在过去的9年里,她从来没在春节期间请过假,每年都是和同事们一起过节。的确如此,一到春运,出行的人数呈几何倍数增加,而每一个从首都机场出发的人,不论是选择哪家航空公司,不论是国内航班还是国际航线,都必须经过安全检查。而安检员们,则必须整装待发,且每个人的神经都是时刻紧绷的。
“常常刚检完一大群人,一抬眼,又是一大群人。”陈梦影笑着说,所以“有耐心,不焦躁”是安检员的必备素质。
一个完整的安检流程,常常会遇到4~5个岗位的安检员,他们的职责和分工不同,级别也不一样。
在安检口排队时,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穿着黑色安检制服的人,引导大家在不同的队列等待,他们是宣传维序岗位,是最先与旅客接触的安检员;随后是验证岗位,也是大家极为熟悉的,他们会逐一检查每位旅客的证件和登机牌,并为旅客拍照,核对完成后旅客会遇见第三个岗位——引导岗位,他们会提示旅客将需要单独检查的物品拿出来放进安检筐内单独过检。通过安全门后就遇到第四个岗位——手检岗位。当旅客的每一件随身行李通过安检机时,会有一位安检员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电脑上的显示,他们就是开机岗位的安检员。
陈梦影说,凡是能胜任开机岗位的都必须是中级安检员,如果用工作时间来衡量,则至少需要2至3年的时间。而如果被检查出有违禁物品,还需要手检岗位的安检员再查一遍。
“不论哪一个岗位,都是练就了一身本领的。”她颇为自豪地说,“就拿开机岗位来说,每天要过那么多件行李,早已有了‘火眼金睛’的本领,光是看物品的大小就能说出这个物品是做什么用的,什么牌子的。常常有旅客会说,我没有带什么超标物品呀,实际他的钥匙串上可能有一把小刀,而他自己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时候我们的开机岗位就会对他说,在您行李的什么位置有一串钥匙,上面有一把小刀,旅客翻出来才恍然大悟。”陈梦影说,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有的时候是旅客对安检的规定不太了解,比如女性旅客会带许多化妆品,可能有的瓶子容积是150至200ml,但里面只有不到一半的液体,对于安检来说,这种就是超标物品,不允许带上飞机,只有容器容积不超过100ml才能够随身携带。“所以说,安检员是聚合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岗位。”
陈梦影所在的梦飞班组共有13位安检员,每天这13个人的小团体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如果是值早班,陈梦影的手机闹铃会在3点40分准时响起。“4点20我们就要赶到岗位,在上班前还要有10至15分钟的班前会。春运期间我们的上班时间会更早,因为我们的标准是不让旅客长时间等待,所以在春运期间我们会早开通道、多开通道。”
在首都机场的2号航站楼,国内出发有26个安检通道,国际出发有10个。春运开始后,到了客流高峰时段,几乎每个通道都要时刻有人。“常常顾不上吃饭,因为一旦关闭一条通道,就会影响旅客的安检速度。”在陈梦影的眼中,春运始终是一场对安检员的考验,只有身心素质都过硬的人才能完成任务。
“像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旅客”是陈梦影和她所在梦飞班组的工作准则。2017年春运,这13个可爱的安检人将如往常一样活跃在T2的安检通道。“每当旅客回报我们一个微笑,说一声谢谢,我们心里都会特别高兴。”
陈梦影说,“10年间,我们也能深切感受到旅客态度的变化,现在的旅客越来越友善,也越来越能配合安检员开展工作,这一点让我们非常欣慰。”(记者曹慎慎 摄影师路泞、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