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晓莉、梁永军、郭瑛 特约记者汪红 报道:对于经常乘坐飞机的“空中飞人”来说,需要从容面对天气异常、航班晚点,淡定是必须有的素质。当然也有一些让人无法淡定的情况出现,让你必须维护自已的权利,比如找航空公司理论,找客服讨说法,等等。
但有这么一些旅客,他们冲上停机坪发泄自己的不满,不仅吓坏了机场的工作人员,也吓得巨大的“铁鸟”不敢滑行。这三起事件相继发生在杭州萧山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令人震惊,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抨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等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最高五年的有期徒刑。
事件回放
三地机场遭遇过激旅客
3月28日20时许,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备降的春秋航空公司50多名旅客因不满航班取消及服务保障,砸碎国内到达厅玻璃门后集体冲进机场隔离区机坪,导致Z4滑行线停用2个多小时,一架航班临时更改机位,机坪正常运行秩序受到影响。事件发生后,参与策划组织的旅客被警方依法处理。
4月10日晚,从深圳经停南京飞往哈尔滨的深圳航空ZH9817航班因天气原因备降上海浦东机场,然而浦东机场也是雷雨天气,该航班无法当天出港,航空公司随后安排旅客至宾馆休息。次日,航班计划于11时起飞,然而因为在赔偿方面与航空公司存在分歧,部分旅客情绪激动不肯登机,约28名旅客不听劝阻,冲至邻近的E滑行道道口附近。此时,一架进港的阿提哈德航空公司EY862航班正沿E滑行道滑行至该道口,机组人员观察到前方异常情况后主动停止滑行并与塔台联系。机场指挥中心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加派人员前往现场处置。经劝说,这部分旅客返回。
而就在4月13日下午,又有多名旅客冲入广州白云机场停机坪。在一架刚降落的飞机要转弯进廊桥时,一群旅客突然出现在飞机前。
据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秦喜生介绍,由于天气原因,当天16时起启动了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橙色预案,在中南局的牵头下,白云机场各驻场单位协同合作。但在保障过程中,个别旅客情绪激动,采取冲击登机口、停机坪等极端方式要求航空公司给予高额赔偿,公安和武警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制止,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14日凌晨,机场运行全面恢复正常。
业内观点
冲入跑道严重危及自身和航空器安全
三起事件都发生在雷雨天,天公不作美,这完全属于不可抗力。雷雨雷暴天气,对飞行安全威胁极大。为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飞机一般都会采取绕飞甚至备降措施,由此造成航班延误,对旅客来说并不难理解。
一位民航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停机坪是安全敏感区,车辆、飞机活动频繁。如果飞机已经启动,其发动机前后数十米内都是高危区,旅客如果处在发动机进气口前端,就可能被吸进去,而在发动机喷口处,则会被高温高速喷气流烧伤并被吹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机场内禁止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正是出于对旅客和航空器安全的考虑。试想,如果旅客冲入跑道,此时有飞机正在滑行,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那些冲上跑道的旅客,如果有机会看一些民航事故纪录片,就会明白自己的举动是多么危险!
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损失更大
据民航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上,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空中绕飞会增加燃油消耗,备降就要多交纳起降费用;航班延误会打乱航空公司的飞行计划,一个航班的延误很容易引发后续航班的延误;旅客滞留,航空公司也会面临媒体和公众特别是现场滞留旅客带来的压力。
所以,当航班发生延误时,航空公司比旅客更着急。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天气原因引发的延误,航空公司并没有赔偿的义务。民航法律专家吴建端说,雷暴雨造成的延误,航空公司没有赔偿义务,但应该安排旅客住宿,并由旅客自行支付费用,所以深航的这班旅客甚至没有维权的前提。
据了解,冲进跑道拦飞机的旅客回到候机楼后继续与深航谈判,深航给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予以补偿。没有赔偿义务航空公司却赔了,显然是为了息事宁人,避免事态进一步走向恶化。
深航有关人员解释说,航班在南京遇到雷雨天气,在上海又是雷雨天气,历经10多个小时的波折,旅客情绪处于失控状态。其间,深航运控中心一直与机场空管进行联系,争取飞行时间;地服人员多次告知旅客,若愿意放弃行程,航空公司可以安排食宿并安排改签;如愿意改乘其他交通方式,可以安排食宿并给予交通补助。最后,深航为平息旅客的愤怒,化解矛盾,最终决定给予补班旅客每人1000元人民币的补偿。此举纯属航空公司在没有任何其他办法来平息事态下的无奈之举。
投诉渠道畅通切勿将维权变违法
“这原本是一场因航班延误而维权的行为,最终因情绪失控而采取过激行为,可能会涉嫌刑事犯罪。”民航管理部门有关人士在谈及这一事件时表示,该行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能被姑息。
秦喜生副局长介绍说,民航始终将安全摆在第一位,由于天气等不可抗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却时常得不到旅客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对于大面积航班延误,民航局、航空公司及机场等监管和保障部门都予以高度重视,建立了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一旦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单位领导都要靠前指挥,各保障人员也都会尽心尽责为旅客解决延误后带来的种种问题。
秦喜生希望旅客能理性维权,切勿将维权变违法。每年4月~6月,是雷雨的高发季节,一旦因天气原因遇上大面积航班延误,旅客要理智对待,以免触犯法律法规,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来牢狱之灾。
据了解,航空公司、机场已设立了投诉部门,旅客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民航局设立的消费者事务中心投诉(登录http://www.caacca.org/,或拔打010-64287798),旅客们的每一个投诉都会得到回复。如果不投诉,旅客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与航空公司之间的纠纷。
事实上,擅闯机场跑道,涉嫌违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而在刑法中有更严厉的处罚。刑法第291条明文规定,聚众扰乱民用航空站等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秦喜生说,按目前航班运行小时量计算,30分钟的意外耽搁会对约50架后续航班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能理解旅客遇上长时间延误时的焦急心情,但负面情绪容易相互影响,过度维权也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这对旅客的人身安全和社会和谐都将带来消极影响。”
律师说法
过激维权已成社会问题
有人说,部分旅客选择这种维权方式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希望把事情闹大——闹大了就有希望达到目的。而作为民航企业,事情闹大后,民航企业在舆论指责的强大压力下,公众形象大受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被公众视为“强势一方”的航空企业,后期处理很难选择依照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而是无条件地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
江苏省律师协对航班延误纠纷所做的调查显示,旅客的诉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告知延误的真实情况;二是更换航班或者退票;三是提供必要的服务;四是赔偿。其中前两项如果满足,后两者并不重要。可见,民航企业要为旅客提供畅通的信息服务渠道,及时告知旅客真实情况,保障旅客的知情权。大多数旅客无法忍受的不是延误本身,而是延误后不能获知事情的真相,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所以,民航企业更要重视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维权,已经成为一个公众热议话题;过激维权,似乎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国内发生的各类群体性事件中,因拆迁冲突、医患纠纷、消费欺诈而引发,各个行业都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冷静的维权,消费者缺乏安全感,充满怀疑和愤怒——这一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们都期待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用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冲突,减少并最终消除这类搏命式的违法又危险的维权事件。
相关链接
看看美国怎么做或有启发
2010年1月,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发生了一起一名男子未经安检进入隔离区而导致机场瘫痪6小时的事件。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作为航空强国的美国,对航空安全的严格管制以及旅客对航班延误的理性态度。
美国公布的监控录像显示,当天,一名男子未经安检钻进隔离区,与一名即将登机的女性拥抱吻别。事件发生后,纽瓦克国际机场关闭C航站楼大约6小时,机场要求数千名刚刚通过安检的旅客重新接受安全检查。这导致大量旅客滞留在候机楼,航班延误。
据美联社报道,当天晚上,大批不知所措的旅客挤满了该航站楼2楼候机大厅,被迫重新接受安检。另有很多旅客坐在或躺在候机大厅的地板上,他们或打电话向亲友通报情况,或三五成群议论着当天发生的情况,或盯着各类屏幕查看机场公布的信息……
同样,在欧洲因为火山灰而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或取消时,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旅客的神情虽然很沮丧、很无奈,但是他们依然非常理智地等待安排——航空公司向旅客退还机票款或改签。
在全球范围内,天气原因等不可抗力引发的航班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都是没有义务赔偿的。或许,在乘坐过国外航空公司的旅客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按照美国航空业法律,因飞机故障、调配等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延误,只有在旅客需要过夜时才会予以赔偿。美国通常的做法是,只要旅客不过夜,主要是为其安排转机或地面其他交通工具,并提供餐饮和免费电话;如果旅客需要过夜,则由航空公司进行赔偿。其赔偿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
而遇到航班延误或者取消,航空公司会力争第一时间通知旅客,并尽量告知其预计延误时间。延误旅客候补改签其他航班的操作也很透明,不少航空公司会在大屏幕上公布排序名单,常旅客金卡会员优先,确实有特殊原因的旅客经与工作人员商量也会得到优先安排。
旅客如果在机场柜台候机厅或客舱内大声吵闹,属于扰乱机场秩序,法律授权航空公司可以取消此旅客在该航班的乘机资格,机场警察也根据情况可以对其采取强制处罚措施。
声音
飞机场不是菜市场,停机坪不能想上就上。拦飞机维权,无论出于怎样的初衷,都会危害到公共安全,应该坚决说“不”。
——人民日报:《维权不能拦飞机》
以牺牲公共安全来进行的维权,不过是从一个恶到另一种恶,本质上毫无差别,都是必须禁止的“恶”。不然,在一次次践踏公共安全的维权路上,你我很可能就是下一个“维权与反维权博弈下”的受害者。
——央视网评:以错纠错处理“拦飞机”"没有赢家
拦机维权之类的过激维权与法治理念背道而驰。试想,倘若纵容放任“拦机维权”事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司机就封路堵车,发生火车延误乘客就卧轨拦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家属就大闹医院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那么法治社会的和谐秩序就无从谈起。
——法制日报:《拦飞机维权之风不可长》
这20多名乘客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是获得了1000元的赔偿,如果说不给社会公示他们违法所付出的成本的话,不能对他们以儆效尤的话,就怕以后会有人纷纷效仿,造成更大的扰机事件。
——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