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2专题>2022两会>记者跑两会>陈轩棋
两会手记 | 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3-04 15:18:00

0_副本.jpg

三月春浓,一年好景,又是一年两会时。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汇集民智、反映民意、影响民生的重要政治舞台,也总能带来精神的振奋、力量的汇聚。

过去的2021年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形势的多重考验,2021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增速达8.1%,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这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如今的2022年是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一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2月份,冬奥会圆满落幕。中国没有辜负世界的期待,“双奥之城”北京兑现了申办时的各项承诺,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下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迈出坚实的步伐。在此之际,召开全国两会具有特殊意义。

在新冠疫情持续不断、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格局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重要时刻,中国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受瞩目。本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他们将关注哪些议题,会议将释放哪些中国发展信号,值得期待。

今年,来自民航业的15位代表委员围绕企业纾困、智慧民航、绿色民航等方面话题,提出了关于疫情期间延续降低航空公司融资成本,后疫情时代进一步支持民航业纾困发展,加强航空物流业信息化运用,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为民航“脱碳”提档加速,优化支线航空政策、加快支线飞机产业发展等议案提案。他们为助力行业复苏,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建言献策,汇聚磅礴力量。

延宕两年之久的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给民航业带来严峻挑战,但是不管面临的形势如何变化,我们的行业发展趋势没有变,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有效的疫情防控成为中国领跑全球航空业的一大优势。面对疫情防控、经营亏损、安全压力等困难交织叠加影响,全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在逆境中展现了强大韧劲,难中有成、难中有进。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857亿吨公里、4.4亿人次、732万吨,同比提高7.3、5.5和8.2个百分点。

疫情防控成果证明,我国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是由于中国采取了正确的防疫政策,我国率先恢复了经济增长,保障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基本稳定。去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国际市场份额都创了历史新高,为全球经贸复苏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3月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同样,民航业亦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恢复发展,民航人也将坚定信心和决心,扎实推进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轩棋)(编辑:张薇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wei
相关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天津滨海机场无人机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
同程旅行城市通小程序上线北京 为用户带...
包头机场开展“焕新颜”“表心意”元旦...
作家阿来在中飞院举行专题讲座
智慧机场的绿色脉动——天津滨海机场信...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开展人员岗...
民航华北空管局能源管理取得新成效
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沈阳基地发动机附件...
东航研发推出飞行绩效管理平台
南航披露低能见度天气下仍能实现高航班...
伊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
南航新疆空保管理部:文明执勤 助推新疆...
呼和浩特机场安检:服务升级,温情护航...
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资深教员陈聚群:修...
民航广西监管局开办中小机场安检培训“...
包头机场开展全国消防日主题宣传活动
巴彦淖尔机场人工观测场设备升级改造顺...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250...
国门安检:强化业务技能 做好航班换季保...
东航云南公司开展航空安全员年终考核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