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1专题>2021两会>两会会客厅
访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3-05 11:49:00

统筹实施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持续完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

——访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

来自民航局的数据显示,全行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2019年,我国机场平均每客能耗0.898千克标煤,每客二氧化碳排放0.553千克,分别较基线下降15.8%和28.81%。运输航空每吨公里油耗和碳排放分别为0.285千克和0.898千克,较基线下降16.2%,在全球主要航空大国中处于领先位置。

民航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一直关注的重要议题。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民航行业安全、绿色、服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绿色发展融入民航强国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降碳和污染防治为抓手,持续完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其中,统一民航企业能耗与碳排放管理机制刻不容缓。”王昌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绿色民航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为全面落实新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王昌顺看来,民航绿色发展对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争取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的意义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国内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加速完善,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已成为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中必须严守的三条红线。”王昌顺表示,中国民航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政治、经济形势变数增多。王昌顺告诉记者,后疫情时代,强化民航绿色复苏、重构国际竞争格局成为各方关注热点,围绕民航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标准和产品的博弈将更趋激烈。“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航空减排和对外援助责任,中国民航深度参与全球民航环境治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发展与减排的平衡中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民航拥有全球平均机龄最年轻的机队,在提高航空燃油效率与控制碳强度方面已优于欧美国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民航运行的特点决定了民航依靠自身节能减排的潜力非常有限,包括航空运输国际化属性强,跨区域运行特性明显;集团化管理下,属地子公司能耗受运力综合调配影响大;航企依赖的能源可替代性差,高速发展带来的产能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在国际碳减排机制和国内碳配额管理下,航企面临压力巨大等。“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推进,航企的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必须充分考虑行业特性、发展周期和国内外形势。”王昌顺说。

那么,如何在发展与减排的平衡中探寻民航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王昌顺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航企的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应与行业发展需要相适应。作为大型移动源,航空运输能耗及排放难以合理划分至某一行政区,国际上多采取航空器注册国统一管理模式。同时,全球航企竞争日趋激烈,大规模集团化运行因便于灵活调配运力、差异化运营,已经成为各国航企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二是对航企的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应与国际国内形势相适应。未来10年~15年,中国民航仍将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但我国碳市场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均刚刚起步,必须把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统一,作为现阶段民航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坚持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利用我国民航规模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民航相关标准制定,共同推动实施,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

统一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

“要发挥民航局的行业管理优势,统筹实施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王昌顺建议,要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各方广泛参与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采取整体统筹管理方式,避免现行属地化管理和分级管理模式下,对航企形成割裂式的能耗控制压力和不平衡的发展限制;利用较为完善的民航体系垂直化管理条件,实现对航企能耗的有效监控、对排放数据的立体分析,准确把握行业能耗趋势,提出科学合理的能耗控制标准,推广切实有效的节能降耗举措。

王昌顺同时表示,要高度关注国际形势,结合我国民航业发展实际及对外谈判进程,统筹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发挥民航主管部门、航企、社会组织等单位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绿色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民航环境治理。“还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倡导践行公平公正的全球民航环境治理新理念。在顶层设计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我国航空运输企业争取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国内国际相关标准上,积极研究和参与制定,努力实现民航绿色发展相关资源要素的内外双循环。”王昌顺说。(《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责任编辑:lihaiyan
相关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沈阳基地发动机附件...
东航研发推出飞行绩效管理平台
南航披露低能见度天气下仍能实现高航班...
伊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
南航新疆空保管理部:文明执勤 助推新疆...
呼和浩特机场安检:服务升级,温情护航...
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资深教员陈聚群:修...
民航广西监管局开办中小机场安检培训“...
包头机场开展全国消防日主题宣传活动
巴彦淖尔机场人工观测场设备升级改造顺...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250...
国门安检:强化业务技能 做好航班换季保...
东航云南公司开展航空安全员年终考核
新疆且末机场组织开展“119全民消防、生...
山东东营机场组织开展“民航知识进机关...
扫一扫,更高效 北海机场“微创新”改善...
于田万方机场恢复于田—乌鲁木齐—深圳...
新疆空管局顺利完成佃坝导航台校验工作
东航江西分公司组织红色观影
易宝支付亮相第二届CATA航空大会 交易服...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