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戴维、刘永涛 报道:"多亏你们的及时救治,我阿爸已经脱离危险了。"听到了电话里传来的声音,程炜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事情要从2月23日早上8点10分说起,当时CZ3963航班起飞刚刚20分钟。"小伙子,能给我倒一杯水吗?"一名阿姨来到到后舱,对正在准备餐食乘务员陈翀杰说。
陈翀杰迅速地给老人家倒了一杯温开水,老人端着水离开了,但不一会又端着水返了回来:"小伙子,我家里那位喝不了这水……"陈翀杰试了试水温,不凉也不热,但为什么喝不了?"老人家,您是要吃药吗?"陈翀杰试探着问了一句;阿姨略微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表示是她爱人的旧病犯了--事后经过沟通,才知道病人及家属因为害怕因为自己发病,南航会禁止他们乘坐航班、又或者会在半途将他们送下飞机,所以一直都没告诉乘务员病情,直到被敏感的乘务员发现。
跟着阿姨,陈翀杰来到了病人的座位,却发现病人的情况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便急忙向乘务长程炜莉进行了报告;程炜莉赶到座位时,老人已面无血色,右手抽搐、意识不清、说不出话,生命垂危。于是,程炜莉立即启动医疗应急程序:进行客舱广播找医生,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驾驶舱;取来氧气瓶帮助旅客用氧,并调整旁边旅客座位;向其老伴儿询问其病史,在得知该旅客有脑血栓和糖尿病史后,取来病人自带药品脑塞通尝试喂服,机上安全员余鸿嘉此时也前来帮助处置病人。
由于急病旅客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嘴无法张开、牙齿紧闭,程炜莉几次尝试给药都不成功。为了让老人尽快服药,程炜莉在为老人继续提供吸氧的同时,指挥乘务员何沛桦将药碾碎调至水中,终于在病人吸完一瓶氧气后成功将药物喂服--在处置的全过程,处于半昏迷状态的老人,手始终紧紧地握着程炜莉的手。
不久,驾驶舱传来了消息:经过协调,空管单位已同意航班提前降落青岛机场,地面也已做好了急救准备。此时,老人已吸完第一瓶氧气,乘务员王馨悦在乘务长调配下帮助老爷子使用第二个氧气瓶,然而,病人情况虽略有好转,却仍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一直极力抗拒吸氧。为了保证病人吸氧,王馨悦一直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支撑着老人,手举氧气面罩持续了30多分钟;在飞机下降期间,另一名乘务员余海鸥则按乘务长安排与老大爷夫妇坐在一起辅助其吸第三瓶氧,并与他们聊天缓解他们的情绪,使阿姨不那么惶恐害怕、让病人积极配合救助工作。
10点10分,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比航班计划提前15分钟,救护车早已在机舱外等候,安全员、乘务长又协助医生把老大爷搬上担架并抬出到医疗车进行救护。13点05分,飞机在更换氧气瓶后重新起飞,前往长春。
后记:
在获悉救治老人的事情后,记者联系了当班乘务长程炜莉:
记:在救治老人的过程中,为什么你会让老人握着你的手?
程:当看到老人因求生本能想抓住什么不停往空中屈伸的手时,我伸出右手紧紧的握住了它,或许老人已经没有知觉,但我仍希望我会传导给他生命的力量,因为我感受到的是每个人对生命的无限渴望。
记:我听说当班航班你压耳了?
程:是,原本前晚我就反复发高烧,几乎二十四小时没有睡,精力被消耗了很多。当时航班上就应该发生了压耳,但因为急救紧张都没有感觉。直到老人被送上救护车,心情放松下来的我才觉得自己的耳朵像是被师父念着紧箍咒的孙悟空。第二天去航医室检查,发现飞行十几年从来没压过耳朵的我竟然两个全被压出血了,还有积液。
记:整个救治过程中,让你最感动一点是什么?
程:整个救治过程让我感动的实在太多:刚参加工作的小乘务员眼神急切、在座位上默默关注的旅客对我们工作的无条件配合、抬病人下飞机时大家的争先恐后和齐心协力,都让我的心情已无法仅仅用感动这个词表达了……而第二天检查压耳时,碰到了好心的航医小李,见我不舒服就亲自帮我取药,也是真心让我感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