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顺丰对航空还有几分爱?
2017-03-15 15:25:00 来源:《中国民航报》 T 大T 小
3月12日,上市后的顺丰控股发布了首份公司年报,尽管其中并没有对顺丰航空的经营数据进行相关介绍,但其对以顺丰航空为主的天网颇为重视。除了对天网的相关数据加以披露外,顺丰控股未来也将继续发力天网建设。对于一家被普遍看好的快递业巨头,顺丰控股的天网建设得如何?其天网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又把天网建设放在“三网”(天网、地网、信息网)的首位?
顺丰全货机达51架
散航涉及30多家航企腹舱
在快递企业飞天之路上,顺丰控股拥有多项“第一”。2003年,顺丰控股与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成为国内第一家用飞机运送快件的民营快递公司。2009年,顺丰航空成功首航,就此成为我国首家民营货运航空公司。2016年1月,第一架波音767宽体全货机加入顺丰航空机队,顺丰控股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宽体全货机的快递公司。截至2016年底,顺丰控股拥有36架自有全货机,另外租赁了15架全货机,为国内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公司。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顺丰控股的天网建设已经从民营快递领先,发展到在整个快递业领先,进而在整个航空货运业都位居前茅。顺丰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其去年通过航空运输的快件近百万吨,为99.6万吨。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运量并不是完全依靠上述51架全货机完成的。2016年,顺丰控股的全货机在51条航线上运行了3.1万个班次,运行站点覆盖国内包括香港、台北在内的近40座主要城市,完成发货量42.8万吨。而另外的56.8万吨通过航空运输的快件则依靠的是顺丰控股的散航网络。顺丰控股通过包括自营、代理或三方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获得了国内30多家航空公司的客机腹舱资源,散航日均发货量达到1556吨,日均涉及约1300条航线、2800余个航班,覆盖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等24个国家和地区。
顺丰控股的天网建设不只是在传统的运输飞机领域,其年报披露,早在2013年顺丰控股就开始测试无人机送递包裹,是国内最早提出和布局物流领域无人机应用的公司。截至2017年2月,顺丰控股在无人机领域申报和获得的专利数量达111项,包括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54项及外观专利6项。
顺丰三大核心优势中的
两个与天网密切相关
在谈到自身核心竞争力时,顺丰控股年报中反复提及的三个词是“快”“准时”和“安全”。其中的“快”和“安全”都离不开天网的建设。这些不仅是顺丰控股传统的商务快递和中高端快递市场目标客户最为看重的要素,也是顺丰控股当下发力的新兴市场客户极为关注的。
顺丰控股在年报中明确了自身看好的四大新兴市场和与之对应的业务,其中的每一项都与天网建设密切相关。在率先出场的国际业务方面,顺丰国际已经提供国际标快、国际特惠、国际小包、保税仓储、海外仓储、转运等不同类型和时效标准的进出口服务。其国际快递服务已经覆盖包括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巴西、墨西哥在内的51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小包服务网络则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冷运业务方面,顺丰控股提出将通过实践逐步完善内部冷链服务标准,并推动行业服务标准制定,提高行业服务门槛,形成对食品生鲜冷运与医药冷运领域的战略布局。在重货业务方面,顺丰控股专门推出了针对时效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中高端重货市场的产品——重货快运。这一依托航空资源推出的非标类重货快递新产品,通过直发机场和机场直送客户来确保12小时及24小时内送达目的地,同时可提供加急服务、保价、代收货款、签单返还等多项增值服务。而四大新兴业务中看起来和天网不发生关联的同城配业务,其实也能和无人机配送相关联。
而对于快递用户等各类目标客户看重的安全,顺丰控股也在首份年报中专门提到了其对安全的把控。据介绍,顺丰航空从成立开始就将航空安全放在第一位,构建了SMS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规章要求。截至2016年底,顺丰航空已经安全运行15万小时,并连续7年获得局方监管机构颁发的安全单位称号。
未来仍将加码运力投入
与机场保障资源布局
顺丰控股在年报中披露,今年计划配套募集不超过80亿元的资金,用于四大项目建设,其中航材配置及飞行支持项目居首位。未来3年,顺丰控股的自有机队规模预计将达到50架,通过以波音767、波音757和波音737三种全货机组成的空中运力,依托深圳、杭州双枢纽实现安全、高效、顺畅的空地对接,进而为客户提供更优异的空中服务。
在顺丰控股的在建工程清单中,飞机引进改装以2.49亿元排在各工程之首。在诸多工程中,和天网建设相关的还有投资1246万元的天津机场中转场二期项目,投资704万元的贵阳龙洞堡项目或许和贵阳龙洞堡机场有所关联,而这两个工程均是在2016年开工的。
在顺丰控股对未来的前瞻中,提供综合性快递物流解决方案,提高自身的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能力是其战略发展方向。其已经在做好快递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向供应链价值的前端环节渗透,同时为不同行业客户定制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在服装、保险、白酒等行业进行了相应的试点。虽然看起来这当中有些行业和航空关联不大,但顺丰控股一向所长是在中高端领域拓展,其瞄准的也是相关行业的中高端客户,而这些中高端客户对时效性、安全性要求高,自然离不开航空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林楠)
责任编辑:史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