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历时62天的2025年暑运落下帷幕。
今天夏天,民航市场一片火热,不少机场的航站楼内都格外拥挤。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强劲的出行需求推动民航客流节节攀升,而其中小旅客的身影尤其引人注目。
在熙来攘往的航站楼内,父母带着子女、几位老师带着数十名学生的队伍随处可见。近年来,亲子游、研学游和家庭游客群航空出行的体量逐年增长。相关预测显示,今年暑运期间,在国内航线上,亲子游客群占比超过30%;在国际航线上,其占比超过20%。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客群的出现正在为民航市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这不是短期现象,而是消费结构变化的信号。而随着值机柜台前抱着玩偶排队等候的小旅客不断增加,如何为儿童旅客和家庭旅客提供新的产品和体验,并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让小旅客和他们的“大朋友”拥有更加轻松、愉悦的出行体验,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课题。
暑期飞行 小旅客成主角
近年来,不少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有着相同的感受——在飞机客舱里,小朋友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来自机场、航空公司和第三方机构的多项调查显示,今年暑期,亲子客群、研学团队以及单独乘机的5岁~12岁无陪儿童已成为民航市场的新消费主力。
暑运开始前,众多机构的预测数据就洞悉了民航市场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在亲子游方面,众信集团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趋势报告》预计,今年暑期出游,亲子客群占比将达60%。飞猪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风向标》显示,暑期长线游消费预计同比增长7%。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年暑运出行趋势报告》预测,今年暑运期间,在国内航线上,亲子客群出行比例将达34.7%;在国际航线上,这一比例约为23%。
研学团队数量增长的趋势在全国多地机场均颇为明显。一方面,在全国各地机场的航站楼内,研学团队的保障需求明显增加;在客舱内,不少乘务员更是临时充当领队老师,一边提醒孩子系好安全带,一边安抚因离开父母而焦虑的小旅客。另一方面,不少机场主动做大研学“蛋糕”,以期拓展更大市场。例如,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通过积极研判、提早谋划,与各航空公司对接,围绕持续升温的亲子游、研学游等主题,大力拓展航线网络,开通了至泉州、宜昌、广元等地的航班。
今年暑假,乘机出行的无成人陪伴儿童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南航发布的信息,今年7月1日~8月17日,南航累计保障无陪儿童超7.55万人次,同比增长61.73%。其中,仅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南航7月5日~6日单个周末就保障无陪儿童近1900人次,较去年最高峰增长超23%。类似场景在多个枢纽机场上演:在值机柜台前、安检通道内、候机区里,拉着小行李箱、佩戴专属无陪儿童胸牌的小旅客成为暑运期间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事实上,积极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已成为近年来民航业拓展航空运输市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今年5月,民航局启动2025年“民航服务提振消费年”主题活动。在该活动中,“以旅客需求为导向,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被放在首位。具体举措包括推进航空与旅游深度融合,联合文旅等部门聚焦“入境游、低空游、研学游、亲子游、银发游、冰雪游”等重点领域,鼓励航空公司开拓精品航线,打造定制化产品。
这些日益多元和清晰的消费场景表明,在以小旅客为核心的新兴客群背后,航空消费正在重塑结构,而民航业需要以更细分、更贴心的产品释放航空市场新的增长动能。
智慧科技 为亲子出行减负
亲子游出行火热,但对不少旅客而言,带娃坐飞机依旧堪称一场考验。尤其是带着低龄儿童出行,孩子在兴奋与好奇心的驱使下时而东张西望,时而东奔西跑,家长需要在值机、行李托运、安检、核验身份证、寻找登机口等一连串流程的间隙,时刻紧盯并反复叮嘱孩子注意安全。
正因如此,以往每当提起带娃出行,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并非期待,而是头疼。如今,这一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随着机场和航空公司不断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系统相继应用,从值机、飞行到落地,全流程为父母减负,让亲子游的出行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在通常情况下,当亲子游客群出行时,需要为旅行之日年满2周岁但不满12周岁的小旅客购买儿童票。曾经,由于儿童票不支持线上值机,家长若带着孩子乘坐飞机出行,必须提前到机场值机柜台现场办理。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让亲子游出行耗时费力,还常常带来尴尬:有时难以选到合适的座位,有时一家人被分散安排,甚至出现家长与孩子分开就座的情况。在数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中,不仅家长难以随时照看和安抚孩子,客舱秩序和其他旅客的乘机体验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近年来,随着后台系统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解决这一让家长头疼的难题。经记者咨询客服并查阅各航空公司相关信息,目前国航、南航、东航、厦航等均已支持为儿童旅客办理线上值机选座。多数航空公司允许符合条件的成人旅客在办理线上值机手续时,通过添加同行人信息的方式,为儿童完成值机和选座。而海南航空则更进一步,支持旅客在移动端(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为儿童单独办理线上值机选座。
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儿童票线上值机选座仍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当成人旅客远程值机时,若开放的座位出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亲子同排需求时,旅客仍需要提前到机场柜台办理。业内人士提醒,想要让亲子游更加舒心、省力、顺畅,家长最好在出行前拨打航空公司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了解最新政策和操作方式,以获得最准确的信息。随着航空公司持续优化系统,这类限制有望逐步减少,未来带娃出行也将变得更加方便。
完成值机选座后,在航站楼内,还有更多解放父母的科技助手在等着大家。如果你问“资深飞行家”,有什么带娃坐飞机的绝招,那么大概率会得到这个答案——“尽早给孩子办理身份证”。如今,越来越多的机场推出了“一证通关”服务。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旅客持有效二代身份证即可完成值机、安检以及登机全流程出港手续。这意味着家长再也不需要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攥着若干身份证和机票,略显慌乱地办理手续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机场正在把主题乐园和AR(增强现实)互动体验等项目搬进航站楼,而母婴室与家庭卫生间也逐渐成为标配设施。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完善,家长只需要打开机场App、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就能快速定位“遛娃胜地”,并“一站式”安排好孩子登机前的吃喝玩乐。
更有趣的是,智慧航显系统、智慧卫生间显示系统以及智能引导机器人、智能送餐机器人等新设备也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机场内。对小朋友而言,这些“黑科技”不仅能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打发候机时光,为旅程增添乐趣;而对家长而言,这些智慧化设备则带来了更强的“掌控感”——更清晰的航班信息、更便利的出行流程,既减轻了带娃出行的心理负担,也让亲子飞行更加轻松愉快。
全流程数字化 守护无陪儿童
今年暑期,还有不少小旅客离开父母的照顾,背着小书包独自踏上飞行之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邮娃”和“小朋友单飞”的攻略越来越多,引发广泛关注。所谓“小朋友单飞”,其实是民航业一项由来已久的特色服务——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这一服务面向年满5岁但未满12岁且无成人旅客陪同的儿童旅客,由航空公司和机场从值机、安检到登机、飞行、落地全程对其进行服务和保障,确保小旅客安全抵达目的地机场,并顺利交接到接机人手中。
为守护这些“单飞”的小旅客,各航空公司和机场近年来不断升级保障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并积极引入“技术护航”,让未成年人的出行更加安全顺畅,也让家长更加安心。
在科技的支撑下,无陪儿童服务正在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例如,在对无陪儿童服务进行全面升级后,四川航空在App和微信小程序上线了无陪儿童购票功能。依托该功能,家长在购票时便可自动获悉所选航班是否仍有无陪儿童配额;若配额已满,则无法下单。业内人士介绍,在通常情况下,为确保服务质量,每个航班可承运的无陪儿童数量有不同限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旅客只能通过拨打航空公司客服电话等方式,确认能否办理该业务。除了购票更方便,无陪儿童购票功能还支持在线办理改期和退票等服务,大幅提升了无陪儿童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家长肯定会十分挂念。为了让家长安心,深圳航空打造了无陪儿童可视化服务。目前,深航在深圳、沈阳、无锡、广州始发的航班上提供全流程可视化无陪儿童服务。当家长想念孩子时,只需要通过深圳航空微信小程序“服务大厅—特殊旅客—特殊服务申请”开启无陪儿童行程消息推送订阅功能,即可实时接收孩子在登机、起飞、落地等多个节点的动态信息。这样的“全程可见”,让家长即便不在身边,也能随时掌握孩子的行程动态。
机场作为无陪儿童服务保障的另一个关键环节,也在不断用科技提升服务水平。今年暑期,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推出了无陪儿童智慧填单服务。在通常情况下,乘机当天,家长需要携带购票时使用的相关证件原件到机场指定柜台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无陪儿童申请单。如今,依托海口美兰机场的智慧填单服务,家长只需要扫码即可快速录入相关信息,并由系统自动生成交接单据,不仅节约了现场办理时间,更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同时,针对部分航班无陪儿童超过10人的情况,海口美兰机场还可提前通过系统预判,增设专属办理区并安排专人引导分流,从排队到交接都做到有序高效。
今年8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线了“数智同行”特殊旅客服务系统,为无陪儿童、无陪老人等提供全流程保障。杭州机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支持信息跟踪、一键派单和全程电子化服务。通过信息跟踪服务,家长可在杭州机场小程序中查看无陪儿童的最新图文更新记录;而一键派单支持后台工作人员实时查看当前待服务旅客和工作人员状态,并快速分配任务,确保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全程电子化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看统计数据、服务进度和质量信息,推动无陪儿童服务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同样,今年暑运期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迎来了无陪儿童保障高峰——7月1日~31日,累计保障无陪儿童旅客2428人次,日均约80人次。为此,北京首新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依托“云端互联+即时共享”服务模式,让上千名家长能够实时查看自家无陪儿童的出行轨迹。正如一位家长在表扬信中写道:“孩子第一次独自坐飞机,本来特别担心,没想到工作人员全程贴心照顾,还发来孩子的实时照片,太让人放心了!”
从出行各个环节的智慧化,到无陪儿童保障的全流程可视化,越来越多技术和设备的创新应用,正在不断提升小旅客的出行体验。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民航服务中的广泛应用,无论是亲子同行还是孩子“单飞”,儿童友好的航空出行环境都将助力孩子和家长开启更安心、更便捷的探索之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