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在成都解锁智慧乘机新可能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5-04-23 11:34:00

在成都解锁智慧乘机新可能

—— 记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智慧焕新之路

2月24日6时08分,四川航空3U8981航班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腾空而起。这一刻,历经17个月改造的双流机场T1航站楼正式“焕新归来”,不仅让双流机场重回“双航站楼时代”,也让旅客乘机体验更上一层楼。

55公里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作为一个新建机场,从落成的那一天起就自带科技光环,用智慧化程度很高的“黑科技”引来众人惊叹。今天的天府机场通过持续迭代升级智慧化设备,科技优势不断巩固。

至此,成都两场以“无扰服务”为核心理念,用科技与文化、效率与体验深度融合的方式,为中国民航智慧化转型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真实地为旅客勾勒出一幅航空旅行的智慧图景。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

打造智慧机场的“双流样本”

双流机场作为距成都市中心最近的空中门户,承担着保障商务旅客高频次出行的重任。双流机场T1航站楼的改造并非简单的设施翻新,而是着眼成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性布局。自2023年9月工程启动以来,聚焦三大目标:解决设施老化问题,提高服务效率,与天府机场形成互补。

在采访中,双流机场资产管理部智慧建设与低碳管理主管陈清华告诉记者,如果要用3个关键词概括双流机场T1航站楼这次改造,那一定是“智慧出行、绿色低碳、人文彰显”。因此,改造之初,双流机场便确定了智慧出行的核心目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入旅客动线设计,引入自助值机和托运设备、智慧安检通道、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行李处理小车、精准视频寻人等新设备和新系统,从值机、安检到登机,全流程实现“无纸化”与登机“无感化”。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引入AGV智能小车,1号航站楼行李处理效率提升至每小时1200件 

在双流机场智慧化出行应用场景中,华为大数据平台持续发挥数字引擎的作用。在该数据平台的支持下,研发团队构建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旅客全流程服务应用场景。因此,精准安检身份核验、人脸识别快速航显以及3D区位导航、机场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快速登机、广播精准差客找人、智慧贵宾服务等多种智能应用场景在双流机场随处可见。

今天,旅客在焕然一新的双流机场T1航站楼办完值机手续,在进行安检时只需要刷一下身份证再抬头,智能安检闸机就会开门。在几乎无感的过程中,旅客就完成了安检验证环节,顺畅且便利。

不仅如此,双流机场信息技术中心信息研发科主管吕涛告诉记者,依托双流机场已建成的“一张脸”旅客服务大数据平台,通过安检口捕捉到的旅客人脸信息,利用AI视频分析技术,能实时感知分析旅客身形、步态及容貌特征信息,还能精准获取旅客进入隔离区后的位置信息。当旅客没有在登机时间抵达登机口时,系统可将其位置信息及时推送给航企工作人员,并能立即、精准地触发旅客所在区域的催促广播。

据了解,整套系统在确保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能实现旅客安检身份核验零误差,超83%的人脸识别登机运用可确保登机快速高效,平均每个航班登机耗时缩短21.6%,登机口服务人员派驻减少50%,登机准确率达到100%。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晚到旅客的精准广播,可使航班减客率由原来的1.095%降至0.294%。

从“高起点”到“持续迭代”

作为国家“十四五”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天府机场在建设初期就结合远期规划和战略定位,围绕“智慧出行、智慧管理、智慧安全”三大主题全力打造智慧机场。

作为目前全国自助设备占比最高的机场,天府机场始终致力于以“智”提“质”、向“新”求“质”。目前,在天府机场国内区域有155台自助值机设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起初独立完成自助值机的旅客占比仅为18%。于是,他们经过多人多点位长时间在值机区域蹲点,仔细观察旅客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邀请设备研发人员一起赴现场观察,梳理出了十几项需要优化的内容。随后,天府机场联合多家单位对自助值机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从旅客的角度出发,力求让软件交互界面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好用,历经10余次迭代更新,将操作流程从7步精简至4步,平均办理时间从48秒缩短至30秒。此后,旅客在无人工引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值机的比例大幅跃升至95%以上。

此外,预安检系统和设备的优化,也让旅客出行效率大大提高。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随着天府机场客流量的激增,预安检闸机有时在高峰期会出现拥堵的情况。于是,他们通过技术革新提高证件阅读器的工作效率、优化闸机的放行逻辑、取消登机牌一维码,并设计了醒目直观的提示标识。由此一来,正确放置证牌的旅客比例提高至95%以上,每日航班高峰时段过检人数约增加了800人次/小时,总体通行效率达到原通行效率的2倍,不仅有效缩短了旅客过闸时间,提升了旅客操作准确性,也解决了航班高峰时段旅客拥堵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天府机场启用的一座L4级别远程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从2022年8月至今已安全保障了4000余架次航班。通过验证,远程无人驾驶登机桥在接机准确率、接机效率、接机安全可靠性方面都优于传统人工操作登机桥。2024年7月,天府机场又完成了6座无人驾驶登机桥的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工作。改造升级后,应用场景可覆盖单桥机位、双桥机位、复合机位,实现2个远程操作台冗余控制7座远程无人驾驶登机桥。


全球首条远程无人驾驶自动登机桥在天府机场投入使用

从“效率至上”到“体验为王”

智慧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无论是天府机场还是双流机场,通过精准服务与文化赋能,都让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在智慧化的加持下重新升级了旅客的乘机体验。

乘机的过程难免会有等待,等着办理托运手续,等着过检,等着提取行李……面对旅客的种种等待,天府机场工作人员一方面优化设备,另一方面自主研发新技术,以消除业务痛点。

天府机场信息服务部副经理张志明介绍,天府机场投运后,他们观察到旅客离场高峰时段打车排队等待时间长,于是自主研发了出租车运行管理系统,并经过43次迭代更新,有效提高本场出租车的调度效率并优化运行秩序,实现了场内出租车分类蓄车、远程按需调度、数字化展示、长短途区分,也有效避免了楼前缺车或楼前车辆拥堵的情况,将天府机场场内主环道通行能力提高了50%,旅客最长排队时间由40余分钟缩短至10余分钟。类似自主研发的项目还有航班计划导入平台、离港航班排序协同系统、配载环节定时执行和监控系统、基于航班信息的自动化任务处理系统等。通过自主研发,天府机场自投运以来成功实施并落地的多个项目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共计16项,精准突破了业务瓶颈。


天府机场AOC运行控制中心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离港航班排序协同系统

在效率提高的同时,旅客的乘机体验也多维度提升。如今,双流机场T1航站楼C指廊的裸眼3D(三维)屏幕已成为网红打卡点,一只虚拟大熊猫以3D特效与旅客互动,并循环播放四川非遗文化等主题内容,吸引了许多旅客驻足观看。双流机场信息技术中心信息保障科主管张任之向记者介绍,除了考虑到离岗旅客的候机感受,进港旅客在经过双流机场T1航站楼到达层前往行李转盘的通道中也能收获惊喜。原来,在这条旅客进港的必经之路上,在科技的加持下,“巴山蜀水”利用光影技术以艺术墙的形式再现了川西林盘景观,让旅客沉浸于“天府之国”的文化氛围中。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裸眼3D大屏

从双流机场T1航站楼的“文化科技融合”,到天府机场的“自主创新突破”,成都两场以“无扰服务”重新定义了智慧机场的内涵——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嵌入旅客动线、文化体验的“隐形之手”。未来,随着更多AI(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成都两场将重新定义旅客对“出行”二字的理解。正如一位旅客在双流机场T1航站楼裸眼3D屏幕前的感叹:“这里不像机场,更像是一座‘会呼吸’的未来城市。”(《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