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文明乘机的考场上 你我皆是答卷人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5-04-22 13:41:00

客舱里搁在前排座椅中间的双脚,因刺鼻气味争执而挥出的拳头,滑行阶段大闹客舱的歇斯底里,机场里粉丝追逐男团车辆的疯狂身影……近期,个别民航旅客的失仪或失控行为触碰了文明出行的秩序红线,严重影响其他旅客的乘机体验,甚至对航空安全构成了威胁。

对民航旅客而言,文明乘机始终是一道不容失分的必答题。让我们一起看看上述事件背后潜藏的隐患和可能带来的高昂代价,时刻提醒自己,在文明乘机的考场上如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旅客争吵致空姐受伤 遇到纠纷须保持理智

4月1日,深圳航空ZH9539航班登机结束后,机上两名旅客因“互嫌气味刺鼻”而发生纠纷,随后升级为肢体冲突。在机组人员上前劝阻时,一位空乘的手臂被其中一名旅客咬伤,周围还有其他人被抓伤,航班也因此延误。事件发生后,深圳航空迅速回应,表示绝不姑息,将全力追责,两名涉事女性旅客被移交警方。

冲动的代价就是将接到严厉的“罚单”。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法律法规都针对“机闹”行为出台了专门的处置规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四十三条相关规定,殴打他人或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可处罚款或拘留。而航空器属于特殊公共场所,任何扰乱行为均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在飞机客舱内,一次冲突可能引发连锁效应。旅客争吵导致乘务员受伤,已经给机上人员带来了人身安全风险,若冲突持续升级可能导致更多旅客或机组人员被波及。另外,此次事件已导致航班延误,全机旅客的既定行程被打乱,若涉及国际航班或转机,损失可能进一步增加。不仅如此,若冲突过程中旅客撞击到紧急出口等机舱设备,可能引发机械故障或更严重的后果。

这起因“香水味”引发的咬人事件,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在狭小的机舱内,香水味、体味等可能被放大,对他人带来不适。我们呼吁旅客在乘坐飞机时尽量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保持个人卫生,为其他旅客营造更为舒适的出行环境。如果遇到问题,应保持冷静,理性沟通,相互理解,听从机组人员指挥,共同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采取争吵、打架等极端行为。

如果遇到问题一时冲动,可以试试纠纷解决“三步法”。第一步,“闭麦”。在争执发生时立刻停止对话,防止口头争执升级为肢体冲突。第二步,呼叫“外援”。按呼唤铃请机组人员前来调解,给彼此留出恢复冷静的时间。第三步,换位思考。设想一下,冲突画面若被拍下并全网传播,“社死”的预警或能使人瞬间清醒。

一个失控的拳头可能给当事旅客带来自毁行程、钱包“出血”和法律制裁的“三连击”。所以说,大家有必要时刻谨记,“出门在外,收起戾气,利己利他”。

光脚踩踏前排座椅 客舱不是自家客厅

3月29日,某知名演员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公开发文,谴责一位旅客在飞机上将双脚搁在前排座椅中间的不文明行为。文章配图中有一双涂了红色指甲油的脚,没有穿鞋和袜子,直接放在前排座椅中间。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指责该行为“不仅恶心,还影响他人乘机体验”。

该演员在文中写道:“在过安检时大家都必须脱鞋,在无数人踩过的地毯上行走,本就不卫生。若还不穿袜子,把脚伸到前排座椅之间当脚凳,就太没素质了。”正如他所言,飞机客舱是一个相对封闭且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旅客赤脚搁在前排座椅中间,可能将细菌带至周边,给客舱卫生造成隐患。此外,这种行为无疑会让周围旅客感到不适和厌恶,如果激起其他旅客的不满情绪,还可能使矛盾升级,破坏客舱内的和谐氛围。若造成冲突或将导致航班延误,甚至危及飞行安全。如果旅客在飞机起降或遇到气流颠簸时仍保持赤脚踩踏座椅的姿势,可能难以保持平衡,对自身造成伤害。因此,每一位旅客都应意识到:在乘坐飞机时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不能只顾着自己舒服,而忽略了其他旅客的感受。

其实,把飞机客舱当自家客厅的不文明行为并非鲜见。有人脱鞋晾脚,有人随意调整座椅靠背,还有人旁若无人地将视频声音外放,此类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旅客的出行体验,也破坏了公共环境的和谐与秩序。

当前,民航法规尚未对光脚踩踏座椅这类虽然影响公共秩序,但未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作出细化规定,在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乘务员的柔性劝导来处理。

那么,旅客在飞机上遇到脱鞋踩踏座椅等不文明行为,该怎么办?多家航空公司针对此次事件的回应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如果遇到相关情况,旅客可向机上乘务员反映,由乘务员进行提醒和沟通。

上述案例也提醒民航旅客,飞机客舱是公共空间,所有旅客都应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如果因不文明行为而被乘务员提醒和制止,应及时予以改正,自觉维护其他旅客的权益和公共秩序。文明乘机是每一位民航旅客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家都出一份力,才能共同营造安全、舒适、和谐的飞行环境。

粉丝接机行为过激 追星也要遵守秩序

4月4日,某男团成员抵达江西景德镇机场,大批粉丝到机场接机。车辆刚驶出贵宾停车场,一位粉丝便冲向载有艺人的车辆,随后被车头剐倒在地,待她起身后仍继续追着车跑。

4月5日,景德镇机场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机场和男团团队都在现场布置了安保力量,但这位女粉丝还是冲进了管制区。工作人员表示,摔倒的粉丝没有受伤,但安保人员把她扶起来,她又跑去(跟车)了。

这种不顾一切的追星行为极易造成人身伤害,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谁也无法保证粉丝还能侥幸免于受伤。粉丝疯狂的接送机行为不仅让公众反感,而且有可能破坏机场的正常秩序,危及其他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针对粉丝在登机口聚集追拍、进入隔离区后追逐逗留拍照等扰序行为,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分局(以下简称“分局”)依法打击多名违法行为人。自今年初以来,分局已对31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处罚。部分粉丝特别是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一小部分粉丝甚至将“为偶像冒险”当作“爱的证明”。这种不理智行为一旦被效仿,将严重破坏公共秩序。

机场是客流密集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所谓“追星”而出现的跟踪拍摄、聚集围观等行为,极易引发堵塞通道、拥挤踩踏等影响公共安全的后果。机场警方提醒广大粉丝,应文明理性追星,切勿因个人行为而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和机场的正常秩序。如果有关行为违法违规,警方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同时,有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者可被处以警告、罚款或拘留,若引发踩踏等严重后果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追星应当是粉丝与偶像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牺牲人身安全为代价,机场也不应成为追星粉丝失控的场所。广大粉丝应提前了解并严格遵守机场的接送机规定,听从机场工作人员指挥,避免因人员聚集而影响机场正常运行。

文明出行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安全的负责。希望广大粉丝都能保持理性,在享受追星快乐的同时,共同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避免因追星过度而做出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行为。

滑行阶段强行如厕 规则不容随意践踏

2月6日,在由新加坡飞往上海的新加坡航空SQ826航班上,有旅客在飞机滑行起飞阶段要求上厕所,被空乘制止后采取“砸厕所门、辱骂机组人员、跟全机人对骂”等不理智行为,导致客机被迫返回登机口。

2月7日,新加坡航空公关业务相关负责人证实确有此事,并表示两位旅客已在新加坡樟宜机场被移交当地相关部门。此次风波导致该航班延误超过一小时。

引发这场闹剧的导火索是旅客要求上厕所被拒。事实上,飞机在滑行起飞阶段还没有进入平流层,未达到指定高度,遇到气流会发生颠簸。因此,飞机在起飞、下降和滑行阶段不开放洗手间,完全是出于保障旅客安全的考虑。

回顾此次事件,旅客在飞机滑行起飞阶段闹事且未系安全带,极易撞伤自己或他人,同时可能影响飞机的平衡和稳定性,甚至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此外,闹事旅客还可能给其他旅客造成心理阴影,使他们在未来乘机时对类似突发情况的焦虑感进一步增强。值得一提的是,旅客冲突事件还可能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和讨论,损害航空公司的形象,引发公众对航空安全的担忧。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旅客在飞机滑行阶段发生冲突,扰乱航空器秩序,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比如罚款、行政拘留甚至承担刑事责任。此外,涉事旅客还可能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限制乘坐航班。

在此次事件中,航班尚未飞离新加坡樟宜机场,因此对涉事旅客的处罚适用新加坡法律。根据新加坡《航空保安法》第四条,任何人在航空器上实施可能危及安全的行为(如攻击机组人员、破坏设备、干扰操作等)均属违法,最高可处10万新元(约折合人民币56万元)罚款及5年监禁。此外,当事女子或面临其他刑事指控。

上洗手间本是一件小事,旅客如果能够合理安排行程,在登机前有足够的时间使用卫生间。退一步讲,飞机达到巡航高度后洗手间就会开放,等待时间不会太长。除了怎样解决如厕问题,广大旅客还可提前了解“机闹”行为的后果和处置方式,在避免自己做出过激行为的同时,获悉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合法维权的途径。(《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贾璞瑜)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