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民航恢复态势持续向好,除了体现在干线枢纽机场的繁忙景象上,支线机场的航空运输生产数据也屡创新高,并在冬春航季航线开辟、服务创新等方面积蓄新动能。
7月,航班管家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我国支线机场发展情况》显示,2024年上半年,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达0.46亿人次,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11.9%。9月6日,吉林延吉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较2023年提前117天达到130.4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10月11日,新疆伊犁伊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10月28日,广东佛山机场宣布,今年旅客吞吐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年底有望达到120万余人次。这些数据无不生动体现着支线机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支线机场覆盖的地区往往人口相对分散,以新疆为例,这里地域广袤,城市之间、景点之间相距甚远,常常让人疲于奔波,给出行带来诸多困难。而当地支线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则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让他们得以更加便捷地前往大城市就医、求学、购物等,极大地提高了生活品质。
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支线机场数量持续增多。但机场建成只是开始,想要更好地发挥支线机场的作用,则需要多方共同发力。
“旅游+新媒体”为支线机场所在地的文旅产业赋能,让小众打卡地绽放光彩。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全国二、三线城市和小众旅游目的地的热度增幅远超一线城市,多个非枢纽机场客流量持续走高。许多支线机场所在地都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随着信息化文旅时代的来临,这些小众打卡地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喜爱。而当地机场恰好能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使他们轻松抵达目的地。同时,旅游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客流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支线机场繁荣,中小机场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由此形成闭环。
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让支线机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湖南衡阳南岳机场在行业内创新提出“文创IP+免费餐饮”服务理念,积极打造“衡阳那碗粉”餐饮品牌。这一做法在为旅客提供独特味觉体验的同时,也增强了地方机场的吸引力和辨识度。重庆黔江机场则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新项目、新场景、新体验,打造的“创新服务+”全链条发展路径被评为重庆市首个支线机场服务建设示范案例,进一步提升了支线机场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航线网络的持续完善助力支线机场更好地释放航空运输市场潜力。在近日开启的冬春航季,共有37家航空公司在新开的654条国内独飞航线上每周安排6102个航班运营,新开独飞航线数量同比增长26.7%,聚焦湘西、阿克苏、和田、哈密、喀什等旅游目的地支线机场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枢纽机场间的干支衔接航线和支线航线。由此可见,推动更多中西部、边疆地区旅游城市融入“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体系,激发支线航空市场活力,促进基础网有效联通成为今年冬春航季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依托大机场带动小机场,充分发挥机场集群效应,明确支线机场战略侧重点,才能为支线机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支线机场在后疫情时代民航业的恢复发展中表现出色,客运量增长、航线新开、航班加密以及服务创新都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支线机场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航线运营成本较高等。相信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和地方政府对支线机场支持力度的加大,支线机场未来可期。(中国民航报 记者李佳为)(转自中国民航报 6897期 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