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聚焦智慧民航 | 点亮“科技坐标” 生成“未来航图”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4-10-18 08:31:00

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超级感官”。这一小小的电子设备通过连接海量信息,极大地提升了个人的认知与沟通能力,推动了全球生产效率的提升。

今天,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民航业作为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行业,始终走在前沿。从电子客票的普及,到自助值机、行李全流程追踪等智慧服务的推广,再到能够全面进行态势感知的智慧机场建设,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民航业的运行效率和旅客的出行体验。

这些变化体现了科技对行业的深层次改造,而科技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展望未来,科技将如何发展?哪些新兴技术会在民航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塑造更加便捷高效的航空服务体系?在10月11日~12日于青岛举办的第二十二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上,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析热点趋势,为民航业未来发展点亮了更多“科技坐标”。

热点趋势一: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近几年,人工智能(AI)可谓是热度最高的“明星科技”。在全球范围内,AI已经成为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自我学习特性,在多个行业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时,风头正劲的AI也总能给人们带来意外和惊喜。特别是近两年,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强势进入大众视野,引发热烈讨论。

在民航领域,AI技术同样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本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为例,首个分论坛的主题便是“AI时代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来自通信、信息安全、民航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主题演讲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AI在民航安全中的应用前景、挑战及应对策略的最新思考。

与会专家表示,在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这让公众看到,一个以数据服务能力为基础,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经济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与此同时,AI技术也在不断取得新突破——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AI技术正在从过去的“感知理解世界”进入“生成创造世界”的新阶段。因此,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成为交通领域从业者的必修课。

对民航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掌握新技术,更需要全方位转型,以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

今天,从航班运营、机场管理到旅客服务,民航业的所有环节都在数字化浪潮中被重新定义。认真审视行业发展,革新无处不在。例如,随着智慧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机场运行越来越依赖物联网和自动化技术,智能安检、行李跟踪、自助值机等系统和设备已经成为现代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旅客的出行方式也逐渐向数字化和个性化转变,旅客愈发习惯通过数字平台享受个性化服务,包括定制化航班提醒、线上选座、追踪行李等。然而,效率的提升需要强大的数据驱动能力,而这种旺盛的新需求正是AI技术被民航业关注的重要原因。

国际航空电讯集团(SITA)亚太区商务与解决方案总监苏毅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一组数据。根据SITA今年2月发布的《2023年航空运输业IT洞察报告》,就技术而言,商业智能(BI)和人工智能(AI)将是航空公司未来3年优先投资的两大领域,分别有73%和64%的受访航空公司表示将在这两大领域进行重大项目投资。

航空公司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或许能够在另一位嘉宾的主题演讲中找到答案。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臣杰表示,“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AI解决了知识不对称的问题”。

这对于推动民航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论坛期间,多位专家指出,未来几年,我国民航业将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5GAeroMACS等新技术打破传统通信技术的瓶颈,行业的协同运行能力将显著增强;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机场等保障单位的数字孪生能力也将实现升级。

行业的变革,要求民航从业者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航空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精通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前沿技术。

在这一背景下,AI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知识不对称的问题,成为一线员工的“最强辅助”和“最佳教员”。AI不仅能够通过已有的数据快速生成智能助理和智能员工,助力提升全行业的技术素养,还能在数据处理、资源配置和优化航班调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同时,AI技术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快速适应行业需求的变化,为从业者提供实时决策支持,推动民航业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迈进。

热点趋势二:一切从业务出发

在关注前沿科技的同时,民航业在选择技术时不应一味追求新颖,而应该从业务出发,解决运营和服务中的核心问题。这一观点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讨论方向之一。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如果脱离实际需求,将难以为行业创造实质性的价值。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业务赋能,简化复杂流程、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因此,从业务出发消除需求痛点成为业界的共同选择。在本次论坛上,多位嘉宾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消除民航业务痛点中的实际价值。青岛民航凯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经理薛玲祥表示:“对业务理解的深度,决定了一套系统的使用价值。”

以机场运行监管为例。过去,机场各保障部门多采取大列表的形式监控航班运行。但是,随着航班量不断增长,这种方法亟须升级。“当每小时航班量超过30架次时,复杂的信息呈现方式会影响指挥员的注意力,降低其决策效率。因此,我们将机场运行监管系统中的大列表转变为进程单,帮助其集中精力解决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通过数据和算法对无效信息进行过滤,使指挥员能够密切关注那些放行异常的航班,在减轻一线工作负担的同时,大幅提高航班运行效率”。

同时,还要从业务出发,降低信息“噪声”。在多位与会嘉宾看来,技术应用应当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其中的关键是不增加额外的复杂性或负担。

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但近年来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给民航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相关专家指出,目前,互联网攻击形式呈现集团化、自动化趋势,导致航企需要研判的安全告警数量激增。为应对这一挑战,一些航企采用大模型技术赋能安全运营,对告警进行自动化分类和研判。通过大模型的“降噪”和筛选,工程师每天需要人工处理的告警数量减少到几百个至上千个,大幅提高了运营效率,减少了人力需求,并有效提升了安全事件的响应能力。

从业务出发,博采技术众长也很重要。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为业务运营提供更好的支撑。例如,AI技术能够快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帮助企业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如今,这些科技优势正得到更广泛的发挥。例如,东航在日常管理中引入了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合同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实现文档关键信息的抽取、比对和智能辅助审核等,使得业务人员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合同审核、模板比对、风险预警、数据分析和决策判断等工作。这不仅降低了人工处理的风险,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优化了东航的合同管理流程。

由此可见,在智慧民航建设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应始终围绕实际需求展开。AI、大数据等新技术只有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为企业和旅客带来切实的好处,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无论是提高运营效率、优化旅客服务,还是提高安全性,技术的应用必须以消除行业痛点为核心,从而推动民航业持续发展和进步。

热点趋势三: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自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来,低空经济迎来蓬勃发展期。

在本次论坛举办期间,低空经济与信息化分论坛备受瞩目。来自民航局信息中心、航科院、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航信等单位的嘉宾,围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5G+”技术探索无人科技新未来,以及运输航空与低空经济融合的商业思考等议题,深入探讨了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与完善路径,为未来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启示。

打造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本次论坛上,相关专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为支撑,以深化高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具有广泛渗透性和融合性的生产力形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低空载人、物流配送、巡查巡检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而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

低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实现标准化、网联化和数字化,涵盖低空飞行器的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关键服务能力。5G、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要素为建设低空智联网络、低空飞行监管平台和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支持,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发展。

今年初,从深圳到珠海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试点将原本2小时的车程缩短至20分钟,充分展示了低空经济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而根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深圳上空同时飞行的航空器数量将超过10万架,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本次论坛上,多位专家指出,2024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未来,低空航空器将面临高密度、高频次飞行的场景,需要解决空中数据的大规模传输和安全稳定控制的问题。要实现低空飞行的安全和高效,从航空器生产制造、适航管理、人员培训,到空中交通服务、综合运行保障、低空智联网和空域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更加全面的科技支撑。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全面的系统支持,才能确保低空飞行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推动低空经济贴近民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值得期待的是,以数字技术打造“低空天路”,不仅能够促进低空飞行与各行业实现深度融合,还将推动飞行场景的创新与拓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巴彦淖尔机场人工观测场设备升级改造顺...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250...
国门安检:强化业务技能 做好航班换季保...
东航云南公司开展航空安全员年终考核
新疆且末机场组织开展“119全民消防、生...
山东东营机场组织开展“民航知识进机关...
扫一扫,更高效 北海机场“微创新”改善...
于田万方机场恢复于田—乌鲁木齐—深圳...
新疆空管局顺利完成佃坝导航台校验工作
东航江西分公司组织红色观影
易宝支付亮相第二届CATA航空大会 交易服...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强化操作规范 全面开展...
塞尔维亚航空中国市场布局迎来新进展
同比增长278% 海口美兰机场2024年国际货...
呼和浩特机场赴新机场开展行李处理系统...
福建空管分局成功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大兴机场餐饮商圈开展“今天你微笑了吗...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趣味知识竞赛
吉林监管局党委开展“我的电影党课”系...
南昌机场员工餐刷卡门店新添4家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