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联”成体系“运”出效率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7-16 09:01:00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交通运输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和复杂的出行需求。空铁联运这一新兴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现代交通体系中的一大亮点。民航与铁路从竞争走向竞合,共同补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成为推动交通一体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的关键。
  顾名思义,空铁联运即通过航空与铁路的无缝衔接,实现旅客和货物的高效运输。这一模式充分利用航空和铁路各自的优势: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距离、高价值运输;铁路运输网络覆盖广、承载能力强,适合中短途运输。通过空铁联运,旅客和货物在机场与铁路车站之间实现便捷、顺畅转移,享受“一站式”服务,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对旅客而言,通过航空与铁路的无缝衔接,旅客无须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频繁换乘,减少了候车和中转时间。同时,航空与铁路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调度也有助于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延误和不确定性。此外,通过一体化的票务系统和服务平台,旅客可以更方便地查询、预订和支付客票,实现全程无缝衔接。对航空公司和铁路而言,双方都可以通过空铁联运拓展市场网络,更好地维系客源,增强用户黏性,更能避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真正实现从竞争到竞合的转变。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空铁联运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例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空铁联运发展,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个月,民航局与国铁集团签署《推进空铁联运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七项合作内容,从顶层规划、设施建设、旅客服务、信息互联互通等多个方面实现民航与铁路融合发展。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各地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空铁联运基础设施,推动相关项目实施。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京雄城际铁路无缝衔接,实现了旅客从机场到市区的快速转移。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也在积极推进空铁联运项目,力争打造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电子票务系统的应用整合,也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结合国内外空铁联运发展经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票务系统的整合与信息共享、运营模式的协调是实现航空与铁路两大交通运输方式协同融合的关键。在基础设施方面,短期来看,机场与铁路车站的空间距离需要通过便捷的连接方式——如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短途接驳巴士等——拉近;长远来看,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交通枢纽才能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方面,航空与铁路票务系统整合,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航空公司与铁路部门的紧密合作。在运营模式方面,双方的差异客观存在,如里程累积与兑换、贵宾服务标准等,还需要在国内实际情况与国际经验间寻求新的平衡。
  未来,随着空铁联运网络不断拓展,旅客和货物可以更加便捷地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转换,实现高效运输。这将有助于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交通运输整体效能。(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诗彧)(转自中国民航报 6835期 002版)
责任编辑:liji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