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亿航智能生产的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获得了民航局颁发的系统型号合格证(简称TC)。这意味着EH216-S的型号设计符合民航局适航要求,具备了载人运营的安全能力。
作为世界首个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型号合格认证,EH216-S取得TC证为全球创新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适航认证打造了重要标杆,推动了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适航审定规则、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民机发展,适航先行。所谓适航审查,就是由民航适航审定队伍对一款新研制的飞机进行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的全面考核,最终确认该飞机型号设计符合民用航空规章要求,可以进入商业市场。
从ARJ21到C919,我国民机制造业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适航审定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当无人驾驶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迭代为中国民航“变道超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时,无人机适航审定能力的与时俱进将成为其高质量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如今,我国民用无人机数量、厂家数量均高于有人机同类指标,且构型、用途更加多样,对适航审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亿航智能生产的EH216-S为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直接关系到乘客生命安全,因此针对其运行场景的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
基于行业发展的需要,2019年8月30日,经民航局适航司授权,在航科院适航所的基础上成立了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建立了一支专职专业的无人机适航审定队伍,从事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规章程序及相关标准的研究和起草工作,负责无人机登记注册及适航审定等工作。
当前,民航局已经提出了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理念。当无人机用于不同用途时,运行场景不同,风险要素不同,运行风险存在等级差异。监管部门将依照风险等级对民用无人机进行管理,不同运行场景下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存在差异。我国已经通过高风险固定翼货运无人机及低风险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审定项目的审定实践,建立了无人机分级分类的适航管理模式,为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完善积累了丰富经验。
此外,除了适航审定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战锤炼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具有专业素养的适航审定队伍也至关重要,这为完善国内的适航审定保障条件,积极参与主导国际适航审定规章标准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民航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无人驾驶航空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型航空器产业的发展,以审慎严谨的态度推进各类新型航空器领先应用、安全平稳运行。此次严谨、科学地制定应用于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的法规,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有力推动了无人驾驶航空业健康发展。一张合格证背后,是中国无人驾驶航空业安全、智慧、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