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得益于在特种货物运输方面积累的丰富保障经验,郑州机场已成为进口活体动物的优选机场。由全球各地飞往郑州的动物种类繁多,有大熊猫、长颈鹿、羊驼、马匹、袋鼠、海豚、黄鳝……可谓是应有尽有。倘若经郑州机场入境的动物们“组团”成立一个“空中动物园”早已不在话下!据统计,自今年初以来,郑州机场已保障23批共计7000余头(只)活体动物入境,相当于郑州市动物园动物总量的两倍之多。
让“动物飞客”入住“定制包间”
自活体动物口岸开通以来,郑州机场人始终把远道而来的动物当作自家的萌宠一般对待,他们还为一些身材高大的动物专门提供了“定制包间”。
2017年10月15日,郑州机场成功保障了66只来自南非的“大个子”——长颈鹿——运抵中国,它们个个身高都在2米左右。工作人员充分考虑此类动物的实际尺寸,用木质板给这些大家伙们量身定制了“包间”,以满足“大个子”能自然站立、转身和躺下的需求。此外,在“包间”面板上要通过打孔来实现通风,货舱环境也得调至适宜动物栖息的温度,从而让这些“大个子”能够更顺畅地出行。
运输活体动物,要充分考虑其健康需求,为不同的动物安排入住“大床房”“标间”或者“家庭房”。如果运输的是其他猛禽类活体,容器还应当足够坚固,防止动物逃逸。
对于互为天敌的动物,如猫和狗,应当隔离装载。若将其装载在同一个舱位,要保证它们彼此看不到,防止上演“隔空打架”。“包间”里也要固定配备必需的食具和水具,以便航班非正常延误时供动物食用。
“保姆式”照顾“萌宝”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必要时还得配备专属的“动物福利官”,为动物提供无微不至的“保姆式”照顾。2021年11月29日,622只“萌宝”羊驼从澳大利亚运抵郑州机场。羊驼因生性胆小,警觉性非常强,运输过程中需要被更贴心地照顾。
工作人员在出发前将这些“萌宝”们安置在安静、有遮蔽的场地,防止它们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如过度的阳光、噪声和气流,未经授权的人员也不得接近或干扰动物。在发运开始前2个小时,“福利官”会给它们投喂便餐和少许水,再为它们办理“值机”手续。为这些“乘客”挑选“座位”也是有讲究的,所选位置应确保在打开货舱门时,动物不会立即受到当地温度的影响,也不能选在通风出口前面或其下方。
在抵达目的地后,早已守候在旁的工作人员会操控“大力士”——升降平台车和叉车——将它们运送到地面,整个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倾斜和摇晃。到达地面后,“动物福利官”会为这些“萌宝”进行诊断,确定其是否健康,通常会重点关注它们是否警觉、呼吸顺畅,能否正常站立,有无呕吐或腹泻迹象。在一系列流程之后,“萌宝”们歇息片刻就要接受海关查验了。
“空中动物飞客”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进行身份查验,由海关部门对其进行检验检疫。
今年8月17日,46匹3岁~8岁的荷兰小矮马从卢森堡经过11个小时的空中“旅行”抵达郑州机场。为了不让“客人”久等,郑州机场海关与航空公司、河南机场集团货运公司等多部门联合商讨“待客”方案。工作人员为小矮马开通了进境活体动物“绿色通道”,在飞机上就可以进行检疫;同时实行“机坪理货、机坪验放”模式,实现随到随验、通关“零延时”。经现场检疫合格后,这批小矮马被顺利运送至指定场所进行隔离检疫。
众“明星”登上各自“舞台”
这些“动物飞客”大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不同文化交融的绚丽风景。
大多数活体动物在入境后会被运送至全国各地的动物园、游乐园等场所供游客观赏。2017年9月29日,来自日本的4只“萌兽”——太平洋瓶鼻海豚——顺利抵达郑州机场。这批海豚体长约2.3米~2.6米,年龄在4岁左右,这也是郑州机场首次进口海洋类活体动物。此外,还有来自荷兰斯纳维尔霍夫养殖场的小袋鼠也通过“空中丝绸之路”航班来到郑州机场,这些动物后续都将在全国各地与大家见面。
也有一部分活体动物入境后用于繁育研究,以培养优良品种。2016年10月26日,645头加拿大种猪从美国安克雷奇机场经过近10个小时的飞行抵达郑州机场。该批种猪经隔离检疫合格后,被运抵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繁育养殖基地。将这些优良种源补充到国内原有的繁育体系中,可进一步改善现有种猪的生产性能,实现规模化养殖,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商品猪,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标准肉类的需求。
还有部分动物被用于培训和比赛。2018年3月2日,11匹法国PONY马经过16个小时的空中“旅行”,从卢森堡运抵郑州机场。这批PO?NY马的品种主要包括纯种小马、法国赛尔小马、杂交小马、舍特兰迷你小马,它们也是首批通过郑州空港口岸进境的法国小矮马。PONY马聪明友善,性情温顺,深受青少年青睐。经隔离检疫,所有健康合格的马匹被相关马术俱乐部选用,供马术培训和比赛使用。
当然,还有一些进口活体动物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如安格斯肉牛、澳洲和牛、菲律宾黄鳝、智利三文鱼、波士顿龙虾等等。五花八门的美味食材经郑州机场海关入境验放后,在第一时间被快速分拨至国内部分城市。
自今年初以来,郑州机场生鲜进口货机运营日渐繁忙,经郑州机场空运的三文鱼、龙虾包机就有10多班。随着郑州机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改扩建项目于2022年8月正式通过验收,越来越多的鲜活产品能够打“飞的”运抵郑州航空口岸,同时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和高效通关,郑州机场迎来了“东南亚生鲜季”。目前,郑州机场拥有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肉类、活体动物、邮件、药品7大口岸,是国内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
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河南机场集团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核心,高质量推动郑州航空枢纽建设,培育形成了网络覆盖性、通关便利性、设施完备性、保障高效性、集疏运便捷性五大核心竞争优势,成功探索出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时至今日,郑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最高突破70万吨、规模位居全国第六,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身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薛奥林、许宏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