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文旅部公布了第三批恢复出境团队游有关国家和地区名单,加上前两批试点恢复出境游和相关业务的泰国、印度尼西亚等60个国家,目前试点出境团队游国家和地区已增加到138个。在后疫情时代,虽然国际航线恢复速度不如国内航线,但我国出境游目的地和相关产品持续增加,中国公民出境游意愿迅速回升。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出入境人员已达1.68亿人次。由此可见,我国出境游市场进一步放开后,旅客选择出境游产品的热度也随之飙升。那么,为了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出境游假期,旅客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呢?
行前准备要充分
所谓有备无患,在选择出境游之前,游客要充分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相关情况,包括政治局势、社会治安等信息,尽量避免前往危险地区。建议游客在选择目的地时参考外交部或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出境提醒,避开有风险的目的地国家,尽量前往安全系数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旅游;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海关规定、出入境要求,避免因携带违规物品影响自己的出行;要了解出行期间当地的天气状况,携带合适的衣物和必备药品,并根据自身情况购买旅行保险。另外,在国外旅游期间一定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海关规定要遵守
出境游一定要遵守我国和目的地国家的海关规定。我国海关明确规定以下物品严禁携带入境:肉蛋奶、水果蔬菜等动植物及产品;病媒生物、生物制品;武器、核生化爆等危险物品;伪造的货币、有价证券;对中国有害的印刷、影音制品;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制品;各种毒药毒品和其他法律禁止的物品。同时,我国还明确规定,游客严禁携带象牙、犀角以及含濒危物种成分的中药出入境,在境外旅游期间不要参与非法猎杀、采集、使用野生动植物,也不能非法购买、携带、邮寄、托运濒危物种及其制品。
为了出境期间方便使用,很多游客都喜欢携带大量现金,这就要求大家了解各国海关关于携带现钞金额的规定。我国海关规定,个人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5000美元(含)以下的,海关直接放行;5000美元以上10000美元(含)以下的,应向银行申领《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原则上,除个人出境赴战乱、外汇管制严格、金融条件差或金融动乱的国家(或地区)等特殊情况外,不得携带10000美元以上的外币现钞出境。此外,各国海关都对游客出入境携带的现钞金额有明确要求,携带超额现金需要申报,否则可能面临被没收或法律处罚。游客出境前应了解目的地国家海关最新的入境政策,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海关申报单,进行物品和现金申报。如因为违反当地海关规定等事项入境受阻,应耐心解释并尊重当地移民局人员,在必要时可以联系我国使领馆寻求帮助。
安全第一要铭记
出行安全是游客在选择出境游目的地时的重要考量,其重要性远远高于出行便利、服务体验等因素。比如近年来个别国家枪击、抢劫、盗窃等暴力恶性犯罪案件频发,个别国家相关机构甚至对我国游客采取出入境盘查、上门约谈等方式进行骚扰。对我国游客来说,这些国家的出境游体验一定会变差,出行意愿也会大大削弱。此外,游客应尽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旅游服务项目,尤其要谨慎选择潜水、漂流、水上运动、热气球、高空跳伞、蹦极和攀岩等高风险项目。
“上车睡觉,到景点拍照”几乎已成为所有出境旅游团的写照,由此可见交通工具在出境游中的重要性。据统计,游客在旅游途中意外受伤,六成是因为摔伤,其余大多是游客乘坐大巴或其他交通工具导致的。因此,在旅游期间乘坐各种车辆时应系好安全带,一些国家的警察还会对旅游大巴进行检查,若游客没有系安全带会对游客本人和司机进行处罚。
如果遇到地震、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游客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及时调整行程,避免前往危险地区。如果在国外旅游期间遇到安全问题或其他困难,游客可以自行或者要求旅游团的领队及时向组团的旅行社和驻所在国家的中国使领馆报告。
个人财物要看好
在出国旅游时,保护好个人财物非常重要。首先要增强安全意识,尽量避免“露富”,避免在人多的地方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其次应尽量避免独自出行,保管好个人手提包、背包、证件和其他贵重物品,防止以乞讨为幌子的偷窃和摩托车“飞车党”抢夺。建议游客在出国前购置防盗腰包、钱夹、护照夹等,以保护自己的财物安全。出游期间最好将护照、签证、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分开存放,同时也可以准备好这些重要证件的复印件或用手机拍照留存,如遇财物丢失或护照遗失、损毁、被盗抢等情况,可以马上报警,留存的复印件和照片可以用作身份证明。
此外,游客在国外旅游期间不得参与赌博、吸毒或色情活动,还应该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假冒使领馆或国内相关部门以及冒充老乡或亲朋好友的电信网络诈骗。
领保电话要知道
游客在出游前可以下载“中国领事”App,了解各国安全提示。此外,该App还具备翻译、直接拨打我国外交部12308热线电话以及申请紧急旅行证件等功能。当然,游客如果需要帮助,也可以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65612308,或直接向我国驻国外使馆、领馆、领事办公室寻求帮助,第一时间申请补办回国证件。上述电话号码记不住也不要紧,只要手机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抵达目的地国家后,游客就能收到运营商发来的我国外交部领保中心提示短信。短信内容不仅包括各种提示信息,还包括我国外交部领保中心的电话号码、所地国报警和外国人寻求帮助的电话号码等。建议各位游客都认真阅读和保存这条短信,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十一”长假临近,我国出境游市场将迎来全面爆发。希望各位游客能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出行、快乐出游,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马旭辉)(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