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民航市场既热闹又繁忙,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第一个暑运的到来,人们出行的热情为各航空公司和机场创造了喜人的数据。除各大热门航线航班客座率明显上升外,许多支线航线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伴随着民航市场的快速恢复发展,支线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支线机场开通国际航线
长期以来,由民航航线编织的航空网络承载着人们远航的梦想,也点亮了大家奔赴远方的希望。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254个运输机场。其中,支线机场作为我国民航基础设施体系中的“绝大多数”,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面积最大、地域最广、地形最复杂多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24个机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新疆“市市通机场”远比“市市通高铁”性价比更高。位于新疆的机场大多数是支线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并不大。即便如此,这些支线机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依旧不容小觑。
7月,新疆喀什机场更名为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成为新疆首个支线国际机场。人民网报道,喀什徕宁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面积3.3万平方米,1号航站楼面积1.7万平方米,共设11个登机廊桥、27个机位;跑道长3200米、宽45米,最大可使用机型为波音747-400;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万吨、飞机起降39417架次的使用需求。目前在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有16家,可通达26个疆内外城市,共开通疆内环飞串飞航线、疆外直飞航线39条。目前该机场每日保障约75架次航班,日均旅客吞吐量在1万人次以上。
随着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更名,未来开通国际航线后,必将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喀什广播电视台报道,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航空枢纽,喀什徕宁国际机场1.5小时航空经济圈覆盖周边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的首都或主要经济城市,拥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跨境贸易的独特优势。目前,该机场1号航站楼正在进行施工改造,为开通国际航线作准备。
支线机场虽然大多位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小城市,但开通国际航线并不稀奇。今年5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湖北恩施许家坪机场对外开放,标志着恩施机场成为湖北省第二个支线国际机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湖北日报》采访时表示,以前航空公司执飞恩施出入境航线需要口岸每半年进行临时开放申报,而且在航线审批、运力引进以及时刻申请方面流程复杂烦琐。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意味着国外的投资者、游客可以从境外直飞恩施,不仅有利于促进更多国际航线开通,国际航空公司也可以在恩施执飞更加持久稳定以及质量更高的国际航线,省去了以往临时审批流程,对于恩施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具有重大意义。
在困难与挑战中迈步向前
虽然支线机场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计划、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支线机场发展仍然充满困难与挑战。综观我国支线机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机场布局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民众出行难题,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客源相对有限,以非公商务旅客和自费旅客为主,支线机场大多面临亏损问题。即便如此,支线机场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下。
近几年,新疆地区因为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不少过去游客稀少的景点变得人头攒动,支线机场与支线航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日报》报道,2012年~2022年是新疆机场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机场数量由2012年的17个增加至2022年的24个,机场密度从2012年的每10万平方公里1.02个增加到2022年的1.5个,保持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全国第一。新增的支线机场几乎全部位于偏远地区,在进一步提高全疆民航通达能力的同时,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新疆航线网络不断织密,“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预期目标初步实现。在高峰期,疆内支线机场互通航线达到56条,支线机场直飞疆外航线达到65条,开通直飞疆外航线的支线机场达到14个,直飞疆外城市达到22个。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支线机场的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新疆且末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且末机场为民众提供了快捷运输服务。黑龙江漠河机场建成后,夏季到漠河旅游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
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支线机场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基础。显然,发展建设好支线机场,织密支线航线网络,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快速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除了可以提升地区之间的通达性,还可以优化经济空间布局,改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发展。重庆黔江武陵山机场作为典型的支线机场,2010年通航后开通了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经停黔江前往昆明、重庆、珠海等地的航线,不仅提升了地区之间的通达性,还成功吸引了一些航企专门开通在黔江经停的航线,聚集了经停地两端不同城市的客源。
加大与枢纽机场的协同发展力度
支线机场具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不可替代的优势,要进一步发挥支线机场的作用,让枢纽机场与支线机场协同发展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之一。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航线网络规划,实现干线、支线合理衔接,能够保障多数支线机场所在城市旅客2小时~6小时到达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作为全国拥有支线机场最多的省份,新疆枢纽机场与支线机场的协同发展备受关注。《新疆日报》报道,2023年上半年,随着新疆旅游、商贸业快速恢复,新疆机场集团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空枢纽作用,加大力度促进区内枢纽机场与支线机场协同运行,航空市场开拓力度随之加大,客货运市场恢复成效显著。截至6月底,乌鲁木齐至中亚国家航线全部恢复,累计恢复国际航线14条,与11个国家的13个城市通航。
成都作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枢纽机场的城市,更好发挥机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就要努力构建枢纽机场与支线机场协同发展的模式。目前,四川机场集团以成都天府、双流两大机场为主枢纽,达州、西昌两个支线机场为次枢纽,正在着力构建“干支通、全网联、体验好”的航线网络。《华西都市报》报道,达州金垭机场是四川省“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航的第一个支线机场。今年5月16日20时26分,成都航空一架ARJ21-700飞机飞抵该机场。这是成都航空在此投放的第二架驻场飞机,飞机驻场无疑增加了达州往返成都的航班班次。在此基础上,达州金垭机场还优化了航班时刻,初步建立了“每天五六班,涵盖早中晚时段”的“达成空中快线”运行模式。丰富的时刻选择、低至百元的机票价格和仅40分钟的航程,瞬间拉近了达州与成都的距离。
聚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中国民航“第四极”的打造,四川机场集团提出,整合集团下辖成都天府、双流两个国际枢纽机场及周边10个支线机场资源,构建“枢纽—次枢纽—支线”梯队式运输机场体系。接下来,四川机场集团将以西昌、达州机场为核心节点,积极打造省内热点旅游城市“串”起来、“环”起来的支线航线网络布局,加强省内各支线机场协同发展,持续提升支线机场服务水平。(《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