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机场建设道路上,大型机场一骑绝尘,中小机场则或多或少有些顾虑。对大型机场来说,智慧机场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清晰而迫切的。例如,在北上广深等超大型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数量逐年攀升,在硬件无法快速扩容的背景下,通过智慧机场建设提升航班运行效率和旅客出行体验势在必行。不仅如此,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大型机场往往更有意愿从零开始设计建设系统化的智慧系统,为发展留足“数字空间”。然而,中小机场往往位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的地区,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00万人次的不在少数。对这些机场来说,考虑到现有信息系统足够支撑机场运行,其对智慧机场建设的需求往往不如大型机场迫切。
的确,大型机场的“智慧化方案”不一定能解决中小机场的“发展之痛”。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机场更应紧抓机遇,通过数字化和智慧化手段解决现实问题。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不到2亿人口乘飞机出行,约占中等收入以上群体的一半。这一群体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当时全国238个运输机场中,39个大型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约占全部机场的83%,约200个中小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仅占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有相当数量的新增中等收入群体来自中小城市,需要中小机场满足这些旅客的航空出行需求。
这是时代给予中小机场的机遇,也是发展抛给中小机场的难题。那么,中小机场该如何解答这一“发展命题”呢?对此,首先需要明确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安全基础还不牢固,风险防范能力仍须提高;建设能力不足,机场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经营管理机制有短板,配套支持政策仍须健全。
也就是说,在建设理念上,中小机场需要充分调研并科学预测容量,同时综合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很多中小机场由于缺乏地方政府有效政策支持,资金压力较大,在一次性投入大、日常维护成本高的设备配备投入方面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在建设项目上,中小机场要将确保运行安全、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例如,中小机场的跑道侵入事件数量高于大型机场,为此,不少中小机场开始通过引入相关防止跑道侵入技术,提升机场安全运行效率。尽快补齐短板,正是智慧机场建设对于中小机场安全发展重要性的体现。
与此同时,中小机场也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中小机场的空管人员长期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的现状。在这个方面,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化解人员、需求、安全之间的矛盾,十分值得关注。事实上,中小机场通过远程塔台技术,与大型机场开展协同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每一个机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中小机场服务着一方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着一地人民走出去的希望。智慧机场建设并不是一场比拼大手笔、大规划、大投入的竞赛,而是希望通过技术赋能,解决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问题,为每一个民航人加一个助手,为每一位运行环节加一层保护,让更多旅客能够安全、顺畅出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 转自《中国民航报》第6612期 第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