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乘风破浪奔向复苏的春天——在新形势下推进行业有序复苏述评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2-12-28 12:50:00

站在岁末回顾来路,总是让人感慨良多。这是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的第三年,民航所受的影响甚至比前两年更大,发展态势随着疫情形势起伏。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全行业面对航班量和旅客量锐减、经营亏损严重、从业人员身心状态下滑等重重困难,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爬坡过坎,在逆境中默默蓄力,为疫情下保通保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二十条”“新十条”等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我国经济复苏步伐持续加快。航班“飞起来”,物流“动起来”,市场“热起来”,包机“拼起来”——民航业终于在经历了3年的低迷后,开始飞向逐步复苏的春天。我们期待着,记忆中行色匆匆的旅客、熙熙攘攘的机场、座无虚席的客舱能够早日重新归来。

稳中求进 为行业积蓄复苏力量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加深。

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民航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过去3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影响深度和持续性都远超预期。

面对疫情大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始终关心和支持下,行业上下沉着应对,一手抓疫情防控,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措施;一手抓安全发展,不断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动能。

行业发展之“稳”没有改变。民航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了行业发展大盘。在安全上,民航努力坚守安全底线,我国运输航空百万小时事故率、运输航空事故征候万时率等安全指标处于世界前列,能够为民航复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生产规模上,我国民航年旅客运输量稳居全球第二位,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占比达到33.1%。在保障资源上,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52个,运输机队规模达4117架,航线网络遍及五大洲。民航行业多年发展积累的稳健实力,为行业复苏筑牢了基本盘。

行业发展之“韧”经得起考验。实践表明,民航发展韧性十足,只要疫情得到控制,航空客货运需求就会增长,民航发展就会明显反弹。例如,在2021年国内疫情平缓时期,航空旅客运输量迅速回升,国内航班量从2月末开始,持续性地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达数月,即使在经历了8月的暂时下降后,又在当年10月顽强回升。今年第三季度,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行业主要运输指标恢复程度高于第二季度,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比第二季度增长14.4个百分点、23.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可以预计,一旦疫情进入较为稳定阶段,行业发展将稳步恢复。

行业发展之“进”基础扎实。在受疫情影响航班量较少的低负载期,民航加快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行业发展短板。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湖北鄂州花湖机场投运,实现客货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向着“国际一流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全球重要航空物流节点”目标迈进;为助力川渝城市群发展,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以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建设为杠杆,科学运用跨周期扩建策略,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京广空中大通道正式启用,大幅缓解航路拥堵情况,对推进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沿线地区经济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行业复苏打下了坚实基础。

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新的一年,疫情发展依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但我们相信,疫情可能带来一时波动,而短期冲击不改长期大势。很多国外媒体认为,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中国的航空出行需求将大幅上升,这甚至标志着全球航空业将就此开启大好局面。

坚定信心 为经济插上复苏翅膀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这将为民航恢复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航空市场空间仍然大有潜力可挖。相关数据显示,在近期新增航空人口中,来自一线城市之外的比例为90.8%,并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依托我国稳定的宏观经济大盘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民航发展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和信心。一组组数据勾勒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实施后行业复苏的生动景象:

机场忙起来——大型机场航班量呈阶梯式增长。12月10日,北京首都、大兴两机场航班起降架次较前期增长100%。

航班多起来——各航空公司纷纷加大国内航班运力投放力度,持续恢复、新增国际航线,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从12月1日至今,国航恢复和新开了5条航线,增班了3条航线,合计每周增加航班23架次。12月12日,东航国际、国内总航班量达1421架次,其中国内航班量达1379架次,比12月1日增长超过150%;当日东航运输旅客近14万人次,较月初增长近140%。川航陆续恢复45条重庆进出港航线,高原和特色航线实现全部恢复。

包机拼起来——从浙江“千团万企包机抢订单”登上热搜榜,到四川省商务厅包机“组团出海”赴欧洲拓展市场……民航以超常规速度申请时刻、选定机型、调配飞机,几十架次包机第一时间助力外贸“加速跑”。

蛰伏许久的在线旅游平台也开始热闹起来。在一些在线旅游平台上,春节前夕的机票搜索量暴涨至3年以来的最高点。原本进行直播带货的线上旅游客服也瞬间“换装”,重新拾起了老本行。

加密的航班、回升的客流、热搜的机票,彰显了民航行业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而民航的稳步复苏,也将更好地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插上腾飞的翅膀。

迎难而上 为世界注入复苏活力

“中国将为全球民航复苏注入新活力”。今年10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第41届大会上,中国民航的发展得到了全球民航的高度关注。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中国民航的稳定复苏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更关系着全球民航的安全可持续发展。3年来,世界的目光始终聚焦中国民航恢复发展的每一步。

10月30日,中国民航启动了2022/2023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在新航季,国内外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国际客运航班840班,比2021/2022年冬春航季增长了105.9%。

自12月初以来,我国国内航班量从日均不足3000架次迅速增加至4000架次,一度接近1万架次。

在积极复苏的同时,中国民航更加重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把握好行业恢复发展的节奏,确保安全第一,确保航班量增长速度同行业综合保障能力相匹配,确保特业人员保障留有充足裕度,综合考虑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和空防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引导航空公司稳步恢复航班。

3年疫情,我国民航业走过了“至暗时刻”。而硬币的另一面,经历了疫情洗礼的民航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实现了国际货运市场持续高位运行等新发展。接下来,中国民航的全面复苏理应包含对后疫情时代航空客货运新特点、新需求的关照。要通过完善销售服务、创新服务产品、优化营销策略、延伸服务链条等方式,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探索契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丰富航空运输市场内容,加强市场供给,提高服务水平,深挖市场潜力;要更加重视旅客的新需求,不断完善一码通关、自助办理、人脸识别、无接触服务等智慧化服务手段,满足旅客对民航服务的心理预期。

于风雨中笃行,在逆境中奋起。我们经受了狂风骤雨的考验,期待着生机勃发的春天。在即将到来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让我们把满怀的信心化作迎难而上的铿锵脚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奔向行业复苏发展的美好明天!(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