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疆推出了T50、T25两款新型农业无人机,其针对大田喷洒、肥料播撒、果树喷洒等应用场景进行多项优化,全面提升了农业生产管理中的作业效率、效果、智能化水平和稳定性、安全性。在这两款农业无人机的宣传片中,笔者感受到了无人机技术给农业革新、农村振兴和农民解放带来的超乎想象的能量。
通用航空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已被实践反复证明。1987年,日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植保无人机。目前,日本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耕地面积接近1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0%,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
邻国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样,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巨大。传统的通用航空农业作业比较适合在广阔的平原上开展,因此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大型农场,通航助农的潜力得到了有效挖掘。但是我国东南地区丘陵广布、农田零碎、人均耕地面积小,这些特点虽然限制了传统的通用航空农业作业,却为更加灵活和智能的无人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
农业无人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农业无人机特别适合水田、高秆作物种植区和丘陵山地等人工和地面机械难以下地的场景,善于开展水稻田播撒、病虫害防治作业,可贯穿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并且购置与使用成本不高,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提质增收,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从微观到宏观,农民让农业更轻松,从整体上推动了乡村振兴进程。
新一代农业无人机挂载多光谱镜头,能够完成农田作业信息采集和监管,根据农作物长势生成农业处方图,指导农业无人机作业,做到高精度喷洒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其噪声污染和碳排放与传统农机相比更少,具有环境友好和绿色可持续的特点,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无人机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科技工具,更在此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岗位、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农村人口流失,青壮年远走城市,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是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难题。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正式被人社部确定为新职业。从薪资待遇、工作内容、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无人机驾驶员无疑是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对年轻人有足够的吸引力。根据民航局的数据,25岁~35岁从业者在无人机驾驶员中占比超过一半。随着农业无人机的推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并且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青壮年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逐步改变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使农村焕发活力。
从“一腿泥”到“指尖忙”,从进城务工到返乡成为“新农人”,这就是新技术对农业生产条件与农村生活面貌的改变,期待更多农业无人机成为农民的好帮手。(《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