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中秋无忧飞去赏月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2-09-05 14:24: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永军 报道:暑运结束,中秋、国庆假期近在眼前。自暑期以来,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让旅客的出行意愿、出行信心不断增强。某旅游平台日前发布《2022年中秋及秋游预测数据报告》显示,自端午节中远程旅游市场出现拐点以来,国内旅游市场保持了本地、周边游加速复苏,长线游企稳回升的发展态势。截至8月30日,中秋假期机票订单量增长近两倍。优惠票价、餐食升级、服务精准,连行李都能“门到门”,在秋高气爽的大好时节,成旅客之美,让大家来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成了各航空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在做的美事。

餐食突出主题化 让味蕾充满想象力
国际旅行餐饮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航空餐已成为旅客选择航空公司排名前3的考虑因素。航空餐也成为航空公司“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法宝。
从传统的国航烧饼、南航大包子、东航饼干以及海航海苔味饼干等我国“四大著名”航空食品,到如今各种花式餐饮轮番上阵,旅客不禁连连叫好。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特色主题餐饮必不可少。今年中秋节当天,乘坐南航航班的旅客将能够品尝到岭南传统风味月饼,国航公务舱旅客将能实现“哈根达斯月饼自由”。
南航还将开展“木棉婵娟”“木棉国庆”主题航班活动,通过统一的客舱装饰布置、特色广播词和形式多样的机上活动,与旅客在云端共庆佳节。
万米高空,手可摘“星”,航空餐主题不仅限于节日。厦门航空携手上海米其林三星餐厅泰安门创始人Stefan Stiller主厨精心设计的头等舱定制菜单受到了很多商务、高端旅客的喜爱。厦航最新出炉的“山海同席”新闽菜定制菜单,将闽菜以“和醇、香辛、馥郁、甘冽、上清、陈年、厝里”7种味型进行重新梳理定义,设计了每种味型的风味卡,关联大众生活中熟悉的风味印记,在具象化表达味觉的同时,让旅客在万米高空中开启关于闽菜的独特“想象索引”。
更让旅客欣喜的是,航空餐主题的特色搭配还能由旅客自己说了算。付费选餐服务就是将主动权交给旅客,可大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近年来,付费选餐“年年岁岁各有新趣味”。
近期,吉祥航空将为经济舱旅客提供“吉享星厨”付费选餐服务,上线5套中西式餐点,包含中西风格与荤素搭配的早餐、正餐、儿童餐、素食四大品类,包括西式炒蛋配香草鸡胸套餐、味噌烤鸡排套餐、香煎卡真大虾套餐、火腿蛋蔬菜炒饭套餐、上海四喜烤麸面套餐等丰富品类。
南航经济舱付费选餐服务套餐则兼顾中餐、西餐,并提供多挡价格,支持通过手机App、小程序预订餐食,其中潮州鱼蛋河粉、牛筋卤蛋河粉和牛筋牛腩河粉独具岭南特色。南航“木棉特饮”是结合节庆、时令研发的“木棉系”特色饮品,将“木棉金秋”特饮升级为“菊花枸杞”特饮,在精品航班头等舱、商务舱迎宾环节呈送,温润宜人。“空中酒窖”更受旅客青睐,来自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知名酒庄的葡萄酒,世界知名品牌的白兰地、威士忌、利口酒等让客舱充满异域风情。
对于航食的多样化竞争趋势,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指出,“航食的市场化竞争,绝对不是把航空餐照搬出来,而是从企业的经营思路、菜品的口味以及营销创新等多维度进行变革,全面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民航观察员王疆民也认为,近两年来,航空餐的竞争本就日趋激烈,有些航企甚至选择与高端餐饮企业合作,推出特色餐食。“在特殊时期,餐饮行业也在经历大浪淘沙。如果趁此机遇,利用自身卫生、安全、食材新鲜等优势大力营销推广,树立航企品牌,就能走出一条市场化新道路”。
服务突出精准化 让不同人群都“飞得其所”
无论是儿童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商务人士还是首乘旅客,让每位旅客都能顺畅乘机是民航人的初心。
“上了飞机,一定要多喝水啊!”近日,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小朋友灿灿的妈妈在将其送至国航工作人员手中时特别叮嘱道。暑期及开学季,像灿灿这样的“小候鸟”很多,其中不少是无成人陪伴儿童旅客。
“往年孩子一个人坐飞机,我都有些不放心。但今年我能在手机上实时看到孩子的飞行情况,真是很意外,没想到民航服务这么人性化。”近日,无陪儿童丁丁的家长在接机时感慨地说。丁丁家长享受到的正是东航西北分公司“首乘服务升级行动”与无成人陪伴儿童“可视化”服务。
据悉,今年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升级了无陪儿童服务,在航空公司员工全程陪护的基础上增加了监控功能。家长们可以通过网站、手机App随时关注孩子的行程状态;完成旅行后,还可通过网站、App查看孩子的空中饮食情况和飞行照片。
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乘机情况,对孩子独自乘机更放心,南航推出“木棉童飞”乘机卡,详细记录小旅客的饮食和乘机情况。乘机卡采用卡通样式绘制,形式新颖活泼。每次航程结束后,乘务组会将认真记录的“木棉童飞”乘机卡送给无陪儿童旅客作为纪念。
首乘旅客,顾名思义就是首次乘机旅客。据统计,目前我国还有超过10亿人没有乘坐过飞机。消除首乘旅客的后顾之忧,让其无忧完成值机手续办理、行李托运等环节是航空公司真情服务的体现。近日,天津航空推出“首乘+”服务,为首乘旅客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
针对没有乘坐过飞机的庞大群体,自2021年起,各航空公司从地面到空中推出了一系列首乘旅客服务,给旅客带来安全、快捷、舒适的航空体验。海南航空联合西安、汉中、延安、榆林、兰州、西宁、银川等7个机场推出“首乘无忧”暖心服务,机场内设有专属首乘旅客引导员,在值机区域为首乘旅客提供引导和疫情防护提示等爱心服务。
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是未来乘机的主力军。今年中秋节正值学生返校高峰,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大学新生的入学需求,降低学生返校成本,多家航空公司推出特惠产品。如海航航空集团旗下北部湾航空推出新生优惠产品“致青春 新生惠”。大学新生购买北部湾航空自营航线机票,在原有折扣基础上还可享受直减及更多行李额等优惠。
民航专家林智杰表示,种种新举措的推出,是航空公司以分析用户需求为基础不断探索创新“最后一分钟”产品的良好开局,对努力寻求复苏的民航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产品创新本身的意义要大于产品的经济效益。“这象征着航空公司的营销更加贴近旅客,更加围绕旅客需求,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落脚点”。
 新产品突出个性化 让出行“一路无忧”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分析指出,伴随着中秋节、国庆节的到来,此次燃油附加费下调、机票成本下降将有利于乘机出行。机票买得值,航空餐吃得好,还有哪些环节能让旅客省心呢?这不,更便捷的行李服务来了。
近日,家住北京的王先生带老人、小孩去福建游玩。出发前,他在南航网站上发现了新推出的“行李到家”服务,决定尝试一下。不到一小时,就有专人上门核对相关运输信息及行李内装物品种类,并将行李提取走了,而行李将与其乘坐的航班同机抵达目的地。航班落地后,行李又在几个小时内被送到了指定酒店,他们一家人全程无须操心行李运输。
据了解,南航去年创新推出全程“行李到家”服务产品,成为国内首家落实民航局“行李门到门”要求的航空公司。截至目前,南航“行李门到门”服务已推广至全国19个机场,覆盖南航191条国内航线、超过560个航班,每天可为超12万人次旅客提供服务。
与之类似的服务还有湖南航空推出的行李“港到门”服务。直到旅客到达目的地以后,全程无须接触行李,最大程度为旅客节约出行时间,免去搬运行李带来的诸多不便。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行李服务体验的还有海南航空。近日,海南航空“行李到家”服务让旅客一致称赞。预约“行李到家”服务的旅客,到达目的地后4小时~6小时便可在指定地点与自己的行李见面,还可通过海南航空App实时了解行李运输进程。
随着各种行李服务的普及与升级,行李不在手边不安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南航已在贵阳机场正式启用到达行李发放展示系统,各地乘机至贵阳的南航旅客下机抵达托运行李传送带,均可即时收看所乘航班行李运输的“现场直播”,第一时间了解南航地面工作人员搬运行李的相关情况。目前,多家航空公司已在指定机场上线该服务。如东航北京地面服务部日前在北京大兴机场率先试运行出港行李装卸可视化服务,旅客可通过东航值机区航显屏幕,看到托运行李在行李分拣区域装卸作业的全过程。
行李服务是未来民航服务旅客的重点之一。民航局表示,要进一步以“十四五”规划为牵引,持续深化行李跟踪系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构建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行李运输服务体系。

 视野
民航服务不断创新
助力行业行稳致远

中秋佳节,赏月是最具仪式感的活动。在金秋这个收获的季节,既要盘点收获,又要播种希望。在行业复苏大背景下,各航空公司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促使行业正从“发展快”的状态向“发展好”的目标迈进。
针对以往消费者投诉颇多的餐食问题,各大航企正在进行全新的个性化探索。目前,已有17家航空公司提供机上餐食定制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航企App、网站等渠道网上订餐、自主选餐。部分航空公司还根据航线旅客构成、地域文化特点等,推出了具有地方风味、节日特点的机上餐食。与此同时,老年人和儿童的航空出行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各航企纷纷推出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国内不少机场也设置了人工服务柜台,提供咨询、指引、凭证打印等服务。
民航改进服务、提升旅客体验永远在路上。例如,针对“信息孤岛”等问题,民航形成了一套统一的数据处理与共享标准体系,努力建立行业内跨系统、跨网络、跨主体的工作机制,促使相关主体根据统一标准开展工作,实现了行业相关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为民航科技和服务创新应用提供了参考,也为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积累了改革经验。同时,民航业不断增强旅客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促进业内各单位增进了解、共同提升,开发更多流程便利、体验美好的个性化服务产品,打造以服务为内核的航空商旅生态圈。
有业内人士总结,未来很多行业将从产品和价格的竞争逐渐转向服务、技术和效率的比拼。民航业亦是如此。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运输生产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超出预期,而近期航企一系列提升服务的创新举动将有助于民航市场回暖和行业未来长期健康发展。 (王永军)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