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武汉公司的2002年~2022年,是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20年,是特色优质服务提升人民出行体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20年,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践行央企责任、主动担当作为的20年。
东航武汉公司立足湖北、辐射全国,依托东航航线网络飞向全球,成为中部地区机队规模最大,湖北地区资产规模最大、利税贡献最大的航空公司,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民航事业发展贡献了“东航力量”。
领航 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发展
东航武汉公司的20年是党建引领保障发展的20年,从公司党委成立到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在夯基开拓中探索进取。从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到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在“黄金十年”中励精图治,实现了从活过来、站起来到跑起来的飞跃。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后,公司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东航武汉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尤其是自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
“把方向”重在把好政治方向,贯彻“首要任务”和“第一议题”要求;把好发展方向,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研讨确定“东航武汉,争创一流”奋斗目标及“十四五”发展规划;把好工作方向,针对机队规模、人才队伍、时刻资源、过夜站点等核心资源进行多轮研讨。
“管大局”重在管好安全生产大局,压实责任;管好和谐稳定大局,推进“幸福东航”建设;管好改革发展大局,推进“十五”至“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促落实”重在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确保年度安全生产任务目标落实。
发展 在改革创新中提升综合实力
经过20年的发展,东航武汉公司机队的机型从运-7、新舟60、EMB-145、波音737-300逐步统一为32架波音737-800飞机。飞行员队伍逐步壮大,从开始时的50余人增加到如今的350余人,拥有40余名东航“五星机长”、多名民航安全飞行金质奖章获得者,为航班运行保驾护航,累计安全飞行125万小时、70万架次。飞行员、运行签派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60%以上。
公司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三化”要求,推进机务改革,配合国企混改推进物流划转,引进东航财务共享落户武汉,优化理顺航食业务及保障,积极推进地服市场化改革、营销改革、运控系统改革,增强活力。
2021年4月,湖北省唯一的现代化机库在武汉天河机场落成。至此,崭新的航材区、航食区、物流区和综合办公区、公寓区等总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的基础保障设施全面建成,展现了公司的硬件实力。
开拓 构建全球航网让出行更便捷
当下,带孩子进行暑期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搭乘东航武汉公司航班可以直达国内100多个城市。东航武汉公司更是东航首家、湖北省唯一推出连通省内外“空铁联运”服务产品的航企,为更多旅客出行提供便利。
广州经武汉中转至乌鲁木齐、锦州等多个在武汉中转的航班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可以在武汉逛黄鹤楼、吃热干面,领略武汉的灵秀风光。
“汉沪快线”航班在最多时每天达到15架次,通过专属值机柜台、专属安检通道、专属行李提取等服务,实现了旅客快速登机、随到随走。20年来,东航武汉公司的年旅客运输量增长了6倍,达到789万人次。
创新 特色优质服务让出行更美好
今年8月2日,乘坐武汉—上海航班的冯女士登机后收到了乘务员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激动地说:“太惊喜了!”这是东航武汉公司为旅客提供的“机上庆生”服务。
此外,东航武汉公司先行先试,推出了“一步到位”“东航那杯茶”等服务产品,深受旅客欢迎;打造了“楚韵东方”服务品牌,面对高端旅客、特殊旅客和普通旅客,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出行体验。20年来,公司累计服务了7000多万南来北往的旅客。
科技赋能,智慧出行。今天,旅客在手机上就可完成购票、选座、值机等手续,仅凭一张身份证就可登机。人脸识别、5G等技术在民航的应用,实现了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自助安检,空中高速Wi-Fi可以让旅客享受“如在家一般飞快”的网络服务……
担当 关键时刻尽显央企本色
今年6月,东航武汉公司执飞包机接回了最后一批湖北省援沪医疗队;2020年农历除夕夜,东航武汉公司执飞全国民航第一架驰援武汉的医疗包机,见证了湖北与上海的“双向奔赴”。
2020年,东航武汉公司是运送医疗队人数最多、运输量最大的航企,实现了武汉恢复客运航班“第一飞”,获得了“中央企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年来,东航武汉公司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陆续增设了湖北省内恩施、襄阳、神农架、荆州、宜昌等航点,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此外,通过定点帮扶、教育帮扶、结对帮扶、消费帮扶等推进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东航武汉公司被评为“东航集团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年来,东航武汉公司持续打造“爱在东航”公益品牌,开展助学、助残,关爱老人、孤儿等社会公益活动;开展“爱心送考”活动,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地面车辆“油改电”专项工作、飞机APU替代设施使用,多项举措减少碳排放,努力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