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盛夏,热浪滚滚。暑期的到来,让国内旅游热度逐渐提高,民航业也进入繁忙阶段。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步向好,航空公司和各地机场纷纷忙碌起来,开辟旅游航线,设计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让不少旅客重新感受到了民航的生命力。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7月3日(2022年暑运首个周日)中国民航客运航班量为10266班,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破万,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1.83%。进入暑运旺季,随着防疫措施与出行指引回归常态化,叠加近期行程卡“摘星”且查询期缩短,国内客流量继续较快恢复,人们盼望已久的乘机出游迎来了最合适的时机。
去哪儿旅游由你挑
每年暑运期间都是民航运输的旺季。为助力院校师生顺利返乡,满足公商务及旅游度假旅客的出行需求,国内航空公司纷纷计划新开或恢复多条暑期热门航线,推出各种暑期优惠产品,为旅客提供优质、便捷、多样的出行选择。
本月初,四川航空在九寨沟黄龙机场的首架过夜飞机正式运营,意味着九寨沟机场拥有了始发航班。除了九寨沟—杭州、九寨沟—武汉、九寨沟—西安、九寨沟—无锡航线,还有原来的九寨沟—成都天府航线,川航九寨沟航线增至5条。未来,川航还计划继续在九寨沟机场增加过夜飞机,开通九寨沟至南京、郑州、贵阳、济南等地的航线。此外,自本月起,川航还推出了暑期“清馨之旅”服务,通过为旅客提供“便捷出行”“商务快线”“高端会员”“特殊旅客”“天府出行”五大品牌服务权益,提升其全流程出行体验。针对暑期出行需求较大的无陪儿童群体,川航推出全程专人服务、专用柜台、专用安检通道、优先安排登机服务;针对天府机场出行旅客,川航推出空轨交通接驳次卡、里程加赠30%及快速升级会员服务、付费享受贵宾厅服务,并提供双流、天府机场一体化航程互换等“天府出行”服务权益。另外,川航还将推出“学生次卡”“亲子安逸飞”“成都中转”等一系列暑运特色产品,让旅客的暑期出行更加愉快。
7月1日,国航精心调配运力,实施成都民航暑运航班计划,在成都增加投放宽体机,加飞旅游热门航线航班。记者从国航西南分公司了解到,围绕热点市场,国航计划在成都双流和天府两场安排增加进出港航班828班,增设客座约6.1万个,以满足暑期旅客出行需求。2022年暑运期间,国航将从总部调拨3架空客A330客机支援成都基地,届时国航每天围绕成都市场投入宽体机23架。依托宽体机投运优势,国航计划在成都双流至广州、深圳、拉萨、乌鲁木齐4条干线上分别增加航班124班,在成都双流至长沙、杭州、福州、青岛等热点航线上分别增加航班124班。暑运期间,国航还将加班运力重点投放到高原航线和旅游航线上,计划在成都双流—邦达航线上增加航班138班,在成都双流—林芝航线上增加航班124班,在成都双流—三亚航线上增加航班124班,在成都双流—厦门航线上增加航班56班。
长龙航空也推出“自由GO”旅行卡,助力航空市场复苏。为迎接暑运出行旺季,满足广大旅客“说走就走”的旅行需求,长龙航空自7月1日起正式发售“自由GO”旅行卡。据了解,该产品售价4999元,旅客可享5999元消费金额,直接获得1000元赠送消费金额。“自由GO”旅行卡适用于长龙航空执飞的国内任意自营航线,且附赠多重特惠权益——除1000元赠送消费金额外,还包括2次免费退改、1次免费20公斤行李额等特权。对暑期出行的旅客和开学返校的学生旅客来说,免费行李额能为大家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长龙航空方面表示,“自由GO”旅行卡的推出,有助于增加旅游消费需求,为民航市场复苏按下了“加速键”。据悉,长龙航空还将不断适应市场发展、倾听旅客心声,优化升级产品和服务,推出更多创新航旅产品,为旅客提供最佳出行体验。
各地机场开启“暑运模式”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大机场门可罗雀。而这一景象在暑运期间逐渐被人潮汹涌替代,国内不少机场都迎来了航班运行高峰。
暑运到来后,北京大兴机场客流呈现回升态势,正式开启“暑运模式”。记者了解到,大兴机场联合驻场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入力度,并联手携程、飞猪、同程等平台共同推出优惠机票、出行优惠券等产品,其有效期覆盖整个暑期。此前,大兴机场协同南航、东航、厦航已推出北京大兴—广州、北京大兴—深圳、北京大兴—昆明、北京大兴—西安、北京大兴—厦门等9条“兴快线”航空快线产品,旅客选择“兴快线”将享受优享值机、优享安检、优享登机口以及“随到随飞”、交通大礼包等出行服务。目前,优惠机票方面,北京大兴—厦门560元起,北京大兴—昆明640元起,北京大兴—广州840元起,北京大兴—深圳950元起。
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大兴机场“兴心相印”旅客服务产品为其提供多样化免费服务,包括爱心陪伴、轮椅服务、婴儿车借用、电瓶车服务等,也可为特殊旅客提供全流程陪伴服务及自助出行服务。除为老年旅客提供爱心服务外,大兴机场上线关爱版App,通过突出重点功能、放大字体、增强颜色对比、简化操作等方式,最大化便捷老年旅客操作。
国内机场还纷纷优化航班时刻和中转流程,将为旅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记者了解到,今年暑运期间,呼和浩特机场计划运营航线124条,进出港航班时刻分布更加合理。目前呼和浩特机场有6个高频通航城市,分别是赤峰、呼伦贝尔、通辽、乌兰浩特、锡林浩特、重庆,通航频次为日均9班~15班;中高频航班通航城市10个,分别是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厦门、南京、郑州、石家庄、沈阳、哈尔滨,通航频次为日均5班~8班。另外,呼和浩特机场中转服务流程持续优化,中转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延伸服务范围大力拓展。今年暑期,呼和浩特机场正式执行《“经呼飞”服务保障流程(2022版)》,对“经呼飞”中转旅客的部分乘机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简化了旅客在呼和浩特机场的中转流程,进一步提升了“经呼飞”中转旅客的出行体验。
做好自我防护,提前了解防疫要求
暑运到来后,各地机场人气渐旺。虽然航空客运市场目前呈现回暖趋势,但疫情尚未结束,大家外出旅行仍要做好自我防护。自2020年初至今,测温、扫描健康码、查验行程信息、确认核酸检测证明有效期等一系列操作已经成了旅客在出行时的“必选动作”。因此,乘机出行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成为每位旅客的责任和义务,在办理值机手续时须向工作人员出示大数据行程卡及目的地防疫健康码。
另外,全国各地的防疫政策不同,旅客在出行前需要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要求,如目的地城市是否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需要几小时有效的证明,以及有效时间限定的起止节点等。登机后,旅客也要配合乘务组落实防疫要求,不可随意调换座位,按防疫规定正确佩戴口罩,配合乘务组做好消杀工作。
暑期出行的旅客较多,赶上航班运行高峰时段,在候机楼办理手续需要排队等候。建议旅客通过网上值机、手机值机、机场自助值机等多种方式办理值机手续,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也能缓解高峰时段机场通道的拥挤现象。
旅客还应注意办理值机手续的截止时间,避免误机。民航运输有其特殊性,为了保障飞行安全、正点,各航空公司都会结合所在机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截止办理手续的时间。停办值机手续后,航空公司在后台还有很多操作,如行李装载、航班配载、重要数据信息传输等。各航空公司航班截止办理手续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请旅客尽量提前到达机场,避免因晚到误机。
此外,暑运期间客流量较大,旅客如携带超重、超大行李,将遇到不必要的麻烦。出行前,旅客可按照所选择航空公司的标准检查行李的重量和尺寸。如果超出免费行李额,航空公司将按标准收取逾重行李费。不同国际航线的免费行李额也有所不同,旅客可拨打航空公司服务热线或登录网站进行查询。
现在许多机场都有自己的服务小程序。以成都天府机场为例,打开小程序,输入航班号,几乎就能获取自己所乘航班以及机场的所有相关信息。通过安检后,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登机口,哪里有洗手间,这些实用信息都能在服务小程序中找到答案。如果登机口发生变更,旅客还能收到相应提示,让行程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延伸阅读
国际航班有序恢复
回国,回家,收拾行李出发吧!
□本报记者 张晓莉 路泞
国内航线持续升温,国际航线也正在逐步恢复。这些天,陆续放暑假的海外留学生欣喜地发现,国内多家航空公司恢复了因疫情而停飞的国际航线,回国的路已经不再遥远。
6月底~7月初,国航陆续恢复多条国际航线,涉及欧洲、亚洲多个城市,其中包括北京—斯德哥尔摩、北京—米兰、北京—华沙、北京—马德里、北京—迪拜、北京—金边等航班。
记者从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海航从7月12日起陆续恢复北京往返莫斯科、东京、贝尔格莱德等国际客运航线。此外,6月28日,海航全新开通重庆—马德里航线,这是重庆地区首次开通至西班牙的直飞国际客运航线。重庆—马德里航线每周二执飞一班往返航班,由波音787豪华宽体机执飞。旅客可通过海南航空网站及App、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客服热线95339、直属售票处及授权销售代理了解详情并预订机票。自7月15日起,海航开售温哥华—深圳往返航班机票,每周四执飞深圳—温哥华航班(HU7959),每周五执飞温哥华—深圳航班(HU7960)。
6月24日,南航发布了7月国际和地区航班计划,涉及荷兰、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从6月开始,南航陆续恢复7条国际航线,通航国家由原来的20个增加至27个。自7月初起,南航恢复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比什凯克、阿什哈巴德、杜尚别航线,均为每两周一班;恢复广州—德里航线,每两周一班。此外,南航方面表示,自7月14日起恢复深圳往返莫斯科直达国际航班,航班号为CZ8371/2,每周四执飞一班。
东航宣布自7月1日零时至7月31日24时每周执飞国际航线22条。自7月13日起,每周三、周四、周五恢复杭州—中国香港往返航班。除杭州—法兰克福航线在疫情防控期间一直保持航班飞行外,杭州—悉尼航班也于近期申请复航。
7月12日,川航发布公告称,至迪拜、圣彼得堡、赫尔辛基、东京等国际航线即将复航。厦航于7月22日新增厦门—洛杉矶航班,7月23日新增洛杉矶—厦门航班。此外,首都航空再度执飞JD429西安—里斯本航班,以实现欧亚间无缝衔接。除此之外,近几个月国内航空公司积极通过包机等形式增加国际航班数量。
外航也正在逐步恢复往来中国的航班。全日空自7月11日起恢复北京—东京成田航班,每周一执飞一班,未来或将增加班次。这是全日空2年零3个月以来首次恢复至北京航线。中国与意大利之间往来直航航班运行也有外航的加入——勒奥斯航空执飞的米兰—南京、米兰—天津直航航班均已恢复。阿提哈德航空自6月29日起恢复每周一班的阿布扎比—北京直飞航班,由波音787客机执飞。新加坡航空于7月3日恢复深圳—新加坡航班。这些航班均属于定期航班。
不仅国际航班持续增加,回国隔离政策也有了相应调整。6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调整了隔离管理期限。按照新方案,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从6月20日开始,中国驻法国、澳大利亚、印尼、挪威、西班牙、美国等多国使领馆也同步放宽了赴华签证政策。
7月12日,在民航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表示,考虑到海外留学生回国等国际人员往来需求,民航局正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根据疫情形势发展、近期防控措施优化、地方接受国际航班保障能力提升,稳妥有序恢复国际定期客运航班,加快推动国际航空市场恢复。(《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张晓莉、路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