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人体器官运输: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护航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2-07-25 10:26:00

几天前,媒体报道了为保障器官移植上演“生命速递”的暖心航班:上海女子因呼吸衰竭,不得不接入ECMO维持生命。此时远在湖北武汉,出现合适的双肺供体可供器官移植。武汉当地的医生及时获取器官后,立即安排时间最近的航班进行器官转运。载有双肺器官的民航客机飞赴杭州后,再由直升机无缝衔接转运至上海,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双肺移植手术。

人体器官运输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

自入夏以来,民航各单位争分夺秒,在为生命护航的每一次保障任务中,守护每一个生命希望的火苗,以实际行动诠释使命和担当。

4年9000余次

绿色通道广受好评

事实上,与时间赛跑,全力守护生命希望的人体捐献器官空中转运不是个案。

6月17日,为高效保障CZ3891揭阳—广州航班活体器官运输,南航值班领导紧急启动重要航班保障流程,安排专人提供安全快速的地面保障,同时运行指挥中心GOC通过高效信息联动机制,开通飞行、客舱、空管等相关保障部门多位一体绿色通道。多个关键部门环环相扣,全力缩短保障时间,使航班比原定时间提前32分钟落地,圆满完成了一场空地接力,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无独有偶。6月26日18时27分,湖南航空A67148航班载着为生命接力的人体捐献器官,由长春顺利降落在无锡硕放机场,比原定时间提前18分钟抵达,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6月29日,青岛机场与青岛市红十字会签署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航空转运地面保障绿色通道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坚持生命至上原则,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全力保障造血干细胞航空转运的安全性和时效性,为生命护航。当天18时50分,MU2381青岛—杭州航班比原定时间提前10分钟降落。舱门开启后,携带造血干细胞的旅客第一个走下飞机,在地服员的引领下快速通过各个检查环节,19时10分抵达航站楼出口,整个过程仅用时9分钟。这是青岛机场完成绿色通道开通后的首个保障任务,医务人员携带青岛第140例捐赠的造血干细胞从青岛飞抵杭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体器官移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许多患者来说,器官移植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据统计,2017年~2021年,全国民航共开通人体捐献器官航空运输绿色通道9000余次,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器官转运

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

医学专家指出,器官运输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如何缩短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时间、减少器官浪费,是多年来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制于现在的医学技术,可移植器官均有可以耐受的最大缺血时间。例如,肝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为12小时,超过此时间受者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移植肝功能延迟恢复、胆道缺血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受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降低。

目前,我国大多采取由医务人员携带,通过民航航班、高速铁路及公路运输的形式转运捐献器官。转运过程中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转运问题导致的器官浪费也时有发生。媒体曾报道,2015年上半年,全国有约300个肺源捐献,但仅有60例肺移植,很多都在路上被浪费了。

为缩短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时间,减少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效果的影响,保障患者生命健康,2016年5月,以民航、高铁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工作机制正式建立,这也是民航开通人体捐献器官转运通道的开端。

2016年,民航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对人体捐献器官转运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和畅通转运流程。其中,开通了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24小时应急电话(010-64012907),确保运输过程顺畅。2017年,民航局编制了《人体捐献器官航空运输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空运输保障流程,对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人员对接、信息核验、航空运输绿色通道、人员培训、特情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范,这也是将人体捐献器官运输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具体体现。《办法》明确了多项转运便利措施:为携带人体捐献器官的人员快速办理乘机手续,优先通过安检登机,优先下机;为运输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班优先安排廊桥机位,在必要时协调空管部门,安排运输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班优先起飞、优先落地;如果携带人体捐献器官的人员因故无法乘坐预定航班,由航空公司负责协调安排,改签临近航班;如果遇到航班延误、备降等特殊情况,航空公司会与携带人体捐献器官的人员保持联系,根据其需求办理转乘或者退改签手续,继续使用航空转运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空公司协调航班优先起飞;改变人体捐献器官运输方式的,由航空公司或者机场给予帮助。

民航各单位高效联动

让绿色通道转运更顺畅

22岁的湖北大学生小段一度因心脏衰竭而濒临死亡。幸运的是,广州一位脑死亡患者捐献的心脏器官与其匹配成功。汉穗两地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白云、天河两大机场无缝衔接,在4.5小时内高效完成跨越1000公里的器官供体转运生命接力,让大爱在年轻的生命中重生。

6月17日8时30分,某心血管外科医生在广州某医院顺利获取心脏供体后,携带器官转运箱第一时间赶往广州白云机场,同时得知最近的广州—武汉航班将于9时50分起飞,下一个航班要等待3小时。这时,留给医生赶飞机的时间仅有80分钟。“错过最近的航班,很可能导致捐献的心脏供体失去最佳移植时机”。专家介绍,心脏供体冷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缺血时间越长,移植质量和手术预后越差。心急如焚的两位医生在赶往机场的路上通过电话联系了广州白云机场。

了解到这是一次器官捐献移植的“生命接力”后,白云机场紧急调度,通知相关保障单位全力配合:推迟原计划的航班起飞时间,向机坪管制部门协调最近滑行路线,向空管部门申请优先放行,缩短登机后的起飞准备时间,力争心脏供体登机后第一时间起飞。9时30分,携带器官转运箱的两位医生抵达白云机场,早已在此等候的机场工作人员与他们一起为生命奔跑,仅用23分钟就完成了所有乘机手续。“机场两位女性工作人员带领我们一路飞奔,连鞋都跑掉了”。其中一位医生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白云机场的全力配合,他们肯定赶不上这个航班。10时17分,承载着生命希望的AQ1315航班起飞,11时55分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两位医生携带器官转运箱率先走下舷梯,搭乘早早等候在机坪附近的救护车,火速赶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仅用了4个多小时,两位医生就把活体器官送到手术室。小段也因为救治及时顺利康复,还如愿参加了毕业典礼。

而这只是民航器官运输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民航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原则,按照人体捐献器官运输流程,不断提高运输保障效率,开通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确保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流程通畅高效,为生命接力贡献力量。

如何争取旅客理解、共同守候器官,如何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尽量加速、减少延误?这需要航空公司流程顺畅、各部门高效联动,比如提前打印登机牌,提前联系空管部门,请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人员提供规范的接受确认书用于沟通等,相关环节至今仍在不断完善。

据了解,目前东航可线上受理包括轮椅旅客、担架旅客、需要陪护旅客在内的10项特殊服务申请,率先开通绿色通道并畅通人体捐献器官运输申请渠道。东航首创95530人体捐献器官运输绿色快捷功能,特别在95530语音菜单中设置人体捐献器官运输专线,旅客拨通95530-1(普通话)-4(特殊服务)-1(人体捐献器官运输),表示需要人体捐献器官运输服务,客服就可以直接转接到人体捐献器官运输专线,由专人指导办理手续。与此同时,东航客服中心成立了一个特殊服务专业团队,负责对接专线接受的运输申请。随着这套流程逐步优化,有人体捐献器官运输需求的旅客均可通过东航客服中心95530热线、各地东航直属售票处、机场东航柜台等途径,申请启用器官转运绿色通道。

同时,东航组建了由东航客户服务中心负责接受器官运输业务申请,并协调运控、地服、客舱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保障的高效团队,护航生命希望的空地绿色通道逐步成形,器官运输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另外,东航客服中心多次组织器官运输保障团队成员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中山医院等器官运输业务量较大的重点医院开展交流,安排员工到卫生部门学习,了解院方、医生对器官转运的需求,持续改进服务。如今,东航不仅成为器官运输的重要承运人,也开展了造血干细胞、便携式氧气压缩器、服务犬等更多保障健康的特殊运输业务,全力为生命护航。(《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

责任编辑:张薇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