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在走向市场的道路上国产民机正“爬坡过坎”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2-05-23 14:31:00

5月,国产民机制造领域接连传来好消息,让业内人士为之振奋。5月14日,中国商飞在上海浦东机场圆满完成首家用户首架C919国产大型客机的首次飞行试验,飞机状态及性能良好,后续取证和交付准备工作有序推进。5月17日,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首飞后,研制工作从试制阶段进入试飞阶段,按计划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

作为一个国家的“工业之花”,航空工业尤其是民机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的战略产业。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积极支持国产民机制造。

有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我国民机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就是ARJ21支线客机在历经数年设计研制和艰难的适航审定之后,于2015年交付给启动用户——成都航空。后续,ARJ21又陆续交付给天骄航空、国航、东航、南航、江西航空、华夏航空,如今已安全运营7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6日是江西航空ARJ21投入商业运营2周年纪念日,他们交上了一份亮眼的国产民机成绩单——ARJ21机队规模5架,安全飞行1万余小时,起降6000余架次,运输旅客40余万人次,设置航点35个,航班正常率达91.28%。应该说从立项至今,ARJ21在技术研发、商业运行和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其他国产大飞机项目合格的“探路者”。

一般而言,一款具有竞争力的、成功的民机产品要经过技术和商业两道坎的考验。取得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尚属第一阶段,即跨过了技术这道坎。当商业价值和品牌价值能够被市场认可,为航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为旅客带来舒适的乘机体验时,才意味着跨过了商业这道坎。

在国产民机研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内民航市场的使用场景。C919定位为单通道干线客机,无论是对全球民航市场还是中国民航市场来说,其都是需求最大的机型。尽管波音737与空客A320已二分市场良久,但仍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容纳新的竞争者。在国家大力建设“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以满足边远地区人民出行需求的背景下,国产支线客机ARJ21当仁不让地成为开拓支线市场的新利器,内蒙古鄂尔多斯甚至围绕ARJ21支线客机打造了运行生态链。刚刚首飞成功的AC313A直升机则是为了满足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需要而研制的一款重要装备,瞄准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中的薄弱环节,具备执行消防灭火、搜索救援任务的能力,同时通过改进设计具备了优异的高原性能。

国产民机交付市场之后,制造商还要逐步建立健全其在市场上的运行支持体系、持续适航体系以及快速响应体系。无论是售后响应、航材支援,还是技能培训、市场咨询等,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全流程服务是一款机型立足市场的基石。当然,根据国际经验和市场规律,大多新研制的飞机在初入市场运营时都会有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对此,我们应更加宽容,更有耐心。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也将逐步建立起新飞机进入市场运行的管理模式。未来,天上飞的“中国制造”将越来越多,将越飞越高。(中国民航报 记者程婕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