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新擎待启 民航“三中心工程”通过行业验收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5-21 10:37:00

2017年9月26日,被誉为打造世界一流空管运行管理体系的“一号工程”——民航运行管理中心和气象中心工程及民航情报管理中心工程(以下简称民航“三中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年半后,在这片84000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座形似航空发动机的建筑拔地而起。2021年5月19日,民航“三中心工程”顺利通过行业验收,这一“民航新引擎”蓄势待发。

b1.jpg

民航“三中心工程”俯瞰图

民航“三中心工程”是民航“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4985平方米,总投资22.46亿元,包括具有国际先进流量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心、亚洲航空气象中心、新一代航空情报管理中心、后勤中心和发信台。项目融合了大型数据机房、战术流量管理运行大厅、气象服务与预报大厅等。项目投入使用后将大幅度提高民航空管运行保障能力,民航流量管理、航空气象和航行情报服务能力,以及统筹航空公司、机场和空中交通管理等部门单位之间运行协调的能力。

20210521_004_01_72.jpg

民航“三中心工程”外景

运行管理中心将首次打造全国统一的中央流量管理平台,通过制定统一的运行规则,强化中央协调管理能力,纵向贯穿各级流量管理单位,横向联系局方、航空公司和机场等相关单位,实现精细化运行管理。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航班正常、管制顺畅、运行安全的目的,为全行业提供协同决策支撑,为中国民航提供智慧大脑。

20210521_004_01_93.jpg

全国民航流量管理运行大厅

气象中心通过建设各类航空气象业务系统,有效提高中国民航航空气象客观预报水平和精细化服务能力,以及气象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实现民航气象服务在国家层面集中、统一的精细化服务,为民航运行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气象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对航班运行安全与效率的不利影响,满足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对现代化航空气象服务的需求。

20210521_004_01_86.jpg

共享大厅

情报管理中心通过建设民航情报管理系统,提高航空情报数据质量,拓展航空情报服务渠道,为航空数据的制作和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提高民航空管航空情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民航情报数据处理中心,同时完成民航航行情报服务体系向航行情报管理体系的过渡。

b2.jpg

气象大厅

“航空发动机”式的设计风格是民航“三中心工程”的一大亮点。该建筑巧妙地通过共享大厅把各中心连接成一体,既满足各中心独立的功能需求,又能够彼此联系。双曲面幕墙、扭转起伏的屋面、贯通10余米的桶装大厅,直线与曲线形体的交接构成了饱满、流畅的曲线造型。民航“三中心工程”对标“四个工程”建设要求,强化现代化施工管理,大力推进智慧化管理平台应用,积极采用隔震支座等新技术、新工艺,着力打造新样板、提供新标杆。该工程已荣获北京绿色安全样板工地、结构长城杯金奖、钢结构金钢奖等多个奖项,成为北京一个新的标志性建筑。

b4.jpg

设备机房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民航空管融入“精品、样板、平安、廉洁”四个工程理念,紧紧围绕“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现代化空管体系目标,确保民航“三中心工程”建设经得起各方检验。工程注重功能区规划,统筹不同运行主体的需要,合理布局办公区域,充分适应我国空管未来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突出工程的实用性,坚持所有建设内容以服务实际运行为第一原则,严把施工质量关,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避免铺张浪费;坚定不移走国产化道路,在充分论证、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信息系统软硬件和有关专业装备的国产化率,尤其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务必保证系统的独立性与安全性;提前谋划人员队伍储备和软件管理配套,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国际先进经验交流学习,做到既建设得好、更运行得好,充分发挥“三中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b5.jpg

餐厅

民航“三中心工程”是推进“四强空管”建设、实现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硬件支撑,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民航空管的运行保障能力,为提升全行业的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嘉宁、韩磊 通讯员杨晓天)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