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节,贵州毕节的百里杜鹃很是好看,漫山遍野,争奇斗艳,开出了整个春天的欣欣向荣。这里享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身福地、清凉世界”的美誉,也是春观花、夏避暑、秋休闲、冬赏雪的旅游胜地。
一般撩人的美景都藏在深山,需要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才能寻到。但想来毕节一睹“一树不同花”的奇景,却并不是难事。目前,毕节机场开通的航线可通达31个省市自治区的134个城市,最优衔接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的通程出港城市110个、进港城市104个,27个城市可实现朝发夕返。通达时间由9.2个小时缩短至6.5个小时,缩短了41.5%。
全国一张网 让城市连接更紧密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全民旅游热正在上演。传统点对点出行方式不适用于中小城市离散且旺盛的出行需求,高效衔接深度游的出行愿望亟须满足。
去过新疆的旅客肯定对当地的美景难以忘怀,但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在新疆,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从喀什去一趟阿勒泰”。由于交通不便、路途劳顿,加之时间有限,南疆和北疆的美从来都很难一次看完。有数据表明,从喀什到阿勒泰,驾车中途不停最快需要28小时,坐火车最快则需要37小时。这不符合大多数旅客的时间要求,也不符合“快旅慢游”的普遍趋势。
自2017年起,华夏航空开始在库尔勒建设次级枢纽,希望以此方式改变新疆的单通道进出格局,打破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其开通了库尔勒至新疆所有支线机场的航班,并不断增加密度,把疆内支线城市出行需求集中在库尔勒。辅以跨航企干支结合通程航班的模式,旅客还可从库尔勒再飞往全国各地。自此,库尔勒成为全国唯一位于支线机场的次级枢纽,新疆民航也正式从单通道模式进入双通道时代。由于疆内支支航线的衔接,内部景区之间也得到了连通,旅游线路更丰富,旅游时间大大缩短。
相比干线航空,支线航空市场具有小客流、小货流的鲜明特点,支线机场保障能力相对较弱,加之空域和干线机场时刻资源有限,支线机场难以实现所有到干线机场点对点航班的开通。在新时代美好生活憧憬中,航空旅行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普通老百姓应该享有平等的出行权。面对三四线城市旅客的航空出行需求和困惑,华夏航空发挥自身航线网络优势,着力提升城市通达性。其通过与国内干线航空公司开展代码共享合作,以干支结合的模式为支线城市搭建起一个有效衔接骨干航线的全国性航空网络。同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向中国支线的下一层级延伸,形成了“干线—支线—通航”三网融合航空立体网络。
基于这张“天网”,华夏航空还能有效洞察消费者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改革行业服务模式。“通程航班”就是华夏航空运用科技手段、深挖中转旅客全流程需求、进行智能衔接选取最优组合创新推出的产品。其将不同航企的两个航段,串接起来变成一个类经停航班,通过打通信息系统、服务系统、责任系统,将自然中转的“软衔接”升级为有标准、全流程、全责任的“硬衔接”,并为旅客提供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无忧中转,必要时协助提供住宿等全流程保障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旅客航空出行的获得感、体验感、幸福感。
2020年11月,华夏航空引进首架国产支线飞机ARJ21,取名“华夏通程号”,并将“把所有的城市连接起来”的发展愿景落印在机身上。通过干支结合构建“全国一张网,一通达天下”的民航网络,华夏航空为旅客提供了覆盖127个航点、13216条航线、近10万个出行选择的转机产品,将城市连接得更为紧密,让天涯海角不再遥远。
“无感”转机 摆脱人在囧途
谈及两段及两段以上的转机航班,其通常由两家或多家航企通过代码共享等合作方式衔接而成。在传统中转模式下,销售端、航企端和机场端信息技术壁垒长期存在,数据库联动乏力滞后,一个转机航班可能因为涉及不同航企、不同地面代理人、不同收费政策,或机场服务端服务设施、标准各不相同,让旅客陷入人在囧途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华夏通程突破行业传统合作模式,升级跨航企地面服务合作,自主研发转机保障服务系统、智能客服平台、FOSS系统、车辆人员调配中台等智能服务系统,实时监控航班动态,预警特殊航班、实现销售、服务、运行流程间数据的打通,强化人、设备、数据信息流转效率,支撑通程服务智能化能力建设,为旅客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流水线”,让转机服务实现标准化。
在购票环节,与传统中转相比,通程航班综合考虑时刻、耗时等关键因素,科学评估后进行前后段航班组合,智能衔接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免除旅客多次查询、自行组合、分段付费的麻烦。当系统逻辑与市场需求进行高效匹配后,可支持多航点、多规则、多产品类型全自动组合。目前,产品自动组合功能已迭代升级至3.0,不仅可以实现3小时内产品自动组合,且能有效确保未来3天航班每8小时一次更新、3天~30天航班一天一次更新、30天以外航班3天一次更新的组合频次,释放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更具科学性、准确性。
为保证转机旅客比肩经停航班的高效出行,华夏通程协同相关机场重构服务流程,对优质通程航班产品进行中转时间最大化压缩。据了解,在目前华夏通程已上线的通程产品中,最短中转时间仅有40分钟,对于总出行时长仅4小时的转机旅客,几乎为其节省了近1/ 4的时间消耗,出行效率大大提升。
对于同机中转的旅客,华夏通程对标经停航班,同一架飞机执行前后两段航班飞行任务,实现始发机场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中转点不出安检、不取行李、不走中转柜台,中转地登机口/机上完成所有中转保障,全方位满足经停航班的保障标准。
此外,针对旅客不了解转机流程、转机手续复杂问题,华夏通程不断延伸服务场景,计划运用增强现实技术(AR)搭建线上服务引导平台。转机旅客只需扫描二维码入口,便能身临其境转机机场,轻松定位、准确引导,实现通程转机流程的可视化操作。该平台不仅可以解决旅客转机过程中的诸多困扰,还可以有效提升通程服务效能。
行游合一 每一段旅程都有好风景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旅客爱上了“微旅游”,一次随时可以出发的旅行,一次不需要刻意计划的旅行。但出门旅游会产生两大成本:交通成本和目的地旅游成本,旅游的时间越短,则交通成本的占比越大。转机过程中,沉重的行李还会给随心出行带来不便。
基于这样的背景,华夏通程提出了“飞行即旅游”的新理念,在去掉旅游的外壳后,将碎片化的旅游融入生活,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当旅客抵达始发机场后,可一次性办理全航程值机手续。需要托运行李的通程旅客,华夏航空将为其提供20公斤的免费行李额。旅客在始发机场办理行李直挂手续后,可在目的地直接提取,转机时无须办理任何值机、安检及行李提取手续,解决多行李旅客出行难问题。与此同时,在重庆、贵阳、大连、呼和浩特、西安、库尔勒六大运营基地及部分过夜机场,华夏通程安排了专人专车保障转机环节。旅客抵达转机机场后,通程保障专员全程跟踪引导,专车接送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前后航段无缝衔接,安全准时抵达目的地。
针对转机停留时间较长航班,华夏通程增加差异化、人性化服务增项,打造独具华夏特色的转机服务流程和优质服务体验。在贵州毕节,首个通程旅客专属服务样板空间——“通程驿站”——已建成投用,在这里,不仅设有通程旅客专属休息区,还有免费餐点、车接车送等其他服务配套举措。同时,这里也将为航空出行、生鲜物流、特色旅游等增值服务创造更多可能性,创新增加销售场景。
此外,利用隔夜转机时长,华夏通程推出“行游合一”的“微旅游”产品,一段平淡无奇的转机之行就升级为“中转地半日游”或“城市文化之夜”。在没有增加出行成本的前提下,仅凭一张机票,旅客就可在完成完整的公商务任务后,额外享受专车接送远离机场酒店,入住景区商圈,更好地品味当地美食美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庆长江游的邮轮停航达半年之久。华夏通程借此机会,将重庆微旅游的隔夜住宿酒店从机场周边换到了市中心,与邮轮公司共同推出“邮轮嘉年华”活动。旅客登上停靠在来福士的邮轮,近可欣赏千厮门、洪崖洞,远可眺望南滨路、大剧院,徒步百米可进入繁华商圈,享受地道重庆美食,游玩缤纷灯火夜市,感受当地人文风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