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机票盲盒”给年轻人的花式新玩法​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4-08 13:26:00

除出发地和价格外,其他一切都是未知的,这是近来多家航空公司推出的“机票目的地盲盒”的最大特点。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小长假,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回暖,各地机场再次热闹起来。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稳,人们对“五一”假期和暑期的航空出行充满了信心。诚然,航空市场的回暖与航空公司深挖市场潜力、创新营销思路、不断推出花式营销产品是分不开的。3月中旬,继去年市场上出现的系列“随心飞”产品后,多家航空公司推出的“机票盲盒”又一次引发了广泛关注。

花式产品吸引了大批旅客,特别是年轻旅客。“打着飞的”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理由,不需要目的,不需要计划——“机票盲盒”正是迎合了年轻人喜好的新玩法。

“惊喜”

是最大的吸引力

财讯网统计显示,仅4月3日,由某在线旅游平台发起的“机票目的地盲盒”活动,就吸引了超过1000万用户参与抢购,在某社交网站上的话题量突破1亿,率先“引爆”清明节小长假旅游市场。
“盲盒”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福袋。近年来,泡泡玛特、扭蛋等盲盒产品深受年轻人喜爱。“机票盲盒”的灵感正是来源于“盲盒经济”的大爆发,盲盒的魔力在于用户购买时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惊喜,而这与当下年轻人对旅行的期待不谋而合,活动的火爆也证明机票与盲盒的结合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3月中旬,中联航、深航、华夏航空、南航、山航等多家航空公司以及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盲盒产品。澎湃新闻报道,中联航往返机票盲盒含税398元,4月2日开始兑换,执飞日期至6月5日(除清明节和“五一”假期),未兑换可在推送截止日期后1个月内全额退款。同时,在某在线旅行平台“机票目的地盲盒”活动中,旅客可花98元购买盲盒,随机抽取一张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国内单程机票。

某机构自媒体在微博上透露,随着“机票目的地盲盒”“引爆”社交媒体,4月3日,微信指数相关线上旅行社的日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318%,盲盒日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435%。此次参与“机票目的地盲盒”抢购的用户以“90后”为主,且“95后”“00后”居多;在性别方面,则是女性用户偏多。

重塑体验

换双赢

我有需求,你有产品,便一拍即合。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希霆表示:“‘机票目的地盲盒’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机票购买方式的创新类产品,其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和引导新增需求。同时,它也区别于去年航空公司推出的‘随心飞’等产品。‘机票目的地盲盒’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便宜、刺激、便利,不满意可以退款……对年轻人来说,这种产品吸引力极大。”专家认为,旅途中的未知能最大程度激发旅行者的探索欲,未知目的地自然也能唤醒上班族旅行的欲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航一度出现旅客量增速放缓而运力增长速度不变,导致空余座位增加的现象,且部分人群的出行目的集中在探亲、短期旅游上。这部分旅客呈现出对价格敏感、品牌忠诚度不高、出行频次少等特点,加上团队游数量减少,给航空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年轻旅客的出行热情依然高涨,在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稳且机票价格合适的前提下,这部分旅客是重要客源。同程旅游相关负责人介绍,盲盒产品契合了当前旅客构成和群体特征的变化,满足了旅客的需求。盲盒产品从设计理念和操作模式来说,是可以满足低频非刚性客源需求的。

在盲盒使用场景中,用户牺牲了部分目的地和出行时间的选择权,换取了相对低廉的机票价格;航空公司则相当于用空余座位换取了用户的边际需求;而机票作为旅游的起点,对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又起到强有力的引导、推动作用。

诚信

摆在第一位

近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就旅客购买“快乐飞”等产品遇到的乘机问题进行了报道。“机票目的地盲盒”与“随心飞”类产品同属航空公司的营销产品,不禁让旅客在购买时产生了一些疑问。

《北京日报》报道,业内人士分析,“机票目的地盲盒”与“随心飞”类产品并非完全相同,价格门槛更低。这意味着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更低,百元价格不管“开出”什么样的目的地都不会有很强烈的失落感,参与购买其实是跟风、凑热闹的心态大于真实的出行目的。同时,“机票目的地盲盒”的机票有效期相对较短,使用附加条件也相对简单,“开出”后机票的起飞地、目的地以及航班班次是固定的。这也就意味着,“盲盒目的地机票”的使用方法更简单。

不管购买的用户是真的成行还是最终选择退票,对航空公司和在线旅游平台来说都在成本可控范围内。通过活动,其可达到扩大宣传面和赢得口碑的双重目的。同时,每年寒暑假和开学季,很多航空公司都会针对学生推出优惠机票,使学生旅客获得真正的实惠。从长远来看,航空公司用有限的成本提高了旅客的黏性,培养了潜在常旅客。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可以预见20多天后的“五一”小长假以及暑期都将迎来国内旅游高峰。建议航空公司开拓思路,针对不同旅客的需求,推出更多优惠产品,并充分告知旅客产品使用权限和注意事项,让旅客明明白白购买、轻轻松松出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璐)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