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改革初心续写深圳机场更多“春天的故事”
——对话深圳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金祖

曾任中国民航总局体改法规企管司企管处助理调研员,机场司运行管理处副处长、处长;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公司董事。现任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从无到有的路,是最容易被人赞赏的。但从有到好的路,却非常困难。”
“深圳是我比较向往的城市,深圳经济特区自诞生起就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想在职业生涯中与深圳机场走一段路,把自己的经验运用其中,这应该是很好的实践”。抱着这样的想法,2001年,陈金祖参加了深圳机场集团面向全国的招聘考试,加入了机场管理团队。
那一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77.50万人次,国际航线屈指可数。而今,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5000万人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全球五大洲60个城市,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行列,从名不见经传的国内干线机场,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中的“重要一极”。
与深圳机场相伴的这一段路,陈金祖一晃走了快2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作为深圳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陈金祖初心不改。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深圳机场将牢牢把握‘双区驱动’重大战略机遇,牢记改革初心,敢闯敢试、务实创新,推进四型机场建设,着力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和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更好服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行业,如同深圳经济特区一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12月,深圳机场航站楼内人流如潮,一派繁忙景象。即便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2020年1月~10月,它依然稳坐国内旅客吞吐量的第三把交椅,货运业务更是逆势增长,增速在全国百万吨级机场中位居第一。而在2019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了5000万人次,全球排名从第32位上升至第26位,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客货运排名均进入全球机场前30。
在1985年第一次坐飞机时,陈金祖一定想不到国内的机场能如今天这般繁华。“那时候坐飞机需要介绍信,机坪上空荡荡地停着一架飞机,哪儿有现在人来人往的景象”。彼时,陈金祖尚未进入民航业,但对民航业印象深刻。“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行业。它秉承了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如同深圳经济特区一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1995年,陈金祖正式进入民航业。从体改工作到机场运行管理工作,再到如今长期扎根市场化运营领域,陈金祖成为业内有口皆碑的专家。在他看来,机场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机场的功能是为人民服务、推动城市发展。二者结合得越好,发展就会越顺畅。通航29年,深圳机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深圳创新变革的基因,更离不开深圳人对机场的热爱与支持”。
近年来,深圳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航空运输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客货运增幅领跑全国大型机场的同时,深圳机场的国际化发展也备受关注,深圳市委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对机场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及期待。自2016年升级为国际航空枢纽以来,深圳机场每年保持新开10条以上国际客运航线的增速,2019年底国际客运航线已通达全球五大洲60个城市。对标交通强国和民航强国建设,陈金祖表示:“下一步,深圳机场将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线的运行品质,同时要优化并调整航线结构与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服务能级,发挥机场作为基础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深圳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我们果断决定破釜沉舟,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方式,以系统思维推进智慧机场建设。”
如果说创新是深圳与生俱来的气质,那么敢闯敢试则是深圳机场人最大的特点。作为国内智慧机场建设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近年来,深圳机场以数字化转型为创新驱动,将智慧与平安、绿色、人文紧密结合起来,打造集内在品质与外在品位于一体的四型机场,入选“2020年度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并凭借打造数字化最佳体验机场成为全国质量标杆。
“在智慧机场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回忆起2017年深圳智慧机场建设刚起步的日子,陈金祖感慨良多,“当时反思之前的信息化建设,每个项目标准、建设模式不统一,在后续推进中甚至需要花费比项目建设更多的时间。我们意识到必须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方式,以系统思维推进智慧机场建设。”
当时,深圳机场集团党委领导班子秉承特区人改革创新的思维,前瞻性地思考起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和理念。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一个平台、一个模式、一张蓝图成为深圳机场近年来摸索出来的“新打法”。
而今,在智慧机场转型的路上,深圳机场已经探索并树立了整体变革、战略引领、精品建设三大理念,慢慢找到了感觉。通过与华为等龙头企业合作,深圳机场已经规划建设了近100个智慧化项目,逐步建立了机场安全“一张网”、运行“一张图”、服务“一条线”的新模式。比如,率先通过AI算法实现智能机位分配,革命性地提升了航班运行效率和靠桥率,每年可以让数百万名旅客不用再搭乘摆渡车出行。今年5月,深圳机场全面实现5G全覆盖,同时先行先试5G+4K超高清视频传输、5G+北斗定位、5G智能服务机器人、5G+围界巡逻等场景应用,获2020年全球5G应用大赛优秀场景奖,以5G应用进一步赋能智慧机场建设。
“在数字化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步步把规划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始终着眼新的发展趋势,勇当新技术运用的探索者,保持适度超前”。陈金祖深知,智慧化这条赛道跑下去依然需要很长时间,要经得起成功,耐得住寂寞,领跑者总是最先看到未来的。
“对标国际最优、最好、最强,向世界上先进合理的机场管理模式变革。”
如今的深圳机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历史性机遇,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机场卫星厅、第三跑道等新一期扩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展示着深圳形象、中国形象。
2005年,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深圳机场在珠三角的地位和作用时,陈金祖曾说:“处于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是深圳机场的幸运,更是压力。”而今,深圳机场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机场之一。当再次说起这个问题时,陈金祖的压力比15年前更大了。在他看来,唯有砥砺前行,才能不辜负各方的重托和期待。“深圳机场要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机场、广州机场的协同,服务好城市群发展,为大湾区居民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深圳更要扮演好排头兵的角色,发挥引领者的作用”。
40年弹指一挥间,深圳机场将伴随深圳共同续写新的“春天的故事”。对于未来发展,陈金祖表示,一是把深圳机场放在全球的坐标系中,对标最优、最好、最强,加强匹配国际航空枢纽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向世界上先进合理的机场管理模式变革。三是改善民航服务,从旅客角度出发提供真情服务。四是配合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进行更多的试验和探索,发挥好动力源的作用。
相伴近20年,陈金祖对深圳机场的感情质朴而真挚:“对深圳机场最好的祝福就是把工作做好。要把所有工作放在全球的坐标系中,对标国际最优、最好、最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深圳民航发展,推动深圳民航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记者手记:
没有“引领”“冠军”式的豪言,更没有“第一”“之最”类的壮语,谦逊、务实是陈金祖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在谈话中,他很少谈及深圳机场的成绩,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让它更优、更好、更强,但我真切感受到了他对深圳机场、对民航业的爱。他还是一位市场嗅觉敏锐的专家,擅长把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论注入深圳机场的管理中,这也让深圳机场从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脱颖而出。把小事情做好需要勤奋和能力,把中等事情做好需要天赋和悟性,把大事做好一定是因为情怀和格局。陈金祖是哪一种,不言而喻。(《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