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航站楼商业复苏的关键何在?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0-12-11 15:26:00

免税店、零售店、餐饮店、停车场等作为机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机场带来了稳定可观的非航收入。对于大部分大型机场来说,非航收入占比超过50%算是一个合格线。然而受疫情影响,航站楼商业陷入萧条,对全球大型机场的非航收入造成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2020年欧洲机场非航收入预计将减少132.5亿欧元,同比下降68%;马来西亚机场控股集团前3个季度的非航收入下降了57.3%;到2021年底,美国机场航站楼商店因疫情带来的损失预计超过34亿美元。
  国外各大机场的非航收入冲击之所以如此巨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均消费能力惊人的东亚旅客锐减。在我国航空出行市场基本复苏的背景下,国内机场的客流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迎来了重振航站楼商业的契机。重整旗鼓、再次出发,航站楼商业的复苏需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点——技术变革和协同合作。
  与电商相比不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与市内商圈相比缺乏良好的购物体验,没有了免税“加持”,夹缝中的航站楼商业很难吸引步履匆匆的旅客。在智慧机场建设的浪潮下,航站楼商业也必须逐浪前行,方能脱颖而出。
  实现商业资源管理的智慧化首先要用好大数据。依托数据开展客流分析、旅客行为分析、画像分析,为航站楼商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精准的参考依据。大兴机场的数字化商业系统便打通了航空数据与非航空数据关联,全面采集与商业运作相关的数据,为其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支撑。
  智慧化的航站楼商业还要致力于用科技“颠覆”旅客的购物体验。让旅客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一个与现实商业场景虚实融合的AR数字世界:用手机镜头一扫,就能看到各个商铺信息,包括网红爆款、美食推荐、打折促销、会员返利等;随时准确感知自己在航站楼内所在的位置,并借助高精度室内导航精准找到自己偏爱的门店;门店还可以自己制作炫酷的AR招牌,吸引旅客入店体验与消费……如果国内大型机场能够先人一步布局智慧商圈,对旅客的吸引力必将大大提升,也将有助于培养旅客将航空出行与购物相结合的习惯。
  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大数据收集还是新技术赋能,离不开的是航站楼商业运营方和商业门店的协同合作。在疫情暴发后,许多机场给予商业门店租金减免的政策,缓解了其资金压力,双方初步建立了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有此良好基础,双方应进一步携手营造智慧化的购物环境,合力开发和推广产品,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找到利益协同点,运营方和商业门店能够实现更大合作价值,释放各方获利潜能,推动航站楼商业朝着更可持续、有韧性的方向发展。(《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刘韶滨)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