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重要的IT信息系统特别是金融、生产、营销等核心数据,极易受到外部网络攻击,同时也容易出现内部管理员的恶意泄密、篡改。因此,企业数据安全面临较大的防控风险,如何提升防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国航信息管理部重庆分部(以下简称“重庆信息分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从建立分责管理体系、搭建网络防控平台、完善数据访问策略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制度+技术”手段,规范各级管理员的权限和操作,以提升数据安全和风险防控能力。
首先,梳理流程,建立分责管理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制定相关制度、流程,明确各级管理员的职责权限,从而建立分责管理体系。一是根据系统的分级制度,将优先级别较高的信息系统纳入风险管控范围。二是采用权限分离的办法,合理设置分级操作与监督的关键岗位,明确各级管理员的职责权限,采取相应的分离措施,不同岗位的管理员不得相互告知口令,以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三是定期结合人工检查及系统对账功能,对发现的问题及风险漏洞进行跟踪排查,将流程管理、信息技术与廉政风险防控深度融合。
其次,防范外侵,搭建网络防控平台。通过现有软硬件设施,搭建立体式网络防控平台,及时阻止非法入侵行为,提升安全防控能力。加强对上网行为的管理,建立对路由器与交换机的ACL访问控制列表;针对不同资源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保护,建立DMZ安全服务区,用于公司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安全缓冲;开通网络行为监测审计功能。将入侵检测、网络监控、预警提示、访问审计等多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多维度监控、多层级预警防控。
最后,严格内部控制,完善数据访问策略。通过多种措施对数据进行内部控制,实时掌握数据库存在的风险,加强对敏感信息的访问审计监控,确保数据库访问合法合规。包括关闭所有系统的远程数据库连接,关闭操作系统远程登录功能;开发监控程序,减少人为误操作带来的影响,对人为越权操作等不可预知的行为制定预防和恢复措施;严控后台管理员权限,防止数据库高危操作;定期对数据库、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进行检测;通过了解业务系统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配置,定期进行修正。
上述重点措施的逐步落实,有助于信息安全体系和风险防控平台的建设。同时,针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要不断健全动态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内外监督机制。基于此,重庆信息分部最终建成了一套强有力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既能防止来自网络外部的恶意攻击,又能最大限度杜绝系统内部的人为泄露,为公司各项生产运营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持,实现了对信息风险的充分防控。(《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