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德清莫干山机场与中国电信深度合作,打造了华东地区首个5G信号全覆盖的通用航空机场。这将加快机场安全自动化、运行协同化、管理智能化进程,推动智慧通用机场“云服务”平台建设。莫干山机场将通过5G传输,建设智慧机坪、智慧机库,打造智慧园区,进一步提高机场运营服务效率。
通信技术的变革是互联网工业迭代的基础,是现代科技中底层的部分。人类对于网速的追求永无止境,具体到民航业,更快的网速意味着更多的应用空间和场景。航空公司可以通过高速网络,为用户精准画像,使大数据更精准;可以实时渲染场景,革新机上娱乐方式;可以对人和物实时监控,降低航班运行风险……涉及5G的初步应用已经在很多机场落地开花,关于5G的新设想也被频频提上日程。前段时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布局完成。“北斗+5G”有望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无人机、航空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助力通航进一步热起来,飞起来。
放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5G更体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疫情防控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疫情的负面影响,也对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提出了强烈需求。民航业推出了大量无接触服务,例如,湖南长沙机场启用的自助健康码验证通道就专门预留了5G网络。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旅客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将会延续下去,继续追求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体验。回溯过往,从无纸化出行、人脸识别到行李全流程跟踪,民航业从来都充满科技元素。面对这一轮5G新业态发展契机,民航更应与千行百业同频共振,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助力智慧民航发展壮大。
去年被称为5G元年,很多行业在5G方面的试水形成了良好开端,也激发了更高的社会期待,人们越发期待更多的具有良好体验和市场价值的商业应用。然而,与4G相比,5G目前能被大众普遍消费的产品仍然不够丰富,真正能在民航安全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更是凤毛麟角。5G的应用潜力毋庸置疑,但在具体操作层面要迈稳步子,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揠苗助长。应用好5G技术需要找准落脚点,此次莫干山机场的5G发展重点是无人系统,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口。从长远来看,5G在民航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推动整个民航业转型升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5G创新应用已累计开展400余项,涉及工业、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可见发展5G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要想5G技术在民航业开花结果,既要勇敢探索,大胆创新,又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能让航班运行更安全,旅客出行更顺畅。(《中国民航报》评论员徐仲超)